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支梁受分布荷载作用如图4-13所示。支座A、B的约束力为( )。

简支梁受分布荷载作用如图4-13所示。支座A、B的约束力为( )。



参考解析

解析:提示:均布力组成了力偶矩为qa2的逆时针转向力偶。A、B处的约束力沿铅垂方向组成顺时针转向的力偶。

相关考题:

有关简支梁的受力特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梁上、下边缘压拉应力大小与截面处弯矩Mc成正比B.截面弯矩Mc越大,梁上下边缘压、拉应力也越大C.均布荷载作用下的简支梁,跨中处弯矩最大D.均布荷载作用下的简支梁,支座处剪力最大E.均布荷载作用下的简支梁,跨中处弯矩和剪力最大

受均布荷载的简支梁,长度为L,剪力最大的截面为( )。A.跨中截面B.支座截面c.离支座1/3的截面D.梁通长的剪力相等

简支梁受均布荷载作用如图所示,求梁的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画Q、M图,确定最大剪力和弯矩。

简支梁受集中力作用如图所示,求梁的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画出Q、M图并确定最大剪力和最大弯矩。

简支梁受均布荷载q作用,求 A、B 两点的支座反力。

一简支梁长为5m,剪力图如图所示,错误的答案是( )。A.有集中荷载B.有均布荷载C.有三角形分布荷载D.绝对没有集中力偶

如图所示一等截面简支梁,则梁中点C处的挠度为( )。

简支梁受分布荷载如图示,支座A、B的约束力为(  )。

承受均布载荷的简支梁如图a)所示,现将两端的支座同时向梁中间移动l/8,如图b)所示,两根梁的中点l/2处)弯矩之比Ma/Mb为:A. 16B. 4C. 2D. 1

简支梁受分布荷载作用如图所示。支座A、B的约束力为:

已知简支梁受如图所示荷载,则跨中点C截面上的弯矩为:

如图所示两跨等截面梁,受移动荷载P作用,截面相同,为使梁充分发挥强度,尺寸a应为:

简支梁受荷载如图所示,在支座A处的约束反力为(  )。

某简支梁AB受载荷如图所示,现分别用RA、RB表示支座A、B处的约束反力,则他们的关系为( )。A.RAB.RA>RBC.RA=RB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有一简支梁,受力如图所示,支座A的反力RA是()kN。A、1/4B、1/2C、3/4D、1

受均布荷载作用的简支梁,( )对其跨中位移的影响最大。A.梁的材料B.梁的截面C.梁的支座D.梁的跨度

如图所示某简支梁桥行车道板为铰接悬臂板,铺装层厚度为12cm,设计荷载为公路—Ⅱ级荷载。行车道板悬臂根部的有效分布宽度最接近(  )m。 A. 2.03 B. 1.86 C. 1.78 D. 1.75

简支梁在跨支受到集中荷载作用时,其上部受拉,下部受压。

受均布荷载作用的简支梁,如要改变截面,应在距支座约()处改变截面较为经济。

若在布满均布荷载的简支梁的跨中增加一个支座,则最大弯矩lMmxl为原简支梁的()。

作用在垫梁上的局部荷载可分为沿砌体墙厚()分布和沿墙厚()分布两种情况。前者如等跨连续梁中支座下的砌体局部受压;后者如单跨简支梁或连续梁端部支座下砌体的局部受压。

单选题关于连续梁桥与简支梁桥的受カ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连续梁支座位置弯矩为正弯矩B简支梁跨中弯矩为负弯矩C连续梁支座位置弯矩均为零D简支梁支座位置弯矩均为零

填空题受均布荷载作用的简支梁,如要改变截面,应在距支座约()处改变截面较为经济。

填空题作用在垫梁上的局部荷载可分为沿砌体墙厚()分布和沿墙厚()分布两种情况。前者如等跨连续梁中支座下的砌体局部受压;后者如单跨简支梁或连续梁端部支座下砌体的局部受压。

填空题若在布满均布荷载的简支梁的跨中增加一个支座,则最大弯矩lMmxl为原简支梁的()。

单选题受均布垂直荷载作用的简支梁,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A跨中截面弯矩最大B跨中截面剪力最大C跨中截面剪力为零D支座截面弯矩为零

单选题受均布荷载作用的简支梁,()对其跨中位移的影响最大。A梁的跨度B梁的截面C梁的支座D梁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