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真题)我国上古史料典籍中的“眚”是指(  )。A.惯犯B.偶犯C.故意D.过失

(2009年真题)我国上古史料典籍中的“眚”是指(  )。
A.惯犯
B.偶犯
C.故意
D.过失


参考解析

解析:解析:西周时期已对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在观念上有所区别。在西周时期,故意犯罪被称为“非眚”,“非眚”的意思是不是出于过失;过失犯罪被称为“眚”,“眚”的意思是“出于过失”。故选D项,排除c项。西周时期也区分了惯犯和偶犯,当时将惯犯称为“惟终”,意思是一贯犯罪;将偶犯称为“非终”,意思是不是一贯犯罪。可见,A、B项与题意不符,应予排除。

相关考题:

在"饮食伺釁,成肠胃之眚"中,"眚"之义为( )A、目疾B、病患C、灾难D、罪过

我国上古史料典籍中的“眚”是指( )。A.惯犯B.偶犯C.故意D.过失

中国烹饪典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光辉灿烂的文献()之一。A、宝库B、宝典C、宝藏D、史料

秦律中故意称为()。A.眚B.非眚C.端D.不端

据史料记载,我国房地产经纪活动最早可以追溯到( )。(2009年真题)A.唐代B.宋代C.元代D.清代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记载上古礼仪程式程式的典籍。A、《周礼》B、《礼记》C、《仪礼》D、《曲礼》

《素问•上古天真论》的“真气”是指()。A、宗气B、肾气C、营气D、正气E、卫气

创新在汉语中的基本词义是创造、革新,抛开旧的,打造新的。我国早在古代典籍()中,就曾提出“革故鼎新”的创新范畴,其中“革”指除故,“鼎”指取新。A、《论语》B、《老子》C、《周易》

秦律中故意称为()。A、眚B、非眚C、端D、不端

《道藏》中的典籍,历来都按“三洞四辅十二类”的分类方法编排。所谓三洞,是指()。A、洞玄B、洞天C、洞真D、洞神E、洞人

在中国典籍中,“文化”合成的最早典籍是()A、《说苑·指武》B、《礼记·中庸》C、《荀子·不苟》D、《易·系辞》

“饮食伺衅,成肠胃之眚”中“眚”的意思是()A、化生万物B、繁殖C、相克相乱D、病患E、不符合

名词解释题非眚[2014年真题]

填空题我国第一部中医学典籍是()。

多选题《道藏》中的典籍,历来都按“三洞四辅十二类”的分类方法编排。所谓三洞,是指()。A洞玄B洞天C洞真D洞神E洞人

单选题在中国典籍中,“文化”合成的最早典籍是()A《说苑·指武》B《礼记·中庸》C《荀子·不苟》D《易·系辞》

多选题(2017真题)下列物品中,属于出版物的有()。A唱片B纸币C档案史料丛刊D报纸E录像录音脚本

多选题下列物品中,属于出版物的有(  )。[2017年真题]A唱片B纸币C档案史料丛刊D报纸E录像录音脚本

单选题《素问•上古天真论》的“真气”是指()。A宗气B肾气C营气D正气E卫气

判断题西周区分眚、非眚、非终、惟终,实际上是注意区分犯罪主体主观形态。A对B错

多选题西周将故意犯罪不称为(  )。[2011年真题]A非眚B非终C眚D惟终

多选题西周时期的刑事法律将故意与过失表述为(  )。[2019年真题]A非告与告B非眚与眚C故与非故D正与非正

判断题秦律将故意称为“眚”,过失称为“非眚”。A对B错

单选题按照传统的四部分类法,我国的佛教典籍应归入(  )。[2006年基础真题]A经部B史部C子部D集部

填空题()是我国第一部文告体的史料汇编。

单选题秦律中故意称为()。A眚B非眚C端D不端

单选题()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记载上古礼仪程式程式的典籍。A《周礼》B《礼记》C《仪礼》D《曲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