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浓度与中毒浓度十分接近的抗生素须做A.MIC测定B.体液内药物浓度测定C.MBC测定D.联合药物敏感试验E.E-test

治疗浓度与中毒浓度十分接近的抗生素须做

A.MIC测定
B.体液内药物浓度测定
C.MBC测定
D.联合药物敏感试验
E.E-test

参考解析

解析:治疗浓度与中毒浓度接近时要监测体液内的药物浓度,防止药物中毒。

相关考题:

茶碱的治疗浓度范围接近潜在中毒浓度,其中毒浓度范围为A.10μg/mlB.15μg/mlS 茶碱的治疗浓度范围接近潜在中毒浓度,其中毒浓度范围为A.10μg/mlB.15μg/mlC.20μg/mlD.25μg/mlE.60μg/ml

下列药物中,有效治疗浓度范围与中毒浓度范围相接近的是A、四环素B、阿托品C、氯噻嗪D、苯妥英钠E、阿司匹林

地高辛的治疗浓度范围接近潜在中毒浓度,需要监测药物浓度。其治疗浓度范围为A.0.5~1.0μg/mlB.0.8~1.0μg/mlC.0.9~2.0μg/mlD.1.1~2.0μg/mlE.1.5~2.0μg/ml

地高辛的治疗浓度范围接近潜在中毒浓度,需要监测药物浓度。其中毒浓度范围为A.>2.0μg/mlB.>2.2μg/mlC.>2.4μg/mlD.>2.6μg/mlE.>2.8μg/ml

下列药物中,有效治疗浓度与中毒浓度相接近的是()A、阿托品B、拜阿司匹林C、地高辛D、氨氯地平

氨茶碱的有效浓度与中毒浓度很接近,维持其在10~15μ;g/ml的最佳浓度。(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治疗浓度与中毒浓度十分接近的抗生素须做A.MIC测定B.体液内药物浓度测定C.MBC测定D.联合药物敏感试验E.E-test

下列药物中,治疗浓度范围与潜在中毒浓度十分接近的是A.水杨酸B.茶碱C.乙琥胺D.地西泮E.利多卡因

地高辛的治疗浓度范围接近潜在中毒浓度,其中毒浓度范围为A、>1.6ng/mlB、>2.0ng/mlC、>2.4ng/mlD、>2.8ng/mlE、>3.2ng/ml

茶碱的治疗浓度范围接近潜在中毒浓度,其中毒浓度范围为A、>10μg/mlB、>15μg/mlC、>20μg/mlD、>25μg/mlE、>60μg/ml

需要进行TDM的药物包括A.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用药B.治疗浓度范围与潜在中毒浓度十分接近的药物C.相同剂量进入患者体内个体差异较大的药物D.临床应用的所有药物E.中毒表现与其所治疗疾病的症状很相似的药物

治疗窗是指A.低于最小中毒浓度B.低于最小有效浓度C.高于最小中毒浓度D.最小有效浓度与最小中毒浓度之间的范围E.高于最小有效浓度

下列药物中,有效治疗浓度范围与中毒浓度范围相接近的是A.四环素B.阿托品C.氯噻嗪D.地高辛E.阿司匹林

碳酸锂的治疗浓度和中毒浓度较接近,故常需测血锂浓度,碳酸锂的治疗血浓度是()。A、0.6~0.8mmol/LB、0.9~1.2mmol/LC、1.5~2.0mmol/LD、2~2.5mmol/LE、2.5~3.5mmol/L

由于锂盐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比较接近,在治疗中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外,应对血锂浓度进行监测,并根据病情、治疗反应和血锂浓度调整剂量。急性期治疗血锂浓度应维持在(),维持治疗时为(),血锂浓度的上限不宜超过(),以防锂盐中毒。()测定更具有参考价值。

治疗浓度与中毒反应浓度极为接近的药物是()A、强的松B、苯妥英钠C、氯硝安定D、鲁米那E、丙戊酸钠

单选题下列药物中,有效治疗浓度范围与中毒浓度范围相接近的是()A四环素B阿托品C氯噻嗪D苯妥英钠E阿司匹林

填空题由于锂盐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比较接近,在治疗中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外,应对血锂浓度进行监测,并根据病情、治疗反应和血锂浓度调整剂量。急性期治疗血锂浓度应维持在(),维持治疗时为(),血锂浓度的上限不宜超过(),以防锂盐中毒。()测定更具有参考价值。

单选题治疗浓度与中毒反应浓度极为接近的药物是()A强的松B苯妥英钠C氯硝安定D鲁米那E丙戊酸钠

单选题治疗浓度与中毒浓度十分接近的抗生素须进行(  )。AMIC测定B体液内药物浓度测定CMBC测定D联合药物敏感试验EE-test

单选题治疗浓度与中毒浓度十分接近的抗生素须做()AMIC测定B体液内药物浓度测定CMBC测定D联合药物敏感试验EE-test

单选题地高辛的治疗浓度范围接近潜在中毒浓度,需要监测药物浓度。其中毒浓度范围为()A2.0ng/mlB2.2ng/mlC2.4ng/mlD2.6ng/mlE2.8ng/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