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同一种材料组成的变截面杆的横截面面积分别为2A和A,受力如图5-7所示, 弹性模量为E。下列结论中正确的为( )。A.截面D位移为0 B.截面D位移为Fl/2EAC.截面C位移为Fl/EA D.截面D位移为Fl/EA

由同一种材料组成的变截面杆的横截面面积分别为2A和A,受力如图5-7所示, 弹性模量为E。下列结论中正确的为( )。


A.截面D位移为0 B.截面D位移为Fl/2EA
C.截面C位移为Fl/EA D.截面D位移为Fl/EA


参考解析

解析:提示:分段求变形,再叠加得到位移。

相关考题:

阶梯杆受力如图所示,设AB和BC段的横截面面积分别为2A和A,弹性模量为E,则杆中最大正应力为(),截面C的位移为()。

阶梯杆受力如图所示,设AB和BC段的横截面面积分别为2A和A,弹性模量为E,则截面C的位移为( ) 。

阶梯杆受力如图所示,设AB和BC段的横截面面积分别为2A和A,弹性模量为E,则杆中最大正应力为( )。

图示等截面直杆,杆的横截面面积为A,材料的弹性模量为E,在图示轴向载荷作用下杆的总伸长量为(  )。

变截面杆AC受力如图。己知材料弹性模量为E,杆BC段的截面积为A,杆AB段的截面积为2A。杆C截面的轴向位移是(  )。 A. FL/(2EA) B. FL/(EA) C. 2FL/(EA) D. 3FL/(EA)

轴向受拉压杆横截面积为A,受荷载如图所示,则m-m截面上的正应力为:

如图12所示轴向拉压杆横截面积为A,杆中的最大正应力的值为( )。

材料相同的两根杆件受力如图所示。若杆①的伸长量为,杆②的伸长量为,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如图所示两杆AB、BC的横截面面积均为A,弹性模量均为E,夹角=30°。设在外力P作用下,变形微小,则B点的位移为:

等截面直杆受力P作用发生轴向拉伸变形。已知横截面面积为A,则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力和45°斜截面上的正应力分别为( )。A.P/A,P/2AB.C.P/2A,P/2AD.

如图所示变截面杆中,AB段、BC段的轴力为:

杆件受力情况如图所示。若AB、BC、CD三段的横截面面积分别为A、2A、3A,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各段横截面上的轴力相等,各段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也相等B.各横截面上的轴力不相等,各段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也不相等C.各段横截面上的轴力相等,而各段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不相等D.各段横截面上的轴力不相等,但各段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却相等

如图所示结构中,圆截面拉杆BC的直径为d,不计该杆的自重,则其横截面上的应力为(  )。

如图5-6所示结构中二杆的材料相同,横截面面积分别为A和2A,以下四种答案中该结构的许用载荷为()。A. [F] = A[a] B. [F] = 2A[σ] C. [F] = 3A[σ] D. [F] = 4A[σ]

等截面直杆受轴向拉力F作用而产生弹性伸长,已知杆长为l,横截面面积为A,材料弹性模量为E,泊松比为v。根据拉伸理论,影响该杆横截面上应力的因素为()。 A. E, v, F B. l,A,F C. l, A, E, v, F D. A, F

如图5-4所示,等截面直杆受轴向拉力F作用发生拉伸变形。已知横截面面积为A,以下给出的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和45°斜截面上的正应力的四种结果,其中正确的为( )。

如图5-9所示等直杆,杆长为3a,材料的拉压刚度为EA,受力如图示。问杆中点横截面的铅垂位移为( )。A.0 B.Fa/EA C.2Fa/EA D.3Fa/EA

单选题若用σcr表示细长压杆的临界应力,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σcr与压杆的长度、压杆的横截面面积有关,而与压杆的材料无关Bσcr与压杆的材料和柔度λ有关,而与压杆的横截面面积无关Cσcr与压杆的材料和横截面的形状尺寸有关,而与其他因素无关Dσcr的值不应大于压杆材料的比例极限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