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采空区进行工程建设时,下列哪些地段不宜作为建筑场地?(  )A、地表移动活跃的地段B、倾角大于55°的厚矿层露头地段C、采空区采深采厚比大于30的地段D、采深小,上覆岩层极坚硬地段

在采空区进行工程建设时,下列哪些地段不宜作为建筑场地?(  )

A、地表移动活跃的地段
B、倾角大于55°的厚矿层露头地段
C、采空区采深采厚比大于30的地段
D、采深小,上覆岩层极坚硬地段

参考解析

解析: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第5.5.5条第1款规定,下列地段不宜作为建筑场地:①在开采过程中可能出现非连续变形的地段;②地表移动活跃的地段;③特厚矿层和倾角大于55°的厚矿层露头地段;④由于地表移动有变形引起边坡失稳和山崖崩塌的地段;⑤地表倾斜大于1Omm/m、地表曲率大于0.6mm/m2或地表水平变形大于6mm/m的地段。

相关考题:

选择建筑场地时,下列哪些地段是对建筑抗震不利的?( )A.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的地段B.地震时可能发生崩塌的地段C.地震时可能发生地裂的地段D.断层破碎带地段

在抗震设计选择建筑场地时,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抗震不利地段应提出避开要求B.应尽量选择对建筑抗震有利地段C.在抗震危险地段进行建筑时,设防级别应提高一级D.当无法避开抗震不利地段时,应采取有效措施

下列地段不宜作为建筑场地的是( )。A.采空区采深采厚比大于30的地段B.地表移动活跃的地段C.采深大,采厚小,顶板处理较好的地段D.地表倾斜小于3mm/m的地段

某场地位于前河流冲洪积平原上,土层变化较大性质不均匀,局部分布有软弱土和液化土,个别地段边坡在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下列哪些选项的考虑是合理的?(A)该场地属于对抗震不利和危险地段.不宜建造工程,应予避开(B)根据工程需要进一步划分对违筑抗震有利,一般、不利和危险的地段,并做出综合评价(C)严禁建造丙类和丙类以的建筑(D)对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的地段,应进行专门的地震稳定性评价

在地震区进行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时,下列哪些选项是勘察报告中应包括的与建筑抗震有关的内容()A.划分对建筑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B.民提供建筑抗震设防类别 C.提供建筑场地类别D.进行天然地基和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

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2008版)选择建设场地时,下列哪些场地属于抗震危险地段?(A)可能发生地陷的地段 (B)液化指数等于12的地段(C)可能发生地裂的地段 (D)高耸孤立的山丘

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选择建设场地时,下列哪些场地属于抗震危险地段?( ) A.可能发生地陷的地段 B.液化指数等于12的地段C.可能发生地裂的地段 D.高耸孤立的山丘

下列哪些选项的措施对减少煤矿采空区场地建筑物的变形危害是有利的()A.增大采厚比 B.预留保安煤柱C.将建筑物布置在变形移动盆地边缘 D.对采空区和巷道进行充填处理

在煤矿采空区,下列地段中不宜作为建筑场地的是( )。A.在开采过程中可能出现非连续变形的地段B.采空区采深采厚比小于30的地段C.地表曲率大于0.6 mm/m2的地段D.地表水平变形为2~6 mm/m的地段

某拟建二级公路下方存在一煤矿采空区,A、B、C依次为采空区主轴断面上的三个点(如图所示),其中AB=15m,BC=20m,采空区移动前三点在同一高程上,地表移动后A、B、C的垂直移动量分别为23mm、75.5mm和131.5mm,水平移动量分别为162mm、97mm、15mm,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 30-2015),试判断该场地作为公路路基建设场地的适宜性为下列哪个选项并说明判断过程。(  ) A. 不宜作为公路路基建设场地B. 满足公路路基建设场地要求C. 采取处治措施后可作为公路路基建设场地D. 无法判断

某场地属煤矿采空区范围,煤层倾角为15o,开采深度H=110m,移动角(主要影响角)β=60o,地面最大下沉值ηmax=1250mm,如拟作为一级建筑物建筑场地,问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01-2001)判定该场地的适宜性属于下列哪一选项?并通过计算说明理由。(A)不宜作为建筑场地 (B)可作为建筑场地(C)对建筑物采取专门保护措施后兴建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采空区的下列()不宜作为建筑场地()A、在开采过程中可能出现连续变形的地段B、地表移动活跃的地段C、倾角大于45°的厚矿层露头地段D、地表水平变形大于0.6mm/m的地段

下列()地段不宜作为建筑场地。()A、采空区采深采厚比大于30的地段B、地表倾斜小于3mm/m的地段C、采深大,采厚小顶板处理较好的地段D、地表移动活跃的地段

下列采空区场地中()为不宜作为建筑场地的地段。()A、在开采过程中可能出现非连续变形的地段B、地表移动活跃的地段C、特厚矿层和倾角大于55°的厚矿层露头地段D、地表倾斜大于5mm/m的地段

下列对于选择建筑场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不利地段只允许建造丙、丁类建筑B、在不利地段应提出避开要求,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措施C、危险地段不应建造丙类建筑D、一般地段可建造甲、乙、丙类建筑

选择水工建筑物场地时,下述()不正确。()A、水工建筑物场地类别可划分为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B、宜选择对建筑物抗震相对有利地段C、宜避开对建筑物抗震相对不利地段D、不得在危险地段进行工程建设

在有活断层地区进行工程建设时,下列哪些做法是正确的?Ⅰ.若重大工程必须在活断层发育区修建,应选择相对稳定的地段作为建筑场地Ⅱ.铁路必须通过活断层时应直交通过Ⅲ.建筑物场址的选择一般应避开活动断裂带Ⅳ.有活断层区的建筑物应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建筑形式和结构措施()A、Ⅰ、Ⅱ、ⅢB、Ⅰ、Ⅱ、Ⅲ、ⅣC、Ⅰ、ⅡD、Ⅲ、Ⅳ

单选题某建设场地属于煤矿采空区范围,煤层倾角为15°,开采深度H=100m,移动角(即主要影响角)β=55°,地面最大下沉值Wcm=1280mm。现拟作为某房屋建筑物的建筑场地。试问:对该地段的适宜性为下列()项。()A不宜作为建筑场地B作为建筑场地,应评价其适宜性C相对稳定的建筑场地D无法判定

多选题在采空区进行工程建设时,下列哪些地段不宜作为建筑场地?(  )[2011年真题]A地表移动活跃的地段B倾角大于55°的厚矿层露头地段C采空区采深采厚比大于30的地段D采深小,上覆岩层极坚硬地段

单选题在有活断层地区进行工程建设时,下列哪些做法是正确的?Ⅰ.若重大工程必须在活断层发育区修建,应选择相对稳定的地段作为建筑场地Ⅱ.铁路必须通过活断层时应直交通过Ⅲ.建筑物场址的选择一般应避开活动断裂带Ⅳ.有活断层区的建筑物应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建筑形式和结构措施()AⅠ、Ⅱ、ⅢBⅠ、Ⅱ、Ⅲ、ⅣCⅠ、ⅡDⅢ、Ⅳ

单选题选择水工建筑物场地时,下述()不正确。()A水工建筑物场地类别可划分为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B宜选择对建筑物抗震相对有利地段C宜避开对建筑物抗震相对不利地段D不得在危险地段进行工程建设

单选题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下列采空区宜用作建筑场地的是(  )。A地表移动较稳定,不活跃地段B采空区采深采厚比小于30C地表倾斜大于10mm/m,地表曲率大于0.6mm/m2或地表水平变形大于6mm/mD特厚矿层和倾角大于55°的厚矿层露头地段

单选题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采空区的下列()不宜作为建筑场地()A在开采过程中可能出现连续变形的地段B地表移动活跃的地段C倾角大于45°的厚矿层露头地段D地表水平变形大于0.6mm/m的地段

多选题在地震区进行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时,下列哪些选项是勘察报告中应包括的与建筑抗震有关的内容?(  )[2009年真题]A划分对建筑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B提供建筑抗震设防类别C提供建筑场地类别D进行天然地基和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

单选题某场地属煤矿采空区范围,煤层倾角为15°,开采深度H=110m,移动角(主要影响角)β=60°,地面最大下沉值ηmax=1250mm,如拟作为一级建筑物建筑场地,则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判定该场地的适宜性属于(  )。通过计算说明理由。[2007年真题]A不宜作为建筑场地B可作为建筑场地C对建筑物采取专门保护措施后兴建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单选题下列()地段不宜作为建筑场地。()A采空区采深采厚比大于30的地段B地表倾斜小于3mm/m的地段C采深大,采厚小顶板处理较好的地段D地表移动活跃的地段

多选题下列采空区场地中()为不宜作为建筑场地的地段。()A在开采过程中可能出现非连续变形的地段B地表移动活跃的地段C特厚矿层和倾角大于55°的厚矿层露头地段D地表倾斜大于5mm/m的地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