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房颤时控制心室率的药物是()A.缬沙坦B.维拉帕米C.胺碘酮D.卡托普利E.阿托品

用于房颤时控制心室率的药物是()

A.缬沙坦
B.维拉帕米
C.胺碘酮
D.卡托普利
E.阿托品

参考解析

解析:控制心室率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断剂、钙通道阻滞剂或地高辛,但应注意这些药物的禁忌证。对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来说,目标是控制心室率<110次/分。对于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房颤患者则目标心率应个体化。对于房颤伴快速心室率、药物治疗无效者,可施行房室结阻断消触术,并同时安置心室按需或双腔起搏器。

相关考题:

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治疗原则是A、预防复发,发作时控制心室率B、抗凝治疗,发作时控制心室率C、预防复发,发作时转复窦律D、转复窦律,发作时控制心室率E、抗凝治疗,发作时转复窦律

房颤电转复不适用于A、房颤伴快速心室率者B、原发病已控制仍有持续房颤存在者C、心房颤动 房颤电转复不适用于A、房颤伴快速心室率者B、原发病已控制仍有持续房颤存在者C、心房颤动D、房颤出现心力衰竭者E、洋地黄中毒引起的房颤

有关心房颤动的治疗,不正确的是A、针对房颤发生的病因或诱因进行治疗B、对左房明显扩大、基础病因尚未纠正的长期房颤患者,不宜强行复律C、对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初发房颤患者,不必立即电复律D、对持续性房颤者,心律控制(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的治疗)并不优于心率控制(控制心室率的治疗)E、地高辛是控制房颤心室率的首选药物

下列药物中,可用于房颤时控制心室率的药物为( )。A.利伐沙班B.胺碘酮C.普罗帕酮D.依布利特E.地尔硫革

心房颤动患者的心室率控制目标为A.静息时心室率≤100次/分B.轻微活动时心室率≤100次/分C.轻微活动时心室率≤110次/分D.静息时心室率≤80次/分E.静息时心室率≤90次/分

下列药物中,可用于房颤时控制心室率的药物为A:利伐沙班B:胺碘酮C:普罗帕酮D:依布利特E:地尔硫

房颤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适用于控制心室率的药物为A:利伐沙班B:胺碘酮C:硝苯地平D:地尔硫E:去乙酰毛花苷

用于房颤时控制心室率的药物是()A:缬沙坦B:维拉帕米C:胺碘酮D:卡托普利E:阿托品

对永久性房颤可应用()药物控制心室率。

心房颤动患者的心室率控制目标是A.静息时心室率≤100次/分B.轻微活动时心室率在≤100次/分C.轻微活动时心室率≤110次/分D.静息时心室率≤90次/分E.静息时心室率≤90次/分

下列药物中,可用于房颤时控制心室率的药物为A、利伐沙班B、胺碘酮C、普罗帕酮D、依布利特E、地尔硫有图

下列药物中,可用于房颤时控制心室率的药物为()A利伐沙班B胺碘酮C普罗帕酮D依布利特E地尔硫䓬

房颤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适用于控制心室率的药物为()A利伐沙班B胺碘酮C硝苯地平D地尔硫䓬E去乙酰毛花苷

心房颤动控制心室率治疗正确的是()A、心室率控制越低越好B、心室率控制宽松优于严格C、心室率控制均首选洋地黄类药物D、活动状态的心室率控制选用β受体阻滞剂效果较好

慢性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率,首选治疗措施是()A、药物复律,使之恢复为窦性节律B、积极治疗,预防栓塞并发症C、减慢心室率,使心室率控制在60~80次/分,活动后心室率加快不超过100次/分D、积极治疗原发病E、控制诱发因素

房颤的治疗包括()A、消除病因B、控制心室率C、药物复律D、预防栓塞

单选题用于心房颤动、心房扑动,使心室率减慢的药物是(  )。ABCDE

多选题房颤的治疗包括()A消除病因B控制心室率C药物复律D预防栓塞

单选题有关心房颤动的治疗,不正确的是()。A针对房颤发生的病因或诱因进行治疗B对左房明显扩大、基础病因尚未纠正的长期房颤患者,不宜强行复律C对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初发房颤患者,不必立即电复律D对持续性房颤者,心律控制(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的治疗)并不优于心率控制(控制心室率的治疗)E地高辛是控制房颤心室率的首选药物

单选题下列药物中可用于房颤时控制心室率的药物为( )A利伐沙班B胺碘酮C普罗帕酮D依布利特E阿替洛尔

单选题心房颤动控制心室率治疗正确的是()A心室率控制越低越好B心室率控制宽松优于严格C心室率控制均首选洋地黄类药物D活动状态的心室率控制选用β受体阻滞剂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