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单位采用图所示的工艺流程组织施工,于4月完成该路段边坡施工。【问题】指出图中A、B分别代表的施工过程。

施工单位采用图所示的工艺流程组织施工,于4月完成该路段边坡施工。

【问题】
指出图中A、B分别代表的施工过程。


参考解析

解析:A:开挖截水沟;B:开挖边沟

相关考题: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段高速公路路基工程,公路设计车速为100km/h。其中,K18+230~K18+750为路堑,岩性为粉质黏土、粉砂质泥岩,采用台阶式边坡,第一级边坡采用7.5#浆砌片石护面墙,护坡设耳墙一道;其他各级边坡采用C20混凝土拱形护坡,拱形骨架内喷播植草。本路段最大挖深桩号位于K18+520,路基填挖高度为-31.2m,桩号K18+520横断面设计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项目开工前,施工单位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发布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的通知》,对全线的路堑工程进行了总体风险评估,其中,K18+230~K18+750段路堑高边坡总体风险等级为Ⅱ级。路堑开挖前,施工单位对原地面进行了复测,并进行了路基横断面边桩放样,边桩放样采用坐标法。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文件包括“导线点成果表”、“直线、曲线及转角表”、“路基设计表”、“路基标准横断面图”、“路基典型横断面设计图”、“路基横断面设计图”、“防护工程设计图”等。路堑开挖过程中,为监测深路堑边坡变形和施工安全,施工单位埋设了观测桩。在挖至路基设计标高后,施工单位开始由下往上进行防护工程施工。在第一级边坡施工中,边坡局部凹陷。 、K18+230~K18+750段路堑高边坡工程是否需要进行专项风险评估?如果要进行专项风险评估,应在何时完成? 、图2中,标注尺寸120cm和2600cm分别是指什么宽度?写出边桩放样所需的3个设计文件。 、改正施工单位在防护工程施工中的错误。 、浆砌片石护面墙的耳墙设置在什么部位?针对第一级边坡出现的局部凹陷,应如何处置? 、复制图2至答题卡上并在图上绘出深路堑监测观测桩位置示意图(在相应位置用短竖线示出)。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段长30.8km 的双向两车道新建二级公路D 合同段路基、路面施工,路基宽8.5m,路面宽7.0m,路面结构设计图如下:该工程采用清单计价,施工合同中的清单单价如下表:施工单位使用湿法施工填隙碎石垫层,在准备好下承层后,按下列工艺流程组织施工:施工放样→摊铺粗碎石→散布填隙料→复压→再次散布填隙料→再次碾压→局部补撒填隙料、振动压实填满空隙→步骤A→碾压滚浆→步骤B。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两个事件:事件一:K5+500~K6+300 路段,设计图为“中湿”类型路基,原设计采用Ⅰ型路面结构,施工单位现场复核后,确定该路段属于“潮湿”类型路基,监理单位现场确认并书面同意按Ⅱ型路面结构进行施工。事件二:K15+000~K16+000 路段,底基层完工后,施工单位组织自检,在实测纵断高程时发现该路段比设计标高整体低了2.5cm,原因是施工单位测量人员在设置测量转点时候发生错误。其与实测项目均合格。施工单位总工程师提出了将该路段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厚度由20cm加厚至22.5cm 的缺陷修复,并按该方案组织施工,基层施工完成后通过了检测。该方案导致施工单位增加了64219 元成本。施工单位针对事件一和事件二分别提出增加费用变更申请,监理单位审批并同意了事件一的变更费用申请,但对事件二变更费用不予确认。问题:1.写出步骤A 和步骤B 所对应的工艺流程名称。2.写出底基层施工工艺流程中“碾压滚浆”结束的判断依据。3.写出题中E0 的中文名称。4.计算事件一的变更增加费用。5.监理单位对事件一和事件二申请的审批结果是否合理?分别说明理由。6.判别本项目K5+500~K6+300 路段的路基干湿类型应采用什么指标?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西部高速公路M合同段的施工任务。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对施工图进行了初审、内部会审。在此基础上,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施工等单位共同对施工图进行了综合会审。路线K51+350~K51+680为路堑段,地表上部覆盖薄层第四系残积木,其下为风化较严重的砂岩。边坡最大高度45.3m,分五级,每级设置4m宽的平台。边坡支护采用预应力锚固技术,下面四级边坡每级设置三排无粘结预应力锚索网格梁,网格梁锚索间距为4m。施工单位拟定的预应力锚索施工工艺流程为: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工作平台搭设→钻孔→清孔→制作锚索→安装锚索→A→网格梁施工→张拉和锁定→B。为验证锚索锚固力是否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和指导施工,施工单位进行了锚固性能基本试验。张拉分预张拉和超张拉两阶段进行,并采用“双控法”控制。锚索固定后,余露锚索采用电弧切割,并留5~10cm外露锚索。现场监理及时发现施工中的错误,并进行了纠正。边坡支护施工完成后,质量检测机构对边坡支护质量进行了监测评估。其中实测项目经加权计算得93分,因网格梁外观缺陷扣1分,因项目工程施工原始记录部分不详扣2分。问题:1.写出图纸会审的主要内容。2.指出预应力锚索施工工艺流程中A、B代表的工序名称。3.写出“双控法”的含义。4.改正锚索锁定后施工单位的错误做法。5.计算边坡支护分项工程评分值,并评定其质量等级。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段长40km的双向两车道新建二级公路H合同段路基、路面施工,路基宽8.5m,路面宽7.0m,路面结构设计图如下:该工程采用清单计价,施工合同中的清单单价如下表:施工单位采用湿法施工填隙碎石垫层,在准备好下承层后,按下列工艺流程组织施工:施工放样→摊铺粗碎石→初压→撒布填隙料→复压→再次撒布填隙料→再次碾压→局部补撒填隙料→振动压实填满孔隙→步骤A→碾压滚浆→步骤B。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两个事件:事件一:K3+000~K4+500路段,设计图为“中湿”类型路基,原设计采用Ⅰ型路面结构,施工单位现场复核后,确定该路段属于“潮湿”类型路基,监理单位现场确认并书面同意按Ⅱ型路面结构进行施工。事件二:K10+000~K11+000路段,底基层完工后,施工单位组织自检,在实测纵断高程时发现该路段比设计标高整体低了2.5cm,原因是施工单位测量人员在设置测量转点时发生错误。其余实测项目均合格。施工单位总工程师提出了将该路段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厚度由20cm加厚至22.5cm的缺陷修复方案,并按该方案组织施工,基层施工完成后通过了检测。该方案导致施工单位增加了64219元成本。施工单位针对事件一和事件二分别提出增加费用变更申请,监理单位审批并同意了事件一的变更费用申请,但对事件二的变更费用不予确认。问题:1.写出步骤A和步骤B所对应的工艺流程名称。2.写出底基层施工工艺流程中“碾压滚浆”结束的判断依据。3.写出图中E0的中文名称。4.计算事件一的变更增加费用。5.监理单位对事件一和事件二申请的审批结果是否合理分别说明理由。6.判别本项目K3+000~K4+500路段的路基干湿类型应采用什么指标

某高速公路膨胀土路堑段,长480m,挖深8~9m,右侧为顺层边坡,岩土层倾角为12°~15°,结构面内摩擦角为5°,黏聚力为12kPa。边坡加固防护方案如下图所示。 施工单位采用如下图所示的工艺流程组织施工,于4月完成该路段边坡施工。 当年6月,在雨水作用下该边坡发生了部分滑坍,施工单位认为是原设计不合理所致,因 此提出了下图所示柔性支护结构方案,并按相关程序报批变更设计。1.指出图中A、B分别代表的施工过程。2.说明对该路段路堑护坡变更设计应采取的正确程序。3.结合图中说明土工格栅与土之间的三种相互作用。4.结合地质情况说明图中碎石层的作用。5.结合示意图,说明“种植土 + 种草”有哪几种作用。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段长 30.8km 的双向两车道新建二级公路 D 合同段路基、路面施工,路基宽 8.5m,路面宽 7.0m,路面结构设计图如下:该工程采用清单计价,施工合同中的清单单价如下表:合同清单单价表施工单位采用湿法施工填隙碎石垫层,在准备好下承层后,按下列工艺流程组织施工:施工放样→摊铺粗碎石→初压→撒布填隙料→复压→再次撒布填隙料→再次碾压→局部补撒填隙料→振动压实填满孔隙→步骤 A→碾压滚浆→步骤 B。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两个事件:事件一:K5+500~K6+300 路段,设计图为“中湿”类型路基,原设计采用Ⅰ型路面结构,施工单位现场复核后,确定该路段属于“潮湿”类型路基,监理单位现场确认并书面同意按Ⅱ型路面结构进行施工。事件二:K15+000~K16+000 路段,底基层完工后,施工单位组织自检,在实测纵断高程时发现该路段比设计标高整体低了 2.5cm,原因是施工单位测量人员在设置测量转点时发生错误。其余实测项目均合格。施工单位总工程师提出了将该路段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厚度由20cm 加厚至 22.5cm 的缺陷修复方案,并按该方案组织施工,基层施工完成后通过了检测。该方案导致施工单位增加了 64219 元成本。施工单位针对事件一和事件二分别提出增加费用变更申请,监理单位审批并同意了事件一的变更费用申请,但对事件二的变更费用不予确认。问题:1. 写出步骤 A 和步骤 B 所对应的工艺流程名称。2. 写出底基层施工工艺流程中“碾压滚浆”结束的判断依据。3. 写出图中 E0的中文名称。4 监理单位对事件一和事件二申请的审批结果是否合理?分别说明理由。5. 判别本项目 K5+500~K6+300 路段的路基干湿类型应采用什么指标?

路基边坡病害的防治中,原地面坡度大于( )的路段,应采用纵向水平分层法施工,沿纵坡分层,逐层填压密实。 A、5% B、8% C、10% D、12%

一般机械挖路堑施工工艺流程为( )。A.边坡施工→路床碾压→路堑开挖→质量检验B.路堑开挖→路床碾压→边坡施工→质量检验C.路堑开挖→边坡施工→路床碾压→质量检验D.边坡施工→路堑开挖→路床碾压→质量检验

施工单位承担某水闸工程施工。事件2:基坑初期排水过程中,发生围堰边坡坍塌事故,施工单位通过调整排水流量,避免事故再次发生。问:发生围堰边坡坍塌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某施工单位承担新庄水闸工程施工。事件一:下游消力池面积开挖平均深度约7m,边坡开挖前,施工单位提前做好边坡截水沟,使雨水从截水沟引排至河内。同时,做好边坡安全监测工作,及时做好边坡支护施工。边坡开挖10m 高左右,立即展开支护施工,防止因边坡开挖过高而支护不及时引起的边坡坍塌。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SL721-2015),施工单位在施工前,针对本工程提出了需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的单项工程清单。对于需组织专家进行审查论证的专项施工方案,在根据专家审查论证报告修改完善并履行相应审核签字手续后组织实施。问题:.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SL721-2015),专家审查论证报告修改完善后的专项施工方案,在实施前应履行哪些审核签字手续?

可以采用植树防护的路段有()。A、 缓于1:1.5的边坡B、 陡于1:1.5的边坡C、 边坡外的河岸处D、 边坡外的漫滩处E、 边坡外的河床处

某办公楼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绘制了如下图所示的框图,该图是()。?A.项目结构图B.组织结构图C.合同结构图D.工作流程图

施工单位承担某水闸工程施工,施工项目部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并报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确认。其中,施工进度计划如图1所示。施工围堰作为总价承包项目,其设计和施均由施工单位负责。图1施工进度计划图(单位:天)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1:为便于进度管理,技术人员对上述计划中各项工作的时间参数进行了计算,其中闸门制作与运输的时间参数为事件2:基坑初期排水过程中,发生围堰边坡坍塌事故,施工单位通过调整排水流量,避免事故再次发生。处理坍塌边坡增加费用1万元,增加工作时间10天,施工单位以围堰施工方案经总监批准为由向发包方提出补偿10天工期和1万元费用的要求。事件3:因闸门设计变更,导致闸门制作与运输工作拖延30天完成。施工单位以设计变更是发包人责任为由提出补偿工期30天的要求。1、指出图1进度计划的工期和关键线路(用节点编号表示)。2、指出事件中,a、b所代表时间参数的名称和数值。3、指出事件2中初期排水排水量的组成。发生围堰边坡坍塌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别指出事件2、事件3中,施工单位的索赔要求是否合理,简要说明理由,综合事件2、事件3,指出本工程的实际工期。

某施工单位承接城市一桥梁工程,工程为3 跨连续箱梁,跨度为30m+40m+30m,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直径1.2m,桩长26m,设计强度C25。三跨连续箱梁采用支架法现浇,项目部编制了箱梁施工工艺流程,如图1 所示。桥梁横断面图如图2 所示。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在钻孔过程中遇见地质资料没有描述的地质条件,造成钻孔偏斜,为此施工单位工期延误两天,经济损失两万元。施工单位就此向建设单位进行索赔。事件二:下部结构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对支架地基进行处理,符合要求后搭设满堂支架,支架搭设完成后施工单位对支架进行堆载预压,施工单位为赶工期采用一次性加载预压。问题:1.写出工艺流程图中工序A、B、C 的名称。2.写出桥梁横断面图2 中D、E 的名称。3.事件一施工单位能否索赔工期和费用?请说明理由。4.施工单位对现浇梁板应检查哪些项目?5.改正事件二中的不妥之处,根据规范要求,支架预压荷载取值大小及合格标准。

背景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段长30.8km的双向两车道新建二级公路D合同段路基、路面施工,路基宽8.5m,路面宽7.0m,路面结构设计图如下。路面结构设计图该工程采用清单计价,施工合同中的清单单价如下表。施工单位采用湿法施工填隙碎石垫层,在准备好下承层后,按下列工艺流程组织施工:施工放样→摊铺粗碎石→初压→撒布填隙料→复压→再次撒布填隙料→再次碾压→局部补撒填隙料→振动压实填满孔隙→步骤A→碾压滚浆→步骤B。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两个事件。事件一:K5+500~K6+300路段,设计图为“中湿”类型路基,原设计采用Ⅰ型路面结构,施工单位现场复核后,确定该路段属于“潮湿”类型路基,监理确认并书面同意按Ⅱ型路面结构进行施工。事件二:K15+000~K16+000路段,底基层完工后,施工单位组织自检,在实测纵断高程时发现该路段比设计标高整体低了2.5cm,原因是施工单位测量人员在设置测量转点时发生错误。其余实测项目均合格。施工单位总工程师提出了将该路段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厚度由20cm加厚至22.5cm的缺陷修复方案,并按该方案组织施工,基层施工完成后通过了检测。该方案导致施工单位增加了64219元成本。施工单位针对事件一和事件二分别提出增加费用变更申请,监理单位审批了事件一的变更费用申请,但对事件二的变更费不予确认。问题:1.写出步骤A和步骤B所对应的工艺流程名称。2.写出底基层施工工艺流程中“碾压滚浆”结束的判断依据。3.写出图中E。的中文名称。4.计算事件一的变更增加费用。5.监理单位对事件一和事件二申请的审批结果是否合理?分别说明理由。6.判别本项目K5+500~K6+300路段的路基干湿类型应采用什么指标?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段高速公路路基工程,公路设计车速为100km/h。其中,K18+230~K18+750为路堑,岩性为粉质黏土、粉砂质泥岩,采用台阶式边坡,第一级边坡采用7.5#浆砌片石护面墙,护坡设耳墙一道;其他各级边坡采用C20混凝土拱形护坡,拱形骨架内喷播植草。本路段最大挖深桩号位于K18+520,路基填挖高度为-31.2m,桩号K18+520横断面设计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项目开工前,施工单位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发布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的通知》,对全线的路堑工程进行了总体风险评估,其中,K18+230~K18+750段路堑高边坡总体风险等级为Ⅱ级。  路堑开挖前,施工单位对原地面进行了复测,并进行了路基横断面边桩放样,边桩放样采用坐标法。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文件包括“导线点成果表”、“直线、曲线及转角表”、“路基设计表”、“路基标准横断面图”、“路基典型横断面设计图”、“路基横断面设计图”、“防护工程设计图”等。  路堑开挖过程中,为监测深路堑边坡变形和施工安全,施工单位埋设了观测桩。在挖至路基设计标高后,施工单位开始由下往上进行防护工程施工。在第一级边坡施工中,边坡局部凹陷。  【问题】  1.K18+230~K18+750段路堑高边坡工程是否需要进行专项风险评估?如果要进行专项风险评估,应在何时完成?  2.图2中,标注尺寸120cm和2600cm分别是指什么宽度?写出边桩放样所需的3个设计文件。  3.改正施工单位在防护工程施工中的错误。  4.浆砌片石护面墙的耳墙设置在什么部位?针对第一级边坡出现的局部凹陷,应如何处置?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段长30.8km的双向两车道新建二级公路D合同段路基、路面施工,路基宽8.5m,路面宽7.0m,路面结构设计图如下:该工程采用清单计价,施工合同中的清单单价如下表:施工单位采用湿法施工填隙碎石垫层,在准备好下承层后,按下列工艺流程组织施工:施工放样→摊铺粗碎石→初压→撒布填隙料→复压→再次撒布填隙料→再次碾压→局部补撒填隙料→振动压实填满孔隙→步骤A→碾压滚浆→步骤B。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两个事件:事件一:K5+500~K6+300路段,设计图为“中湿”类型路基,原设计采用Ⅰ型路面结构,施工单位现场复核后,确定该路段属于“潮湿”类型路基,监理单位现场确认并书面同意按Ⅱ型路面结构进行施工。事件二:K15+000~K16+000路段,底基层完工后,施工单位组织自检,在实测纵断高程时发现该路段比设计标高整体低了2.5cm,原因是施工单位测量人员在设置测量转点时发生错误。其余实测项目均合格。施工单位总工程师提出了将该路段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厚度由20cm加厚至22.5cm的缺陷修复方案,并按该方案组织施工,基层施工完成后通过了检测。该方案导致施工单位增加了64219元成本。施工单位针对事件一和事件二分别提出增加费用变更申请,监理单位审批并同意了事件一的变更费用申请,但对事件二的变更费用不予确认。【问题】1.写出步骤A和步骤B所对应的工艺流程名称。2.写出底基层施工工艺流程中"碾压滚浆"结束的判断依据。3.写出图中E0的中文名称。4.计算事件一的变更增加费用。5.监理单位对事件一和事件二申请的审批结果是否合理?分别说明理由。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接受邀请,按照参加投标预备会→进行现场考察→编制投标文件的程序参加了一净直径7.Om、深650m立井井筒的施工招标活动,并中标。  该工程施工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1)工程进行到第2个月时又新进了一批水泥,施工单位首次组织材料员、工程技术人员对该批水泥进行进场联合验收,合格后用于工程施工。  (2)在现浇钢筋混凝土井壁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按照绑扎钢筋→施工单位自检→浇注混凝土的程序组织施工。  (3)在完成500m井筒工程后,施工单位对其进行全面质量检查,结果如下表所示:(4)该井筒工程施工完成后采用的竣工验收程序见下框图:根据事件(3),采用排列图分析方法判断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次要因素和一般因素

“路堤填筑、边坡坍塌”案例分析与答案解析题 背景材料: 某施工单位承包了一条二级公路,路面面层为沥青混凝土,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其中K11+700~K14+300路段,地面横坡陡于1:5。施工单位填筑前,对地基原状土进行了检测,部分路段土的强度不符合要求,对地基进行了压实处理,强度达到要求后进行了路堤填筑,路堤填筑完毕后不久,该路段出现了部分边坡坍塌。 问题: 1、施工单位对强度不符合要求的地基土的处理是否妥当?为什么? 2、从提供的背景材料中分析引起部分边坡坍塌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挖方路基施工,边坡修整与边坡的稳定是影响施工质量的主要工序之一。当通过高的边坡或挖方路段水文地质情况不良时,应及时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或设置必要的防护工程。

高陡边坡施工时,下列哪种情况下需要安排专职人员查看边坡情况()。A、高边坡浆砌和干砌无人看管B、深基坑开挖抛土距坑边缘太近C、高边坡的开挖D、高边坡的弃土过程E、施工过程中有滚石出现95、当进行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时,钻机就位后,施工单位

一般机械挖路堑施工工艺流程为()。A、边坡施工→路床碾压→路堑开挖→质量检验B、路堑开挖→路床碾压→边坡施工→质量检验C、路堑开挖→边坡施工→路床碾压→质量检验D、边坡施工→路堑开挖→路床碾压→质量检验

【背景材料】某中标工程已完成全部的分部分项工程,并组织了自检。施工单位质量管理部门对该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资料核查。凡是按照施工图施工的工程,由竣工图编制单位在施工图的图签附近的空白处,加盖()章,并由相关人员亲自签署好姓名。A、施工单位B、竣工图C、项目部技术D、监理章

施工图预检工作由()组织完成。A、建设管理单位B、设计单位C、施工单位D、监理单位

判断题挖方路基施工,边坡修整与边坡的稳定是影响施工质量的主要工序之一。当通过高的边坡或挖方路段水文地质情况不良时,应及时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或设置必要的防护工程。A对B错

问答题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西部高速公路M合同段的施工任务。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对施工图进行了初审、内部会审。在此基础上,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施工等单位共同对施工图进行了综合会审。各阶段会审的主要内容包括:施工图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经济政策的规定;建筑结构与安装工程的设备同管线的结合部位是否符合要求;安装工程各分项专业之间有无重大矛盾;图纸的份数及说明是否齐全、清楚、明确;图纸上标注的尺寸、坐标、标高及地上地下工程和公路交会点等有无遗漏和矛盾。路线K51 +350~K51 +680为路堑段,地表上部覆盖薄层第四系残积木,其下为风化较严重的砂岩。边坡最大髙度45.3m,分五级,每级设置4m宽的平台。边坡支护采用预应力锚固技 术,下面四级边坡每级设置三排无粘结预应力锚索网格梁,网格梁锚索间距为4m。施工单位拟定的预应力锚索施工工艺流程为: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工作平台搭设—钻孔—清孔—制作锚索—安装锚索—A—网格梁施工—张拉和锁定—B。为验证锚索锚固力是否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和指导施工,施工单位进行了锚固性能基本试验。张拉分预张拉和超张拉两阶段进行,并采用“双控法”控制。锚索固定后,余露锚索采用电弧切割,并留5 ~ 1Ocm外露锚索。现场监理及时发现施工中的错误,并进行了纠正。边坡支护施工完成后,质量检测机构对边坡支护质量进行了监测评估。其中实测项目经加权计算得93分,因网格梁外观缺陷扣1分,因项目工程施工原始记录部分不详扣2分。问题:一.补充图纸会审的主要内容。二.指出预应力锚索施工工艺流程中A、B代表的工序名称。三.写出“双控法”的含义。四.改正锚索锁定后施工单位的错误做法。五.计算边坡支护分项工程评分值,并评定其质量等级。

多选题高陡边坡施工时,下列哪种情况下需要安排专职人员查看边坡情况()。A高边坡浆砌和干砌无人看管B深基坑开挖抛土距坑边缘太近C高边坡的开挖D高边坡的弃土过程E施工过程中有滚石出现95、当进行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时,钻机就位后,施工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