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年真题)钻孔灌注桩桩端持力层为中风化岩层,应采用( )判定岩层界面。A.钻头重量B.地质资料C.钻头大小D.主动钻杆抖动情况E.现场捞渣取样

(2010 年真题)钻孔灌注桩桩端持力层为中风化岩层,应采用( )判定岩层界面。

A.钻头重量
B.地质资料
C.钻头大小
D.主动钻杆抖动情况
E.现场捞渣取样

参考解析

解析:考试用书原文“对于桩端持力层为强风化岩或中风化岩的桩,判定岩层界面难度较大,可采用以地质资料的深度为基础,结合钻机的受力、主动钻杆抖动情况和孔口捞样来综合判定,必要时进行原位取芯验证”。

相关考题:

适用于无地下水或少量地下水,且较密实的土层或风化岩层的桩基础是( )。A.挖孔灌注桩B.钻孔灌注桩C.钢管桩D.PHC桩

穿过软土层把建筑荷载传递给较硬的持力层的桩称为()。A:钻孔桩B:灌注桩C:端承桩D:摩擦桩

钻孔灌注桩桩端持力层为中风化岩层时,判定岩层界面的措施包括()。2018真题A、钻头重量B、地质资料C、钻头大小D、主动钻杆抖动情况E、现场捞渣取样

钻孔灌注桩桩端持力层为中风化岩层时,判定岩层界面的措施包括()。A、钻头重量B、地质资料C、钻头大小D、主动钻杆抖动情况E、现场捞渣取样

钻孔灌注桩施工时,为防止钻孔深度误差造成钻孔灌注桩质量事故,正确的钻孔深度测量方法有( )。A、用测绳B、丈量钻杆C、用钢尺D、钻孔到达桩端持力层后应及时取样鉴定,确定钻孔是否进入桩端持力层E、用水准仪

钻孔灌注桩桩端持力层为中风化岩层,应采用( )判定岩层界面。A. 钻头重量B. 地质资料C. 钻头大小D. 主动钻杆抖动情况E. 现场捞渣取样

桩端持力层为强风化岩层,可采用动力触探,标贯试验等方法鉴别,试验宜在距桩底50cm内进行。

对某桩径为1.1m的嵌岩钻孔灌注桩的桩端持力层的采用钻芯法检测,下列哪些钻探深度满足设计要求。()A、钻入桩端持力层3.5mB、钻入桩端持力层3.2mC、钻入桩端持力层3.0mD、钻入桩端持力层3.8m

钻孔灌注桩施工时,为防止钻孔深度误差,正确的钻孔深度确定方法有()。A、用测绳测定B、丈量钻杆C、用钢尺测定D、用水准仪测定E、鉴定端承桩桩端持力层土样

某建筑场地地下水位为地表面下2.5m,地层为黏性土夹有砾石,桩径为1.0m,桩端持力层为强风化砾岩,则应采用的桩型与成桩工艺应为()。A、沉管灌注桩B、冲击成孔灌注桩C、人工挖孔灌注桩D、螺旋钻孔灌注桩

桩身自反力平衡静载试验适用于黏性土、砂土、岩层中的钻孔灌注桩。

钻孔灌注桩为柱桩时,嵌入基本岩层以下不小于0.5m。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宜用于地下水位以下的()A、黏性土B、粉土C、砂土D、填土E、碎石土及风化岩层

灌注桩成孔的控制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端承摩擦桩必须保证()及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A、设计桩长B、持力层深度C、贯入度D、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

桩径和桩入土深度相同的钻孔灌注桩与打入桩,如桩持力层是同样的砂土层,则前者的桩端承力大于后者。

桩端能进入中风化或微风化岩层的桩有()A、混凝土预制桩B、预应力混凝土管桩C、沉管灌注桩D、钻孔桩

当持力层为强风化岩层或土层时,为了钻取沉渣和测定沉渣厚度,可采用合金钢钻头停水干钻钻进。

为提高桩的承载力和减少沉降,桩端全端面必须进入()一定深度。A、下卧层B、持力层C、基岩层

判断题桩端持力层为强风化岩层,可采用动力触探,标贯试验等方法鉴别,试验宜在距桩底50cm内进行。A对B错

单选题下列桩基础中,适用于无地下水或少量地下水,且较密实的土层或风化岩层的是( )A挖孔灌注桩B钻孔灌注桩C钢管桩D沉桩

多选题对某桩径为1.1m的嵌岩钻孔灌注桩的桩端持力层的采用钻芯法检测,下列哪些钻探深度满足设计要求。()A钻入桩端持力层3.5mB钻入桩端持力层3.2mC钻入桩端持力层3.0mD钻入桩端持力层3.8m

判断题钻孔灌注桩为柱桩时,嵌入基本岩层以下不小于0.5m。A对B错

判断题桩径和桩入土深度相同的钻孔灌注桩与打入桩,如桩持力层是同样的砂土层,则前者的桩端承力大于后者。A对B错

多选题钻孔灌注桩桩端持力层为中风化岩层,应采用( )判定岩层界面。A钻头重量B地质资料C钻头大小D主动钻杆抖动情况E现场捞渣取样

单选题桩端能进入中风化或微风化岩层的桩有()A混凝土预制桩B预应力混凝土管桩C沉管灌注桩D钻孔桩

单选题适用于无地下水或少量地下水,且较密实的土层或风化岩层的桩基础是( )。A挖孔灌注桩B钻孔灌注桩C钢管桩DPHC桩

多选题对于桩端持力层为强风化岩或中风化岩的灌注桩,判定岩层界面难度较大,可采用以地质资料的深度为基础,结合( )进行综合判定,必要时进行原位取芯验证。A钻机的受力B起止时间C主动钻杆的抖动情况D孔口捞样E成孔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