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社区民警主持下,由律师通过微信群进行协调,完成了涉及居民李某、项某民事纠纷的治安调解。在进行调解中,社区民警做法不恰当的是( )。A.调解前做深入细致的调查取证工作B.邀请双方当事人的熟人参与调解C.请律师全程主持并提供咨询D.通过微信支付赔偿款

近日,在社区民警主持下,由律师通过微信群进行协调,完成了涉及居民李某、项某民事纠纷的治安调解。在进行调解中,社区民警做法不恰当的是( )。

A.调解前做深入细致的调查取证工作
B.邀请双方当事人的熟人参与调解
C.请律师全程主持并提供咨询
D.通过微信支付赔偿款

参考解析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八十条:调解处理案件,应当查明事实,收集证据,并遵循合法、公正、自愿、及时的原则,注重教育和疏导,化解矛盾。调解前应当做好调查取证工作,故A项说法正确。
第一百八十二条:对因邻里纠纷引起的治安案件进行调解时,可以邀请当事人居住地的居(村)民委员会的人员或者双方当事人熟悉的人员参加帮助调解。故B项说法正确。
第一百八十四条:调解达成协议的,在公安机关主持下制作调解协议书,双方当事人应当在调解协议书上签名,并履行调解协议。治安调解是在公安民警的主持下进行的,而非律师主持,律师可以提供意见,故C项说法错误。
为了便利当事人,达成协议以后,当事人可以通过微信等电子支付手段履行赔偿,故D项说法正确。
因此选择C选项。

相关考题:

甲区公安机关办理一起寻衅滋事治安案件,办案民警王某决定进行辨认。在办案民警王某和肖某的主持下,未经询问便由李某辨认赵某。其间,李某提出不愿暴露身份。民警王某将赵某的照片与其他性别相同,年龄、发式近似的6张男子照片随机排序打印于白纸之上并标明,交由李某辨认。由于李某未能辨认出赵某,王某和肖某便没有制作辨认笔录。下列公安机关的做法错误的是()。A.办案民警未经询问辨认人辨认对象的具体特征即开展辨认活动B.办案民警自行决定对违法嫌疑人进行辨认,两名办案民警主持对违法嫌疑人进行辨认C.办案民警以照片进行混杂辨认,辨认照片数量6张D.因辨认人未能辨认出被辨认人,办案民警未制作辨认笔录

原告王某和被告李某就某起人身伤害赔偿案件在法院主持下进行了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原被告均在调解协议上签字盖章。当调解书送达李某时,李某拒绝签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调解协议已经发生效力B.调解协议没有发生效力C.此类纠纷不属于调解的法定范畴D.李某因不服调解书可以上诉

人民调解是在( )的主持下,依法对民间纠纷双方进行调解的活动A.人民调解委员会B.居民委员会C.业主委员会D.社区社会组织

群众工作是公安工作的法宝,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下列是公安机关及公安民警开展群众工作的一些做法,不恰当的是( )。A.户籍民警李某专门安排车辆到一所高中为需要办理身份证的学生采集图像信息,办理理身份证B.交警赵某使用“咆哮体”制作禁止酒驾宣传片,并在L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注册的新浪微博上发布C.为落实市公安局开展治安大巡防专项活动,社区民警刘某要求辖区内各单位保安上街协同民警巡逻D.社区民警杨某通过民警身份实名认证新浪微博“平安大杨”,并经常在微博中发布社区治安情况

王某经营一家手机店,他用手机店的名称建立了一个微信群。付某在微信群里向王某预订了一部手机,支付了300元的定金。之后,王某将该手机卖给了他人,并主动退还了定金。付某不接受,赶到王某实体店对其进行殴打。民警小张接报警后,赶到现场。民警恰当的做法是:A.要求王某解散微信群B.对双方纠纷进行调解C.责令王某在纠纷解决前停止营业D.要求付某当场赔偿王某的经济损失

某派出所民警为了提高群众治安防范意识和能力,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治安防范宣传教育。下列属于宣传教育群众的做法有( )。A.民警小张通过微警务发布失踪儿童预警信息B.民警小李在自己的警民联系卡背面印制安全防范事项C.民警小王在辖区举办“企业员工学法讲堂”D.民警小刘在社区设置治安警情黑板报

2017年1月26日17时许,某县何坝镇村民林某为小孩过满月,邀请同村罗某、李某等十余人在家聚会。21时许,罗某、李某因相互劝酒发生口角后,罗某打了李某背部一拳,致李某滑倒在地扭伤脚踝。随后,李某拨打110报警。罗某酒醒后表示很后悔,称愿意赔礼道歉,赔偿李某损失,希望公安机关调解处理。李某接受道歉,同意调解。后在民警主持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假如罗某不履行协议,李某不满找到公安民警,民警正确的处理方式是:A.对罗某进行强制执行B.对罗某进行治安处罚C.告知李某提起行政诉讼D.重新主持治安调解

天天城区某街道张某的理发店与李某的便利店相邻。某日,因张某在便利店门口堆放物品,李某与之发生口角,经其他人劝开后,张某趁李某不备拿起理发店的拖把打向李某,李某闪避不及被打中腿部(后经鉴定为轻微伤),导致现场混乱,有人见状打110报警。派出所值班民警老关、小王接到指令后立即出警。在案件调查取证过程中,张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主动向受害人李某赔礼道歉,并请居委会干部参与协调此事,派出所决定对该案进行治安调解处理,下列关于治安调解说法正确的是:A.公安机关组织双方两次调解未果后,再次组织双方调解并成功B.双方可以委托各自的亲属(直系亲属)或律师代为参加调解C.若张某未按约定及时参与调解,民警可强制传唤张某到场调解D.若张某和李某都自愿接受调解,应在公安机关主持下进行

某高级别赛事即将在滨海市举办,为确保赛事安全进行,辖区公安机关拟事前开展社会治安状况调查,以下做法不妥当的是( )。A.安排社区民警开展拉网式入户调查B.通过官方微信、微博进行广泛调查C.委托辖区各单位进行安全自查自报D.安排治安大队对娱乐场所进行专项检查

信息采集是社区民警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可实时掌握小区的人员变化、流动趋势,以便提供有针对性服务。同时,采集来的信息还可以帮助公安部门进行治安防范和案件侦破,某派出所社区民警小朱在社区开展房屋出租户信息采集工作中,通过移动警务通将采集到的暂住人口信息录入平台时发现,暂住在社区内18号101房间的张某系网上在逃人员。朱警官发现张某后正确的做法有:A.不惊动张某,立即将情况上报所领导B.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设法将张某带回所里处理C.不上报,就当不知道D.告诉张某尽快离开辖区

某社区民警小潘尝试多种举措做好社区警务工作:成立社区居民自治委员会,建立社区居民微信群,定期就社区中停车难、消防通道堵塞问题等事项利用微信征求居民意见,通过社区居民党支部审议决定。这种做法体现的是:A.借助民力推动信息警务,增强警务效能B.完善激励机制,发动群众工作,壮大警务力量C.加强党的领导,建立各项规章制度推进社区安全建设D.优化社区警务建设,宣传组织发动群众参与社会治安管理

关于公安机关对待民事纠纷调解的说法,错误的是A.民事纠纷调解不同于治安调解B.对不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民事纠纷,应当告知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调解组织申请处理C.对于公民提出解决纠纷的要求,民警应当给予帮助D.民警帮助调解纠纷的,应做到彻底解决

为推动基础工作信息化建设,打造派出所智慧警务模式,社区民警小万在派出所的支持下,经过刻苦钻研,自主研发了“互联网+”模式下的“社区警务平台”(如下图)。群众可通过“平台”选择获取便捷高效的服务;社区民警可通过“平台”上传信息,与街道办事处共享、共建、共维护“人、地、事、物、单位”等信息资源;派出所领导可通过“平台”对社区警务工作实现动态管理。形成群众、社区民警、派出所领导三方结合,相互联通、相互协调的为民服务警务模式。某日,居民黄某在“我要参与”模块发帖子称:近日,有穿白大褂的二女一男早晨6点左右在某小区广场为老人提供免费量血压、测血糖等服务,同时还向老人推销保健药品。民警小万看完帖子后,恰当的做法有:A.致电黄某了解相关情况B.提醒居民防范医药销售类型诈骗C.要求物业保安加强小区广场的巡逻D.作为治安案件开展调查

社区民警大多通过人口调查、治安积极分子和日常治安管理来获取社会治安信息。下列不属于民警收集的信息是:A.民警小田到辖区内某KTV了解新入职员工的情况B.民警小屈向居民张大娘了解小区内居民养犬情况C.民警小齐向内勤老李学习警用装备使用方法D.民警小赵对吸毒人员钱某进行帮教并了解有关人员情况

治安风险识别是指民警能够准确判明各类人、地、物、案件、事件中所蕴含的风险并进行分级,以便于做出妥善的应对。下列哪项不属于治安风险识别()。A.据社区居民小王报告,某栋楼中有人聚众赌博,社区警察刘某赶往核查B.歌舞厅服务员李某打电话报告安全通道被杂物堵塞,民警董某前去检查隐患C.有人举报乘客张某包中夹藏毒品,火车站派出所民警彭某安排安检D.胡某入室抢,被发现后劫持住户,社区民警蓝某接到紧急报警电话,迅速前往现场开展处置工作

黄某与李某是邻居,素来不和。某日,黄某唆使其养的狗咬李某,致李某轻微伤。民警处警后对双方调解,但双方不同意调解,民警仍进行调解,由黄某赔偿李某200元后结案。李某回家后,心中仍愤恨不平,便拨打110,称黄某家着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黄某构成放任动物恐吓他人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B、民警不应当对本案进行调解结案C、李某构成谎报案情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D、黄某如不履行赔偿协议,公安机关应当对黄某予以处罚,并告知李某就民事赔偿向法院起诉

原告王某和被告李某就某起人身伤害赔偿案件在法院主持下进行了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原被告均在调解协议上签字盖章。当调解书送达李某时,李某拒绝签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调解协议已经发生效力B、调解协议没有发生效力C、此类纠纷不属于调解的法定范畴D、李某因不服调解书可以上诉

严某因琐事被邻居包某殴打住院、一部手机被毁。对于严某被毁的手机和医疗费用,公安机关做法正确的是:()A、进行调解,调解不成,依法裁决B、属于双方私事,让其自己解决C、公安机关不介入民事纠纷,让其通过法院解决D、进行调解,调解不成,让其通过法院解决

人民警察在处理一般治安案件、群众上访事件和调解民事纠纷时禁止使用枪支。

下列不能适用治安调解的案件有()。A、张某盗窃李某的钱包被李某当场发现,后被民警带到公安机关,张某要求对该案进行调解B、万某因对自己81岁的岳母长期积怨,忍无可忍将岳母打成轻微伤,其妻子报案后,被公安机关调查,其妻要求调解,但其岳母不同意C、嫖客苏某与卖淫女赵某在宾馆嫖宿,嫖宿后因嫖资支付发生纠纷,争吵之时被公安派出所民警抓获,二人要求调解D、张某侮辱李某,李某遂到公安派出所报案,张某知道后,来到李某家将其打成轻微伤,张某要求调解

民警王某前往饭店处置李某与店老板张某关于所点大虾的价格纠纷。李某和张某同意调解处理。对此,王某可以治安调解。

2008年2月1日,王某(1992年2月3日出生)到公安机关报案,称因堆放垃圾与邻居张某发生争执,被张某打了一记耳光。以下民警在办理此案中的错误有()。A、民警告诉王某,此类案件未经调解不能直接处罚B、张某因有要事,书面授权其律师参加调解被民警拒绝C、在2月3日调解时,民警未通知王某的父母D、第一次调解不成,在王某和张某均要求再次调解时,民警称调解只能一次

关于延长治安案件办案期限,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民警在办理张某寻衅滋事案件中,办案期限即将届满时,被侵害人王某提出要进行伤势鉴定,民警申请批准了延长办案期限B、民警在办理王某等人结伙斗殴一案中,办案期限即将届满时,主要违法嫌疑人未到案,民警申请批准了延长办案期限C、民警在办理陈某嫖娼案中,办案期限即将届满时,接到了警卫任务,因人手少,民警申请批准了延长办案期限D、民警在办理李某、华某打架斗殴案中,案情明了简单,民警为了化解矛盾,多次对双方协调,欲调解该案,办案期限即将届满时,民警申请批准了延长办案期限

甲区公安机关办理一起寻衅滋事治安案件,办案民警王某决定进行辨认。在办案民警王某和肖某的主持下,未经询问便由李某辨认赵某。其间,李某提出不愿暴露身份。民警王某将赵某的照片与其他性别相同,年龄、发式近似的6张男子照片随机排序打印于白纸之上并标明,交由李某辨认。由于李某未能辨认出赵某,王某和肖某便没有制作辨认笔录。下列公安机关的做法错误的是()。A、办案民警未经询问辨认人辨认对象的具体特征即开展辨认活动B、办案民警自行决定对违法嫌疑人进行辨认,两名办案民警主持对违法嫌疑人进行辨认C、办案民警以照片进行混杂辨认,辨认照片数量6张D、因辨认人未能辨认出被辨认人,办案民警未制作辨认笔录

公安机关可以查验居民身份证的情形有()。A、民警甲找证人张某调查取证B、民警乙根据上级指示实施现场管制C、民警丙调解民事纠纷D、民警丁在单位值班接处警

不定项题赵某、石某抢劫杀害李某,被路过的王某、张某看见并报案。赵某、石某被抓获后,2名侦查人员负责组织辨认。关于辨认的程序,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在辨认尸体时,只将李某尸体与另一尸体作为辨认对象B在2名侦查人员的主持下,将赵某混杂在9名具有类似特征的人员中,由王某、张某个别进行辨认C在对石某进行辨认时,9名被辨认人员中的4名民警因紧急任务离开,在2名侦查人员的主持下,将石某混杂在5名人员中,由王某、张某个别进行辨认D根据王某、张某的要求,辨认在不暴露他们身份的情况下进行

单选题公安机关可以查验居民身份证的情形有()。A民警甲找证人张某调查取证B民警乙根据上级指示实施现场管制C民警丙调解民事纠纷D民警丁在单位值班接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