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在薄膜上,经上下两表面反射的两束光发生干涉,如图2-11所示。若薄膜的厚度为e,且n12>n3, λ1为入射光在n1中的波长,则两束反射光的光程差为( )。 A. 2n2e B. 2n2e-λ1(2n1)C. 2n2e-n1λ1/2 D.2n2e-n2λ1/2

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在薄膜上,经上下两表面反射的两束光发生干涉,如图2-11所示。若薄膜的厚度为e,且n12>n3, λ1为入射光在n1中的波长,则两束反射光的光程差为( )。

A. 2n2e B. 2n2e-λ1(2n1)C. 2n2e-n1λ1/2 D.2n2e-n2λ1/2


参考解析

解析:提示:注意上表面反射光存在半波损失,λ1为入射光在n1中的波长,半波损失应为真空中的半个波长n1λ1。

相关考题:

一束自然光以布儒斯特角入射到平板玻璃上,就偏振状态来说则反射光为(),反射光矢量的振动方向(),透射光为()。

波长为λ的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劈尖薄膜上,若劈尖角为θ(以弧度计),劈尖薄膜折射率为n,则反射光形成的干涉条纹中,相邻明条纹的间距为()。

在玻璃(折射率n3=1.60)表面镀一层MgF2(折射率n2=1.38)薄膜作为增透膜,为了使波长为5000Ǻ的光从空气(n1=1.00)正入射时尽可能少反射,MgF2薄膜的最少厚度应是() A、1250ǺB、1810ǺC、2500ǺD、906Ǻ

波长为λ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薄膜上,已知n12>n3,如图所示。则从薄膜上、下两表面反射的光束①与②的光程差是:

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在折射率为n的劈尖薄膜上,在由反射光形成 的干涉条纹中,第五级明条纹与第三级明条纹所对应的薄膜厚度差为:

如下图所示,木框里面有两个平面镜相互垂直。一束入射光射入木框内,经两个平面镜反射出去。则入射光与出射光的位置关系是( )A. 平行关系B. 垂直关系C. 相交关系,交角为锐角D. 相交关系。交角为钝角

两束平行的单色光a,b射向长方形玻璃砖,光从上表面入射,恰好从下表面重叠射出,如图7所示。下面关于这两种单色光说法正确的是()。A.玻璃中口光的传播速度比b光的大B.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比对b光的大C.在相同条件下做双缝干涉,a光产生的条纹间距比b光窄D.将a.b光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玻璃射向空气,若b光能发生全反射,则a光也一定能发生全反射

一束波长为A的单色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折射率为n的透明薄膜上.要使反射光得到加强,薄膜的最小厚度为( )。A./2nB./4nC./nD.A

平行厚玻璃板放在空气中,一束复色光从玻璃板下表面斜向上射出,变成a,b两束单色光,如图所示。比较a,b两束单色光,则(  )。 A.a光的频率小于b光的频率B.a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大于b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C.通过同一双缝产生的干涉条纹间距,a光条纹间距小于b光条纹间距D.a光在真空中的波长等于b光在真空中的波长

波长为λ单色光垂直照射到置于空气中的玻璃劈尖上,玻璃的折射率为n,观察反射光的干涉,则第三级暗条纹处的玻璃厚度为( )。

在迈克尔逊干涉仪的一支光路中,放入一片折射率为n的透明介质薄膜后,测出两束光的光程差的改变量为一个波长λ,则薄膜的厚度为()。

一束自然光以布儒斯特角入射于平板玻璃,则()。A、反射光束为振动面垂直于入射面的线偏振光,而透射光束为振动面平行于入射面的线偏振光。B、反射光束为振动面平行于入射面的线偏振光,而透射光束是部分偏振光。C、反射光束为振动面垂直于入射面的线偏振光,而透射光束是部分偏振光。D、反射光束和透射光束都是部分偏振光。

在一个折射率为1.5的厚玻璃板上覆盖着一层折射率为1.25的丙酮薄膜。当波长可变的平面光波垂直入射到薄膜上时,发现波长为600nm的光产生相消干涉;而700nm波长的光产生相长干涉,则此丙酮薄膜厚度为:()A、840nmB、900nmC、800nmD、720nm

自然光入射两种物质的分界面会发生()现象,反射光为垂直入射面占优的部分偏振光,折射光为平行入射面占优的部分偏振光。

一束波长为λ的单色光由空气垂直入射到折射率为n的透明薄膜上,透明薄膜放在空气中,要使反射光得到干涉加强,则薄膜最小的厚度为:()A、λ/4B、λ/(4n)C、λ/2D、λ/(2n)

在迈克耳孙干涉仪的一支光路中,放入一片折射率为n的透明媒质薄膜后,测出两束光光程差的改变量为一个波长λ,则薄膜的厚度是()。A、λ/2B、λ/(2n)C、λ/nD、λ/[2(n-1)]

一束波长为λ的单色光由空气垂直入射到折射率为n的透明薄膜上,透明薄膜放在空气中,要使反射光得到干涉加强,则薄膜最小的厚度为()。A、λ/4B、λ/4nC、λ/2D、λ/2n

由两块玻璃片(n1=1.75)所形成的空气劈尖,其一端厚度为零,另一端厚度为0.002cm.现用波长为700nm的单色平行光,从入射角度为30°角的方向射在劈尖的上表面,则形成的干涉条纹数为()。

当一束自然光在两种介质分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时,若反射光为完全偏振光,则折射光为(),且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反射光的光矢量振动方向()于入射面。

关于光的干涉,下面说法中唯一正确的是()A、在杨氏双缝干涉图样中,相邻的明条纹与暗条纹间对应的光程差为λ/2B、在劈形膜的等厚干涉图样中,相邻的明条纹与暗条纹间对应的厚度差为λ/2C、当空气劈形膜的下表面往下平移λ/2时,劈形膜上下表面两束反射光的光程差将增加λ/2D、牛顿干涉圆环属于分波振面法干涉

在一个折射率为1.50的厚玻璃板上,覆盖着一层折射率为1.25的丙酮薄膜。当波长可变的平面光波垂直入射到薄膜上时,发现波长为600nm的光产生相消干涉。而700nm波长的光产生相长干涉,若此丙酮薄膜厚度是用nm为计量单位,则为()A、840;B、900;C、800;D、720。

波长为500nm的单色光从空气中垂直地入射到镀在玻璃(折射率为1.50)上折射率为1.375、厚度为1.0×10-4cm的薄膜上。入射光的一部分进入薄膜,并在下表面反射,则这条光线在薄膜内的光程上有多少个波长?反射光线离开薄膜时与进入时的相位差是()A、2.75,5.5πB、2.75,6.5πC、5.50,11πD、5.50,12π

波长为λ的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劈形膜上,若劈尖角为θ(以弧度计),劈形膜的折射率为n,则反射光形成的干涉条纹中,相邻明条纹的间距为()。

单选题利用玻璃表面上的(n2=1.38) 透明薄膜层可以减少玻璃(n3=1.6)表面的反射,当波长为λ=5000mm的光垂直入射时,如图所示,为了使反射光干涉相消,此透明薄膜层需要的最小的厚度为( )nmA 500 B 78.1 C 181.2 D 90.6 ​

填空题在一个折射率为1.50的厚玻璃板上,覆盖有一层折射率为1.25的丙酮薄膜,当波长可变的平面光波垂直入射到薄膜上时,发现波长为600nm的光产生相消干涉,而波长为700nm的光产生相长干涉,则此薄膜的厚度为()nm

单选题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在折射率为n的劈尖薄膜上,在由反射光形成的干涉条纹中,第五级明条纹与第三级明条纹所对应的薄膜厚度差为(  )。[2013年真题]Aλ/(2n)Bλ/nCλ/(5n)Dλ/(3n)

单选题一束波长为λ的单色光由空气垂直入射到折射率为n的透明薄膜上,透明薄膜放在空气中,要使反射光得到干涉加强,则薄膜最小的厚度为:()Aλ/4Bλ/(4n)Cλ/2Dλ/(2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