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定某种心理疗法对焦虑障碍的长程效应,一位研究者选取了一个n= 10的样本,治疗前以标准化工具测试了其焦虑水平。在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1个月、治疗结束后6个月分别以同样工具测试了其焦虑水平。研究者用ANOVA来分析数据,得到处理内平方和为500,误差均方为10,F比率为5。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依据以上信息作出该研究的方差分析表。(2)假定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1个月和治疗结束后6个月被试的平均焦虑水平分别为:22.5、17.3、19.6和19.9,请应用N-K检验法对治疗前后不同条件间的焦虑水平进行多重比较(相应的q值表附后)。

为确定某种心理疗法对焦虑障碍的长程效应,一位研究者选取了一个n= 10的样本,治疗前以标准化工具测试了其焦虑水平。在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1个月、治疗结束后6个月分别以同样工具测试了其焦虑水平。研究者用ANOVA来分析数据,得到处理内平方和为500,误差均方为10,F比率为5。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依据以上信息作出该研究的方差分析表。(2)假定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1个月和治疗结束后6个月被试的平均焦虑水平分别为:22.5、17.3、19.6和19.9,请应用N-K检验法对治疗前后不同条件间的焦虑水平进行多重比较(相应的q值表附后)。


参考解析

解析:(1)依题意,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结果进行统计,实验条件共有四种,故处理间自由度df处理间=3,总的自由度df总= 40-1= 39,处理内自由度df处理内= 39-3= 36,因被试共有10人,故被试间自由度df被试间=10-1=9,从而误差自由度df误差= df处理内-df被试间=27。因F值等于5,而MS处理间=50,可知MS误差=10, MS误差= SS误差/df误差,可知SS误差= 270, SS处理内= SS总-SS处理间=650-150= 500, SS被试间=SS处理间-SS误差=500- 270= 230, 进而,MS处理内=SS处理内/df处理内=13.89, MS被试间=SS被试间/df被试间=25. 670 根据以上信息,做方差分析表如下:


②之后计算比较等级r,根据所附q值表,dfE= 27表中没有,取接近值代替,查dfE= 24时,得,=2,,=3和 r=4时,所对应的显著性水平为0.05的g临界值分别为2.92、3.53和3.90。 ③求

的标准误

④查表比较将4个平均数两两间的差异与相应的g0.05 ×SE

比较,发现只有治疗前均值与治疗结束时均值之差大于,r=4时的临界值,故在0.05水平上显著,其他两两差异都不显著。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两个方面,一是方差分析表中各单元格值之间的关系,如组间平方和加组内平方和等于总平方和,组内平方和又等于区组平方和加误差平方和等。根据这些关系,结合题中所给各数值,即能将方差分析表中其他各值计算出来。本题第二个方面考查的是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中应用N-K检验法进行多重比较。需要读者牢固掌握进行此检验的方法,同时需要熟悉q临界值表的使用方法。

相关考题:

淋病治愈的标准是( )A、治疗结束后2周内,在无性接触情况下症状体征全部消失;治疗结束后4~7天内,淋病奈瑟菌复查阴性B、治疗结束后2周内,在无性接触情况下症状体征全部消失;治疗结束后2周内,淋病奈瑟菌复查阴性C、治疗结束后4周内,在无性接触情况下症状体征全部消失;治疗结束后4~7天内,淋病奈瑟菌复查阴性D、治疗结束后4周内,在无性接触情况下症状体征全部消失;治疗结束后2周内,淋病奈瑟菌复查阴性E、治疗结束后2月内,在无性接触情况下症状体征全部消失;治疗结束后2个月内,淋病奈瑟菌复查阴性

位于放射治疗范围内的牙齿拔除时间是A、放射治疗前B、放射治疗结束后速拔C、放射治疗前后均不应拔除D、放射治疗后1个月拔除E、放射治疗后1周即可拔除

心理治疗的结束阶段主要处理() A、分离焦虑B、治疗成果的迁移C、治疗成果的巩固D、以上都是

焦虑症患者在控制症状后,治疗重心从药物治疗转到心理治疗,此时要逐步减少药物的用量,一般应维持用药()后停药。 A.1到2个月B.2到3个月C.1到5个月D.3到6个月

为了达到最佳效果,在()儿童有好的表现时应立即给予正强化。 A、治疗前B、治疗后C、治疗过程中D、治疗结束时

心理治疗与安眠药物治疗慢性失眠症对非睡眠指标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治疗刚结束时,二者效果无显著性差异B、治疗刚结束时,心理治疗组和结合组效果无显著性差异C、治疗结束3个月时,心理治疗组效果优于单纯药物组D、治疗结束3个月时,心理治疗组效果优于结合组E、治疗结束3个月时,结合组效果优于心理治疗组

位于放射治疗范围内的牙齿拔除时间是A.放射治疗后1周即可拔除B.放射治疗后1个月拔除C.放射治疗前后均不应拔除D.放射治疗前E.放射治疗结束后速拔

位于放射治疗范围内的牙齿拔除时间是()A、放射治疗前B、放射治疗结束后速拔C、放射治疗前后均不应拔D、放射治疗后1个月E、放射治疗后1周即可

肺癌放射治疗后,肺纤维化多发生在()A、放射治疗结束时B、放射治疗后3个月C、放射治疗后半年D、放射治疗后1年E、放射治疗后1年以上

肺癌放射治疗后,肺纤维化多发生在( )A、放射治疗结束时B、放射治疗后3月C、放射治疗后半年D、放射治疗后1年E、放射治疗后1年以上

男孩,3个月,发热4天,体温39.0℃,尿沉渣中白细胞25个/HP,尿蛋白(+)。该患者抗感染治疗3天后热退,尿检白细胞明显减少。下列治疗方案中正确的是()A、改口服治疗,疗程结束后停药B、继续静脉治疗,疗程结束后停药C、继续静脉治疗14天后,然后予以小剂量药物维持2个月D、改口服治疗,疗程结束后以小剂量药物维持2个月E、继续静脉治疗,并行相关的影像学检查,以决定治疗方案

抗Hp治疗后的疗效检查,应在()A、抗Hp治疗结束后立即进行B、抗Hp治疗结束后2周以C、抗Hp治疗结束后1个月以上D、抗Hp治疗结束后2个月以上E、抗Hp治疗结束后3个月以上

Hp根除是指()A、抗Hp治疗结束时,Hp检测阴性B、抗Hp治疗结束后1个月内,Hp检测阴性C、抗Hp治疗结束1个月后,Hp检测阴性D、抗Hp治疗结束1周后,Hp检测阴性E、抗Hp治疗结束3个月后,Hp检测阴性

抗Hp治疗后的疗效检查,应在()A、抗Hp治疗结束后立即进行B、抗Hp治疗结束后2周以上C、抗Hp治疗结束后1个月以上D、抗Hp治疗结束后2个月以上E、抗Hp治疗结束后3个月以上

单选题肺癌放射治疗后,肺纤维化多发生在()A放射治疗结束时B放射治疗后3个月C放射治疗后半年D放射治疗后1年E放射治疗后1年以上

单选题Hp根除是指()A抗Hp治疗结束时,Hp检测阴性B抗Hp治疗结束后1个月内,Hp检测阴性C抗Hp治疗结束1个月后,Hp检测阴性D抗Hp治疗结束1周后,Hp检测阴性E抗Hp治疗结束3个月后,Hp检测阴性

单选题抗Hp治疗后的疗效检查,应在()A抗Hp治疗结束后立即进行B抗Hp治疗结束后2周以上C抗Hp治疗结束后1个月以上D抗Hp治疗结束后2个月以上E抗Hp治疗结束后3个月以上

单选题位于放射治疗范围内的牙齿拔除时间是()A放射治疗前B放射治疗结束后速拔C放射治疗前后均不应拔除D放射治疗后1个月拔除E放射治疗后1周即可拔除

单选题男孩,3个月,发热4天,体温39.0℃,尿沉渣中白细胞25个/HP,尿蛋白(+)。该患者抗感染治疗3天后热退,尿检白细胞明显减少。下列治疗方案中正确的是()A改口服治疗,疗程结束后停药B继续静脉治疗,疗程结束后停药C继续静脉治疗14天后,然后予以小剂量药物维持2个月D改口服治疗,疗程结束后以小剂量药物维持2个月E继续静脉治疗,并行相关的影像学检查,以决定治疗方案

单选题抗Hp治疗后的疗效检查,应在()A抗Hp治疗结束后立即进行B抗Hp治疗结束后2周以C抗Hp治疗结束后1个月以上D抗Hp治疗结束后2个月以上E抗Hp治疗结束后3个月以上

单选题肺癌放射治疗后,肺纤维化多发生在( )A放射治疗结束时B放射治疗后3月C放射治疗后半年D放射治疗后1年E放射治疗后1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