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经济区正逐步成为引人注目的经济增长第三极,而京津冀在环渤海经济区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但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的京津冀城市群分布比较散乱,彼此间的空间联系松散且薄弱,重复建设问题比较严重,资源浪费现象普遍存在。2003年,北京、天津两市人均GDP分别超过或接近3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河北人均GDP刚刚突破1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239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4.6%,比北京市低近一半;从市场开放度看,京津两市由于享受开放城市、沿海城市、开放区、开发区等优惠政策较早,在引进资金、扩大出口等方面占据了绝对优势。相比之下,河北省的开放步伐虽然也在不断加快,但在利用外资、外贸出口等方面的能力差距较大。2003年京津冀的经济实力比较地区人均GDP(元)经济增长率(%)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三个产业结构比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进出口增长率(%)北京市3661310.5138832.60∶36.0∶61.418.930.4天津市2857414.5103133.70∶50.8∶45.520.928.7河北省1051311.6723915.0∶51.5∶33.522.934.7就河北省而言,要想加快京津冀经济一体化进程,河北省单方面无法做到的是( )。A.尽快提高经济实力 B.合理形成各区域的职能分工C.大力发展工业制造业 D.尽快发展壮大民间投资

环渤海经济区正逐步成为引人注目的经济增长第三极,而京津冀在环渤海经济区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但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的京津冀城市群分布比较散乱,彼此间的空间联系松散且薄弱,重复建设问题比较严重,资源浪费现象普遍存在。2003年,北京、天津两市人均GDP分别超过或接近3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河北人均GDP刚刚突破1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239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4.6%,比北京市低近一半;从市场开放度看,京津两市由于享受开放城市、沿海城市、开放区、开发区等优惠政策较早,在引进资金、扩大出口等方面占据了绝对优势。相比之下,河北省的开放步伐虽然也在不断加快,但在利用外资、外贸出口等方面的能力差距较大。
2003年京津冀的经济实力比较
地区
人均GDP(元)
经济增
长率(%)
城镇人均可支
配收入(元)
三个产业结构比
固定资产投资
增长率(%)
进出口增
长率(%)
北京市
36613
10.5
13883
2.60∶36.0∶61.4
18.9
30.4
天津市
28574
14.5
10313
3.70∶50.8∶45.5
20.9
28.7
河北省
10513
11.6
7239
15.0∶51.5∶33.5
22.9
34.7
就河北省而言,要想加快京津冀经济一体化进程,河北省单方面无法做到的是( )。
A.尽快提高经济实力 B.合理形成各区域的职能分工
C.大力发展工业制造业 D.尽快发展壮大民间投资


参考解析

解析:题干中指出,京津冀城市群分布比较乱,要强化各个区域的职能分工,必须要三个城市的共同合作。

相关考题:

根据下列文字资料回答121~125题 环渤海经济区正逐步成为引人注目的经济增长第三极,而京津冀在环渤海经济区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但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的京津冀城市群分布比较散乱,彼此间的空间联系松散且薄弱,重复建设问题比较严重,资源浪费现象普遍存在。2003年,北京、天津两市人均GDP分别超过或接近3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河北人均GDP刚刚突破1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239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4.6%,比北京市低近一半;从市场开放度看,京津两市由于享受开放城市、沿海城市、开放区、开发区等优惠政策较早,在引进资金、扩大出口等方面占据了绝对优势。相比之下,河北省的开放步伐虽然也在不断加快,但在利用外资、外贸出口等方面的能力差距较大。2003年京津冀的经济实力比较地区人均GDP(元)经济增长率(%)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三个产业结构比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进出口增长率(%)北京市3661310.5138832.60∶36.0∶61.418.930.4天津市2857414.5103133.70∶50.8∶45.520.928.7河北省1051311.6723915.0∶51.5∶33.522.934.7第121题:从上述材料中无法得知的是( )。A.京津冀的产业联系不紧密 B.京津冀的城市布局不合理C.京津冀的重复建设严重 D.京津冀的经济水平落差大

:京津冀三个地区中,2003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占人均GDP的比例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 B.北京市、河北省、天津市C.河北省、天津市、北京市 D.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

:北京市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约比全国平均水平高( )。A.15% B.22% C.64% D.102%

东北地区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八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以下。A.10%B.l5%C.5%D.3%

122京津冀三个地区中,2003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占人均GDP的比例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A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B北京市、河北省、天津市C河北省、天津市、北京市D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

125北京市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约比全国平均水平高:A15%B22%C64%D102%

“两看齐”指的是贫困地区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要()全国的平均水平,基本的公共服务的主要指标要()全国平均水平。 A接近、接近B高于、高于C接近、高于D高于、接近

根据所给资料回答 111~115 题。环渤海经济区正逐步成为引人注目的经济增长第三极,而京津冀在环渤海经济区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但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的京津冀城市群分布比较散乱,彼此间的空间联系松散且薄弱,重复建设问题比较严重,资源浪费现象普遍存在。2006年,北京、天津两市人均GDP分别超过或接近3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人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河北人均GDP刚刚突破1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239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4.6%,比北京市低近一半;从市场开放度看,京津两市由于享受开放城市、沿海城市、开放区、开发区等优惠政策较早,在引进资金、扩大出口等方面占据了绝对优势。相比之下,河北省的开放步伐虽然也在不断加快。但在利用外资、外贸出口等方面的能力差距较大。2006年京津冀的经济实力比较 地区 人均GDP(元) 经济增长率(%)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三个产业结构比 固定资产增长率(%) 进出口增长率(%) 北京市 36613 10.5 13883 2.60:36.0:61.4 18.9 30.4 天津市 28574 14.5 10313 3.70:50.8:45.5 20.9 28.7 河北省 10513 11.6 7239 15.0:51.5:33.5 22.9 34.7第 111 题 从上述材料中无法得知的是( )。A.京津冀的产业联系不紧密B.京津冀的城市布局不合理c.京津冀的重复建设严重D.京津冀的经济水平落差大

根据下列文字回答 131~135 题。环渤海经济区正逐步成为引人注目的经济增长第三极,而京津冀在环渤海经济区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但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的京津冀城市群分布比较散乱,彼此间的空间联系松散且薄弱,重复建设问题比较严重,资源浪费现象普遍存在。2003年,北京、天津两市人均GDP分别超过或接近3 7)-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河北人均GDP刚刚突破l YY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A.7 239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4.6%,比北京市低近一半;从市场开放度看,京津两市由于享受开放城市、沿海城市、开放区、开发区等优惠政策较早,在引进资金、扩大出口等方面占据了绝对优势。相比之下,河北省的开放步伐虽然也在不断加快,但在利用外资、外贸出口等方面的能力差距较大。2003年京冀的经济实力比较地区 人均GDP(元) 经济增长率(%)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三个产业结构比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进出口增长率(%) 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 36 61328 57410 513 10.514.511.6 13 88310 3137 239 2.60:36.0:61.43.70:50.8:45.515.00:51.5:33.5 18.920.922.9 30.428.734.7第 131 题 从上述材料中无法得知的是( )。A.京津冀的产业联系不紧密B.京津冀的城市布局不合理C.京津冀的重复建设严重D.京津冀的经济水平落差大

2017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32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22元,增长8.1%(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62元,增长8.5%。按收入来源分,2017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7435元,增长8.6%,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7.5%;人均经营净收入2117元,增长5.9%,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6.4%;人均财产净收入1056元,增长9.6%,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8.2%;人均转移净收入2324元,增长11.9%,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8.0%。2016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多少万元?A.1.4B.1.7C.2.1D.2.3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2017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32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32元,增长8.1%(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62元,增长8.5%。 按收入来源分,2017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7435元,增长8.6%,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7.5%;人均经营净收入2117元,增长5.9%,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6.4%;人均财产净收入1056元,增长9.6%,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8.2%;人均转移净收入2324元,增长11.9%,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8.0%。 2016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多少万元?A.1.4B.1.7C.2.1D.2.3

2007-2010年年均增长速度最快的是()。A.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B.江苏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C.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D.江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7元,比上年增长10.1%,收入来源如下图所示。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比上年增长9.0%;城镇居民按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为26635元,增长10.3%。农村居民按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9元,比上年增长11.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为9497元,增长12.7%。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491元,比上年增长9.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968元,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383元,增长12.0%。201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源单位:元{图}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比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 )A.低2.2个百分点 B.高4.0个百分点C.高2.2个百分点 D.低4.0个百分点

201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7元,比上年增长10.1%,收入来源如下图所示。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比上年增长9.0%;城镇居民按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为26635元,增长10.3%。农村居民按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9元,比上年增长11.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为9497元,增长12.7%。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491元,比上年增长9.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968元,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383元,增长12.0%。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多( )A.17030 B.18355 C.16138 D.22090

201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7元,比上年增长10.1%,收入来源如下图所示。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比上年增长9.0%;城镇居民按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为26635元,增长10.3%。农村居民按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9元,比上年增长11.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为9497元,增长12.7%。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491元,比上年增长9.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968元,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383元,增长12.0%。201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源单位:元2014年全国城镇居民人数占全国居民人数的比重为( )A.36.4% B.42.1% C.52.7% D.69.9%

2010年江苏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A.3269元,3835 元B.3199元,3965元C.3199元,3835 元D.3835元,3199元

201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7元,比上年增长10.1%,收入来源如下图所示。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比上年增长9.0%;城镇居民按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为26635元,增长10.3%。农村居民按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9元,比上年增长11.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为9497元,增长12.7%。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491元,比上年增长9.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968元,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383元,增长12.0%。2014年全国城镇居民人数占全国居民人数的比重是( )A.36.4% B.42.1% C.52.7% D.69.9%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1)“十一五”时期江苏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均低于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2)“十一五”时期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均低于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3)“十一五”时期江苏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有三年低于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4)“十一五”时期江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均高于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A.1个B.2个C.3个D.4个

201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7元,比上年增长10.1%,收入来源如下图所示。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比上年增长9.0%;城镇居民按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为26635元,增长10.3%。农村居民按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9元,比上年增长11.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为9497元,增长12.7%。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491元,比上年增长9.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968元,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383元,增长12.0%。201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源单位:元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多( )A.17030元 B.18355元 C.16138元 D.22090元

环渤海经济区正逐步成为引人注目的经济增长第三极,而京津冀在环渤海经济区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但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的京津冀城市群分布比较散乱,彼此间的空间联系松散且薄弱,重复建设问题比较严重,资源浪费现象普遍存在。2003年,北京、天津两市人均GDP分别超过或接近3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河北人均GDP刚刚突破1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239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4.6%,比北京市低近一半;从市场开放度看,京津两市由于享受开放城市、沿海城市、开放区、开发区等优惠政策较早,在引进资金、扩大出口等方面占据了绝对优势。相比之下,河北省的开放步伐虽然也在不断加快,但在利用外资、外贸出口等方面的能力差距较大。2003年京津冀的经济实力比较地区人均GDP(元)经济增长率(%)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三个产业结构比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进出口增长率(%)北京市3661310.5138832.60∶36.0∶61.418.930.4天津市2857414.5103133.70∶50.8∶45.520.928.7河北省1051311.6723915.0∶51.5∶33.522.934.7从上述材料中无法得知的是( )。A.京津冀的产业联系不紧密 B.京津冀的城市布局不合理C.京津冀的重复建设严重 D.京津冀的经济水平落差大

环渤海经济区正逐步成为引人注目的经济增长第三极,而京津冀在环渤海经济区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但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的京津冀城市群分布比较散乱,彼此间的空间联系松散且薄弱,重复建设问题比较严重,资源浪费现象普遍存在。2003年,北京、天津两市人均GDP分别超过或接近3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河北人均GDP刚刚突破1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239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4.6%,比北京市低近一半;从市场开放度看,京津两市由于享受开放城市、沿海城市、开放区、开发区等优惠政策较早,在引进资金、扩大出口等方面占据了绝对优势。相比之下,河北省的开放步伐虽然也在不断加快,但在利用外资、外贸出口等方面的能力差距较大。2003年京津冀的经济实力比较地区人均GDP(元)经济增长率(%)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三个产业结构比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进出口增长率(%)北京市3661310.5138832.60∶36.0∶61.418.930.4天津市2857414.5103133.70∶50.8∶45.520.928.7河北省1051311.6723915.0∶51.5∶33.522.934.7如果天津市2002年的固定资产投资为5000万元,且2004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和2003年保持同比增长,则天津市在2004年的固定资产投资额约为( )。A.6200万元 B.6800万元 C.7300万元 D.7900万元

环渤海经济区正逐步成为引人注目的经济增长第三极,而京津冀在环渤海经济区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但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的京津冀城市群分布比较散乱,彼此间的空间联系松散且薄弱,重复建设问题比较严重,资源浪费现象普遍存在。2003年,北京、天津两市人均GDP分别超过或接近3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河北人均GDP刚刚突破1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239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4.6%,比北京市低近一半;从市场开放度看,京津两市由于享受开放城市、沿海城市、开放区、开发区等优惠政策较早,在引进资金、扩大出口等方面占据了绝对优势。相比之下,河北省的开放步伐虽然也在不断加快,但在利用外资、外贸出口等方面的能力差距较大。2003年京津冀的经济实力比较地区人均GDP(元)经济增长率(%)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三个产业结构比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进出口增长率(%)北京市3661310.5138832.60∶36.0∶61.418.930.4天津市2857414.5103133.70∶50.8∶45.520.928.7河北省1051311.6723915.0∶51.5∶33.522.934.7北京市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约比全国平均水平高( )。A.15% B.22% C.64% D.102%

环渤海经济区正逐步成为引人注目的经济增长第三极,而京津冀在环渤海经济区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但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的京津冀城市群分布比较散乱,彼此间的空间联系松散且薄弱,重复建设问题比较严重,资源浪费现象普遍存在。2003年,北京、天津两市人均GDP分别超过或接近3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河北人均GDP刚刚突破1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239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4.6%,比北京市低近一半;从市场开放度看,京津两市由于享受开放城市、沿海城市、开放区、开发区等优惠政策较早,在引进资金、扩大出口等方面占据了绝对优势。相比之下,河北省的开放步伐虽然也在不断加快,但在利用外资、外贸出口等方面的能力差距较大。2003年京津冀的经济实力比较地区人均GDP(元)经济增长率(%)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三个产业结构比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进出口增长率(%)北京市3661310.5138832.60∶36.0∶61.418.930.4天津市2857414.5103133.70∶50.8∶45.520.928.7河北省1051311.6723915.0∶51.5∶33.522.934.7京津冀三个地区中,2003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占人均GDP的比例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        B.北京市、河北省、天津市C.河北省、天津市、北京市 D.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

“十二五”内蒙古发展目标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城乡居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A级标准的正确表述是()。A、等于省同类城市平均水平B、低于省同类城市平均水平C、高于省同类城市平均水平D、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渤海经济区,从狭义上来说,是指沿环渤海海岸及部分黄海海岸分布的、包括()的经济区域。A、北京市B、天津市C、河北D、辽宁E、山东

多选题渤海经济区,从狭义上来说,是指沿环渤海海岸及部分黄海海岸分布的、包括()的经济区域。A北京市B天津市C河北D辽宁E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