某丁类建筑场地勘察资料如下: ① 0~3 m淤泥质土,fak=130 kPa; ② 3~15 m黏土,fak=200 kPa; ③ 15~18 m密实粗砂,fak=300 kPa; ④ 18 m以下,岩石。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该场地类别为( )。 A.Ⅰ类 (B) Ⅱ类 (C) Ⅲ类 (D) Ⅳ类

某丁类建筑场地勘察资料如下:
① 0~3 m淤泥质土,fak=130 kPa;
② 3~15 m黏土,fak=200 kPa;
③ 15~18 m密实粗砂,fak=300 kPa;
④ 18 m以下,岩石。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该场地类别为( )。

A.Ⅰ类 (B) Ⅱ类 (C) Ⅲ类 (D) Ⅳ类

参考解析

解析: ① 各岩土层剪切波速按经验及表4.1.3取值如下: vs1=150 m/s,vs2=250 m/s,vs3=280 m/s,vs4=500 m/s。 ② 取覆盖层厚度d0v=18 m。 ③ 取计算深度d0=18 m。 ④ 等效剪切波速值vse
⑤场地类别: d0v=18 m,vse=228.7 m/s 场地类别为Ⅱ类场地。

相关考题:

当建筑物平面布置已经确定,且场地或附近已有岩土工程资料时,可不进行选址勘察和详细勘察,而直接进行初步勘察。()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当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为了查明建筑场地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分布范围、危害程度及其发展趋势,以便为场地内主要建筑物的布置及建筑总平面布置提供依据时,这种工程地质勘察通常称为( )。A.选址勘察B.场地勘察C.初步勘察D.详细勘察

当场地勘察资料缺乏、建筑平面位置未定或场地面积较大且为高层建筑群时,勘察分为以下何阶段进行?( )A.可行性研究、初步勘察、详细勘察三阶段B.参考周边勘察资料和详细勘察两阶段C.初步勘察和详细勘察两阶段D.合并为详细勘察一阶段

在建筑场地的抗震危险地段可以考虑建造下列何种建筑?( )A.特殊设防类建筑(甲类建筑)B.重点设防类建筑(乙类建筑)C.标准设防类建筑(丙类建筑)D.适度设防类建筑(丁类建筑)

某土石坝坝址的勘察资料见下表,拟将场地土层开挖15m深度后建造土石坝,问按照《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 5073—2000)的规定,该工程场地土类型属于下列哪个选项?(  )A、软弱场地土B、中软场地土C、中硬场地土D、坚硬场地土

场地较小且无特殊要求的工程可合并勘察阶段。当建筑物平面布置已经确定,且场地或其附近巳有岩土工程资料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进行( )。A.可行性研究勘察 B.初步勘察C.详细勘察 D.施工勘察

某工程场地勘察钻探揭示基岩埋深68m,剪切波速见表,该建筑场地类别应属于()A.Ⅰ类 B.Ⅱ类 C. Ⅲ类 D.Ⅳ类

某建筑场地勘察资料见下表,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的规定,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A、 250m/sB、 260m/sC、 270m/sD、 280m/s

某水工建筑物基础埋深为5 m,场地地层资料如下: ① 0~3 m黏土,I1=0.5,vs1=50 m/s ② 3~12 m密实中砂,vs2=340 m/s; ③ 12 m以下基岩,vs3=800 m/s。 按《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② 场地类别为( )。A Ⅰ类B Ⅱ类C Ⅲ类D Ⅳ类

某建筑场地土层分布如下表示,所拟建8层建筑,高25m,根据《建筑抗震规范》 (GB50011- 2001),该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现无实测剪切波速,该建筑诙建场地的类别划分可根据经验按下列哪一选项考虑?

某民用建筑场地勘探资料如下: 0~7 m黏性土,硬塑,Ps=5800 kPa; 7~10 m砂土,中密,Ps=8700 kPa,Rf=0.5; 10 m以下为基岩,地下水位埋深为2.0 m,场地地震烈度为8度,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判定砂土层的液化性为( )。 A液化 B非液化 C不能判断

某民用建筑场地勘察资料如下: ① 0~5 m低液限黏土,qc=2.8 MPa,fs=0.6 MPa; ② 5~12 m中砂土,qc=3.4 MP a..fs=1.2 MPa; ③ 12 m以下风化泥岩。 场地位于7度烈度区,锥尖阻力基准值为5 MPa,地下水位埋深为4.0 m,试判定该场地中砂土的液化性( )。A液化 B不液化 C不能判断

某水工建筑物基础埋深为2.0 m,场地地层资料如下: ① 0~4.0 m,黏土,IL=0.4,vs=160 m/s; ② 4.0~10.0 m,中砂土,中密,vs=220 m/s; ③ 10~16 m,含砾粗砂,中密,vs=280 m/s; ④ 16 m以下,泥岩,中等风化,vs=800 m/s。 按《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其场地类别应为( )。A Ⅰ类B Ⅱ类C Ⅲ类D Ⅳ类

某住宅小区建筑场地地质勘察资料如下:(1)0~2.0m,游泥质土,fak= 106kPa,vs=120m/s;(2)2.0~25.0m,密实粗砂,fak=377kPa, vs=400m/s;(3)25.0~26.0m,玄武岩,fak=2000kPa,vs=800m/s;(4)26.0~40.0m,密实含砾中砂,fak =300kPa,vs=344m/s;(5)40.0m 以下,强风化粉砂质泥岩,fak =800kPa,vs=654m/s。试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判断其场地类别为( )。A. I 类 B. II类 C. III类 D. IV类

陕北地区某建筑场地,工程地质勘察中某探井每隔1m取土样,测得各土样的δzsi和δ如下表所示,该场地的湿陷类型为(),地基的湿陷等级为()。A、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B、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C、黄土地基湿陷等级Ⅱ级D、黄土地基湿陷等级Ⅲ级

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对下列崩塌区的建筑适宜性评价,按崩塌规模和处理难易程度分类,以下()项是正确的。A、Ⅰ类崩塌区可用为建筑场地B、Ⅰ类崩塌区各类线路均可通过C、Ⅱ类崩塌区建筑场地线路工程通过应采取相应处理措施D、Ⅲ类崩塌区采取加固防护措施也不能作为建筑场地

某水工建筑物为2级非壅水建筑物,场地基本烈度为7度,其工程抗震设防类别宜为()类。()A、甲B、乙C、丙D、丁

下列()情况下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可不乘以增大系数。()A、条状突出山嘴场地中的甲类建筑B、边坡边缘场地中的乙类建筑C、非岩石的陡坡场地中的丙类建筑D、高耸孤立山丘场地中的丁类建筑

建筑物地基施工时可不具备下述()资料。()A、岩土工程勘察资料B、临近建筑物和地下设施类型分布等资料C、临近场地远景开发资料D、工程设计图纸、设计要求、检验手段等

勘察单位可以用建筑物场地勘察替代基坑工程专项勘察。

多选题陕北地区某建筑场地,工程地质勘察中某探井每隔1m取土样,测得各土样的δzsi和δ如下表所示,该场地的湿陷类型为(),地基的湿陷等级为()。A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B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C黄土地基湿陷等级Ⅱ级D黄土地基湿陷等级Ⅲ级

单选题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对下列崩塌区的建筑适宜性评价,按崩塌规模和处理难易程度分类,以下()项是正确的。AⅠ类崩塌区可用为建筑场地BⅠ类崩塌区各类线路均可通过CⅡ类崩塌区建筑场地线路工程通过应采取相应处理措施DⅢ类崩塌区采取加固防护措施也不能作为建筑场地

单选题某民用建筑场地勘察资料如下。0~0.5m:黏性土,q=4500kPa,fs=1000kPa。5~8.0m:砂土,q=5200kPa,fs=1600kPa。8.0m以下,强风化泥岩。地下水位埋深为2.0m,场地位于8度烈度区,锥尖阻力基准值可取11kPa,该场地砂土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可判定为()。A液化B不液化C不确定

单选题下列()情况下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可不乘以增大系数。()A条状突出山嘴场地中的甲类建筑B边坡边缘场地中的乙类建筑C非岩石的陡坡场地中的丙类建筑D高耸孤立山丘场地中的丁类建筑

单选题某水工建筑物为2级非壅水建筑物,场地基本烈度为7度,其工程抗震设防类别宜为()类。()A甲B乙C丙D丁

判断题勘察单位可以用建筑物场地勘察替代基坑工程专项勘察。A对B错

单选题某水工建筑物基础埋深为2.0m,场地地层资料如下:①0~4.0m,黏土,IL=0.4,υs=160m/s;②4.0~10.0m,中砂土,中密,υs=220m/s;③10~16m,含砾粗砂,中密,υs=280m/s;④16m以下,泥岩,中等风化,υs=800m/s。按《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其场地类别应为()。AⅠ类BⅡ类CⅢ类DⅣ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