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祖父的园子》教学实录的片段,按要求答题。 师:下面来检查昨天学的几个字,我听说班里好多同学字写得很好,我想请四位同学上来默写。 (请四人到黑板前每人默写一个字:帽、瞎、抛、韭)师:我很欣赏这个字(给“瞎”字加了一个圈儿),“抛”字写得更好,“韭”也 不错(边说边画圈儿),“帽”字写错了吧?生:错了。师:好,请你来重写一个。(学生板书) 师:字写得真好啊,大家注意“帽”(师板书)上面部分再宽一点,里面的两横谁都不靠,知道这个字念什么吗? 生:曰(yuē)。师:不是曰,也不是日,因为这两横是不靠的,这个字念冃(mào)。帽子是象形字,画帽子,后来加个目,因为帽子戴在眼睛上面,就成了会意字,后来为什么加“巾”字旁呢?古人扎头巾,最早时“帽”专指头上的头巾,后来一演变所有的帽子都用这个字来表示了。这个字有意思吧?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故事,不仅“帽”这样写,还有我们学过的课文《少年王冕》中的“冕”字,上面要写成“冃”,“冕”就是帽子的意思,无冕将军,也是这个冕。对上述内容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通过考证,字源渗透了汉字的文化意蕴B.检查学生默写意在强调汉字的综合运用C.大量讲解构字法知识,符合实际识字教学建议D.讲解帽子时举的例子不够恰当
阅读《祖父的园子》教学实录的片段,按要求答题。
师:下面来检查昨天学的几个字,我听说班里好多同学字写得很好,我想请四位同学上来默写。
(请四人到黑板前每人默写一个字:帽、瞎、抛、韭)
师:我很欣赏这个字(给“瞎”字加了一个圈儿),“抛”字写得更好,“韭”也 不错(边说边画圈儿),“帽”字写错了吧?
生:错了。
师:好,请你来重写一个。(学生板书)
师:字写得真好啊,大家注意“帽”(师板书)上面部分再宽一点,里面的两横谁都不靠,知道这个字念什么吗?
生:曰(yuē)。
师:不是曰,也不是日,因为这两横是不靠的,这个字念冃(mào)。帽子是象形字,画帽子,后来加个目,因为帽子戴在眼睛上面,就成了会意字,后来为什么加“巾”字旁呢?古人扎头巾,最早时“帽”专指头上的头巾,后来一演变所有的帽子都用这个字来表示了。这个字有意思吧?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故事,不仅“帽”这样写,还有我们学过的课文《少年王冕》中的“冕”字,上面要写成“冃”,“冕”就是帽子的意思,无冕将军,也是这个冕。
对上述内容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师:下面来检查昨天学的几个字,我听说班里好多同学字写得很好,我想请四位同学上来默写。
(请四人到黑板前每人默写一个字:帽、瞎、抛、韭)
师:我很欣赏这个字(给“瞎”字加了一个圈儿),“抛”字写得更好,“韭”也 不错(边说边画圈儿),“帽”字写错了吧?
生:错了。
师:好,请你来重写一个。(学生板书)
师:字写得真好啊,大家注意“帽”(师板书)上面部分再宽一点,里面的两横谁都不靠,知道这个字念什么吗?
生:曰(yuē)。
师:不是曰,也不是日,因为这两横是不靠的,这个字念冃(mào)。帽子是象形字,画帽子,后来加个目,因为帽子戴在眼睛上面,就成了会意字,后来为什么加“巾”字旁呢?古人扎头巾,最早时“帽”专指头上的头巾,后来一演变所有的帽子都用这个字来表示了。这个字有意思吧?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故事,不仅“帽”这样写,还有我们学过的课文《少年王冕》中的“冕”字,上面要写成“冃”,“冕”就是帽子的意思,无冕将军,也是这个冕。
对上述内容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通过考证,字源渗透了汉字的文化意蕴
B.检查学生默写意在强调汉字的综合运用
C.大量讲解构字法知识,符合实际识字教学建议
D.讲解帽子时举的例子不够恰当
B.检查学生默写意在强调汉字的综合运用
C.大量讲解构字法知识,符合实际识字教学建议
D.讲解帽子时举的例子不够恰当
参考解析
解析:知识点:识字教学的内容设计。
A 项:教师通过“帽”字的起源及发展,为学生释义“帽”字的正确含义以及每个部分的具体指向,体现了一定的汉字文化意蕴。同时联系了相关的字,可见汉字的博大精深。符合题干要求,正确。
B 项:汉字的默写只是为了检测学生正确识字、写字,并无强调汉字的综合运用。不符合题干要求,错误。
C 项:教师的会意字教学,以字源起源为始,涵盖了类字比较、字义释义,并通过拆分字形展开教学,其目的是为了辅助“帽”字的实际教学,但并非大量讲解,只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字义、字形,起到辅助作用。不符合题干要求,错误。
D 项:教师在“帽”字上,以字源起源为始,涵盖了类字比较、字义释义,并通过拆分字形展开教学,能合理地帮助学生辨别理解,例子生动恰当,并无不妥。不符合题干要求,错误。
A 项:教师通过“帽”字的起源及发展,为学生释义“帽”字的正确含义以及每个部分的具体指向,体现了一定的汉字文化意蕴。同时联系了相关的字,可见汉字的博大精深。符合题干要求,正确。
B 项:汉字的默写只是为了检测学生正确识字、写字,并无强调汉字的综合运用。不符合题干要求,错误。
C 项:教师的会意字教学,以字源起源为始,涵盖了类字比较、字义释义,并通过拆分字形展开教学,其目的是为了辅助“帽”字的实际教学,但并非大量讲解,只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字义、字形,起到辅助作用。不符合题干要求,错误。
D 项:教师在“帽”字上,以字源起源为始,涵盖了类字比较、字义释义,并通过拆分字形展开教学,能合理地帮助学生辨别理解,例子生动恰当,并无不妥。不符合题干要求,错误。
相关考题:
阅读《春望》教学实录片段,按要求答题。师:“国”对于杜甫来讲,那么重要吗?“国”意味着什么呢?汉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或’者,邦也,从口从戈以守一。一,地也。”解释“国”为一片有士兵守卫的疆城。(投影并讲解)“国”字有两种解读:其一,国都,指京都长安。(朱东润.春望[A].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1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110-111)其二,国家。杜甫今存诗歌1400余首,“国”字共出现127次,经统计分类,有50多例解释为“国家”。对上述教学实录片段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增加积累,认识更多的繁体字B.理解词义,给学生释义的方法C.通过实践,学会查字典的方法D.激发兴趣,了解不同的造字法
阅读《春望》教学实录片段,按要求答题。师:“国”对于杜甫来讲,真的那么重要吗?“国”意味着什么呢?(投影并讲解)“国”字有两种解读:其一,国都,指京都长安。(朱东润.春望[A].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1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110111)其二,国家。杜甫今存诗歌1400余首,“国”字共出现127次,经统计分类,有50多例解释为“国家”。国破家亡于一位爱国者来讲,痛莫大焉。对上述教学实录中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增加积累,认识更多繁体字B.理解词义,给学生释义方法C.通过实践,学会查字典方法D.激发兴趣,了解不同造字方法
材料:下面是某教师的“公共利益的维护——每个人的责任”的教学片段,请阅读并回答问题。问题:(1)请指出本教学片段中所运用的课程资源种类。(2)结合上述教学片段,谈谈对开发初中思想品德学科课程资源的启示。
(视频题)请观看小学高年段《落花生》教学片段,并按要求回答问题。[问题1][简答题]请结合本教学片段评析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10分)[问题2][简答题]试论述教师课堂提问的功能。(10分)
请认真阅读下列教材片段,并按要求作答。[问题1][简答题]什么是运算能力?如何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10分)[问题2][简答题]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问题3][简答题]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并说明理由。(20分)
请认真阅读下列教材片段,并按要求作答。[问题1][简答题] 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简要说明如何在本课教学中落实“四基”。(8分)[问题2][简答题]若指导六年级学生学习本课,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问题3][简答题] 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22分)
阅读以下《阿房官赋》一课的教学目标,按要求回答问题。【知识与能力】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西、钩、斗”等词类活用现象,并疏通文意。【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欣赏精彩的描写片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本文简明生动的语言风格。对上述教学目标分析不恰当的是()。A、体现学生是主体的教学理念B、行为动词可测量、可评价、可理解C、局限于基础技能和能力的培养D、缺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阅读《竹影》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对画线部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打破了学科的约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B、坚持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课改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C、带着问题阅读,体现了阅读时的目的性D、所讲内容偏离本课的主题.体现教师授课准备不充分
问答题阅读文本材料和具体要求,完成第1~3题。本文见本教材P142《孔乙己》(片段) 1.根据以上材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 2.请为本课文设计一段导入语。 3.请根据本文特色及你自己的理解,说明本文的教学方式。
问答题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材料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内容标准: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问题:(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和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要求,拟定本教材片段的教学目标。(8分)(2)请简述本教材片段的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方法。(4分)(3)请设计本教材片段的提纲式板书。(4分)
问答题(视频题)请观看小学高年段《落花生》教学片段,并按要求回答问题。问题(一):请结合本教学片段评析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