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选项中,能确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依据不包括A.白细胞明显增高B.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C.骨髓增生极度活跃D.ph染色体阳性E.粒:红比例减至1:1

下列选项中,能确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依据不包括

A.白细胞明显增高
B.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
C.骨髓增生极度活跃
D.ph染色体阳性
E.粒:红比例减至1:1

参考解析

解析: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断依据有:白细胞明显增高、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骨髓增生极度活跃、Ph染色体阳性。

相关考题:

下列选项中纤维蛋白原增高的是A.巨幼细胞贫血B.DICC.肝硬化D.急性心肌梗死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有关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说法正确的是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发病率高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cr/Abl融合基因产生的蛋白质为p190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NAP积分明显升高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最突出的体征是胸骨压痛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骨髓象粒细胞分类与外周血白细胞类似

下列白血病类型中,不会出现Ph染色体的是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急性粒细胞白血病D、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E、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下列白血病类型中不会出现PH染色体的是: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急性粒细胞白血病D.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下列选项中,能确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依据不包括A.白细胞明显增高B.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C.骨髓增生极度活跃D.Ph染色体阳性E.粒:红比例减至1:1

患者,女性,31岁。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史1年,近1周出现高热,脾大,血红蛋白51g/L,白细胞33×10/L,分类:原粒占40%,中晚幼粒占40%,血小板45×10/L,目前病人可诊断为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合并感染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合并类白血病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

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是A.Ph染色体存在B.NAP活性降低C.巨脾D.白血病裂孔现象

下列哪项不属白血病的主要类型()A、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B、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慢性单核细胞白血病D、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E、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下列选项中纤维蛋白原增高的是()。A、巨幼细胞贫血B、DICC、肝硬化D、急性心肌梗死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见于()A、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合并感染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并发骨髓纤维化

鉴别类白血病反应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A、前者白细胞少有超过150×109/LB、前者中性粒细胞常有中毒性颗粒C、前者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不增多D、前者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低E、前者Ph染色体阴性

确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最有意义能依据是()A、骨髓增生极度活跃B、外周血细胞形态分类以中性中幼、晚幼和杆状核粒细胞为主C、Ph染色体阳性D、白细胞数量明显增高E、NAP活性降低

下列选项中,能确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依据不包括()A、白细胞明显增高B、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C、骨髓增生极度活跃D、Ph染色体阳性E、粒红比例减至1:1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能确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依据不包括()A白细胞明显增高B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C骨髓增生极度活跃DPh染色体阳性E粒:红比例减至1:1

单选题关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骨髓和血中原始细胞一般为30%~80%B不出现髓外原始细胞浸润C大多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变D20%~30%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变E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终末期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纤维蛋白原增高的是()。A巨幼细胞贫血BDICC肝硬化D急性心肌梗死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