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祖父的园子》教学实录的片段,按要求答题。 师:下面来检查昨天学的几个字,我听说班里好多同学字写得很好,我想请四位同学上来默写。 (请四人到黑板前每人默写一个字:帽、瞎、抛、韭)师:我很欣赏这个字(给“瞎”字加了一个圈儿),“抛”字写得更好,“韭”也 不错(边说边画圈儿),“帽”字写错了吧?生:错了。师:好,请你来重写一个。(学生板书) 师:字写得真好啊,大家注意“帽”(师板书)上面部分再宽一点,里面的两横谁都不靠,知道这个字念什么吗? 生:曰(yuē)。师:不是曰,也不是日,因为这两横是不靠的,这个字念冃(mào)。帽子是象形字,画帽子,后来加个目,因为帽子戴在眼睛上面,就成了会意字,后来为什么加“巾”字旁呢?古人扎头巾,最早时“帽”专指头上的头巾,后来一演变所有的帽子都用这个字来表示了。这个字有意思吧?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故事,不仅“帽”这样写,还有我们学过的课文《少年王冕》中的“冕”字,上面要写成“冃”,“冕”就是帽子的意思,无冕将军,也是这个冕。对上述内容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通过考证,字源渗透了汉字的文化意蕴B.检查学生默写意在强调汉字的综合运用C.大量讲解构字法知识,符合实际识字教学建议D.讲解帽子时举的例子不够恰当

阅读《祖父的园子》教学实录的片段,按要求答题。

师:下面来检查昨天学的几个字,我听说班里好多同学字写得很好,我想请四位同学上来默写。

(请四人到黑板前每人默写一个字:帽、瞎、抛、韭)

师:我很欣赏这个字(给“瞎”字加了一个圈儿),“抛”字写得更好,“韭”也 不错(边说边画圈儿),“帽”字写错了吧?

生:错了。

师:好,请你来重写一个。(学生板书)

师:字写得真好啊,大家注意“帽”(师板书)上面部分再宽一点,里面的两横谁都不靠,知道这个字念什么吗?

生:曰(yuē)。

师:不是曰,也不是日,因为这两横是不靠的,这个字念冃(mào)。帽子是象形字,画帽子,后来加个目,因为帽子戴在眼睛上面,就成了会意字,后来为什么加“巾”字旁呢?古人扎头巾,最早时“帽”专指头上的头巾,后来一演变所有的帽子都用这个字来表示了。这个字有意思吧?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故事,不仅“帽”这样写,还有我们学过的课文《少年王冕》中的“冕”字,上面要写成“冃”,“冕”就是帽子的意思,无冕将军,也是这个冕。

对上述内容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通过考证,字源渗透了汉字的文化意蕴
B.检查学生默写意在强调汉字的综合运用
C.大量讲解构字法知识,符合实际识字教学建议
D.讲解帽子时举的例子不够恰当

参考解析

解析:知识点:识字教学的内容设计。

A 项:教师通过“帽”字的起源及发展,为学生释义“帽”字的正确含义以及每个部分的具体指向,体现了一定的汉字文化意蕴。同时联系了相关的字,可见汉字的博大精深。符合题干要求,正确。

B 项:汉字的默写只是为了检测学生正确识字、写字,并无强调汉字的综合运用。不符合题干要求,错误。

C 项:教师的会意字教学,以字源起源为始,涵盖了类字比较、字义释义,并通过拆分字形展开教学,其目的是为了辅助“帽”字的实际教学,但并非大量讲解,只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字义、字形,起到辅助作用。不符合题干要求,错误。

D 项:教师在“帽”字上,以字源起源为始,涵盖了类字比较、字义释义,并通过拆分字形展开教学,能合理地帮助学生辨别理解,例子生动恰当,并无不妥。不符合题干要求,错误。

相关考题:

这个教学片段的板书是否符合要求?(4分)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简述动能定理的内容。 (2)完成该节课的教学片段的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如图7所示为高中物理某教科书“自感现象的应用”一节介绍的日光灯电路图。任务: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向学生介绍日光灯的工作原理。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材料:某高中物理教科书“光的衍射”一节中介绍的单缝衍射示意图。任务:设计教学片段,在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分析实验装置和实验现象。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图l所示为高中物理某教科书“全反射”一节中的演示实验。任务: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向学生介绍全反射现象。

阅读《春望》教学实录片段,按要求答题。师:“国”对于杜甫来讲,那么重要吗?“国”意味着什么呢?汉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或’者,邦也,从口从戈以守一。一,地也。”解释“国”为一片有士兵守卫的疆城。(投影并讲解)“国”字有两种解读:其一,国都,指京都长安。(朱东润.春望[A].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1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110-111)其二,国家。杜甫今存诗歌1400余首,“国”字共出现127次,经统计分类,有50多例解释为“国家”。对上述教学实录片段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增加积累,认识更多的繁体字B.理解词义,给学生释义的方法C.通过实践,学会查字典的方法D.激发兴趣,了解不同的造字法

阅读《春望》教学实录片段,按要求答题。师:“国”对于杜甫来讲,真的那么重要吗?“国”意味着什么呢?(投影并讲解)“国”字有两种解读:其一,国都,指京都长安。(朱东润.春望[A].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1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110111)其二,国家。杜甫今存诗歌1400余首,“国”字共出现127次,经统计分类,有50多例解释为“国家”。国破家亡于一位爱国者来讲,痛莫大焉。对上述教学实录中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增加积累,认识更多繁体字B.理解词义,给学生释义方法C.通过实践,学会查字典方法D.激发兴趣,了解不同造字方法

材料:下面是某教师的“公共利益的维护——每个人的责任”的教学片段,请阅读并回答问题。问题:(1)请指出本教学片段中所运用的课程资源种类。(2)结合上述教学片段,谈谈对开发初中思想品德学科课程资源的启示。

请阅读下面材料内容,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要求:(1)拟写本部分教材内容的教学目标。(6分) (2)设计一个主题为“辩证看待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的情境教学片段。(20分)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下面是某教师在执教《对不良诱惑说“不”》中关于“如何战胜不良诱惑”的教学片段。问题:请分析该教学片段在贯彻思想品德课程的基本理念方面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列是《文化生活》中“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这一教学内容的教学实录片段: 问题:结合该市发展的实际,谈谈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20分)

案例: 下面是“零指数幂”教学片段的描述,阅读并回答问题。片段一:观察下列式子,指数有什么变化规律?相应的幂有什么变化规律?猜测

(视频题)请观看小学高年段《落花生》教学片段,并按要求回答问题。[问题1][简答题]请结合本教学片段评析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10分)[问题2][简答题]试论述教师课堂提问的功能。(10分)

请认真阅读下列教材片段,并按要求作答。[问题1][简答题]什么是运算能力?如何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10分)[问题2][简答题]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问题3][简答题]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并说明理由。(20分)

请认真阅读下列教材片段,并按要求作答。[问题1][简答题] 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简要说明如何在本课教学中落实“四基”。(8分)[问题2][简答题]若指导六年级学生学习本课,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问题3][简答题] 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22分)

阅读以下案例,回答问题。(1)以上教学片段体现出王老师具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 (2)运用案例中具体的事例说明王老师的教学理念。

引用未成文的口语实录包括口头演讲、课堂教学实录和()。

阅读以下《阿房官赋》一课的教学目标,按要求回答问题。【知识与能力】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西、钩、斗”等词类活用现象,并疏通文意。【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欣赏精彩的描写片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本文简明生动的语言风格。对上述教学目标分析不恰当的是()。A、体现学生是主体的教学理念B、行为动词可测量、可评价、可理解C、局限于基础技能和能力的培养D、缺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阅读《竹影》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对画线部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打破了学科的约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B、坚持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课改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C、带着问题阅读,体现了阅读时的目的性D、所讲内容偏离本课的主题.体现教师授课准备不充分

问答题什么是阅读教学?阅读与阅读教学有什么区别?

问答题《标准》在阅读教学方面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问答题请阅读以上《咬文嚼字》节选片段,并结合高中课文《咬文嚼字》全文,为其设计教学目标并说明教学方法。

问答题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简述英语游戏教学的作用。

问答题阅读文本材料和具体要求,完成第1~3题。本文见本教材P142《孔乙己》(片段) 1.根据以上材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 2.请为本课文设计一段导入语。 3.请根据本文特色及你自己的理解,说明本文的教学方式。

问答题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材料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内容标准: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问题:(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和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要求,拟定本教材片段的教学目标。(8分)(2)请简述本教材片段的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方法。(4分)(3)请设计本教材片段的提纲式板书。(4分)

问答题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

问答题写一个汉语拼音教学与说话教学、识字教学相结合的教学设计片段。

问答题(视频题)请观看小学高年段《落花生》教学片段,并按要求回答问题。问题(一):请结合本教学片段评析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