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牙周炎经过龈下刮治治疗几周后,方可牙周探诊检查A.深刮后1周B.深刮后6周C.深刮后2周D.深刮后3~4周E.以上均不正确

慢性牙周炎经过龈下刮治治疗几周后,方可牙周探诊检查

A.深刮后1周
B.深刮后6周
C.深刮后2周
D.深刮后3~4周
E.以上均不正确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女,50岁。下前牙松动1年。检查:1|1松动Ⅰ度,牙石(+++),牙龈退缩3mm,探诊深度4cm。全口其他牙结石(++),牙龈缘及乳头暗红,探诊出血(+),探诊深度普遍5~6mm,有附着丧失。最可能的诊断为A.龈乳头炎B.成人牙周炎C.慢性龈缘炎D.牙周牙髓联合病变E.快速进展性牙周炎

女,36岁,咬苹果时牙龈出血。检查:下前牙牙龈退缩1~2mm,探诊深度5mm,牙龈暗红,探诊后出血明显,牙齿松动Ⅰ度,牙槽骨水平吸收1/2,牙周膜略增宽。余牙未见松动,探诊深度4~6mm,附着丧失3~5mm,牙槽骨水平吸收1/3左右。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A、妊娠期龈炎B、药物性牙龈增生C、慢性龈缘炎D、慢性牙周炎E、快速进展性牙周炎对下前牙的治疗计划不应包括A、拔除后修复B、洁治C、刮治D、局部用药E、调磨咬合高点对其他牙必须进行的治疗是A、牙周基础治疗B、全身药物治疗C、牙周手术治疗D、正畸治疗E、咬合调整

女,21岁。咬苹果和馒头时牙龈出血半年。检查:下前牙舌侧牙石(++),其他牙牙石(+),牙龈缘色红,龈缘及龈乳头圆钝,探诊后出血较明显,探诊深度3mm,未见牙龈退缩,未探查到附着丧失。最可能的诊断是A、妊娠期龈炎B、慢性龈炎C、坏死性龈炎D、慢性牙周炎E、侵袭性牙周炎此时对该患者的治疗应为A、口服替硝唑B、刮治C、根面平整D、洁治E、袋壁搔刮该患者治疗后5年又来就诊,自述治疗后龈出血消失,但近2年来又有牙龈出血,因工作忙一直未就诊。检查发现牙龈暗红色、质地松软,探诊后出血,后牙邻面探诊深度4~5mm,不能肯定是否探到釉质牙骨质界。为明确诊断,最应进行的检查是A、探查龈下石B、检查出血指数C、进行菌斑染色D、探查根分叉E、拍摄X线片

患者,女,50岁,下前牙松动1年。检查:松动Ⅰ度,牙石(+++),牙龈退缩3mm,探诊深度4mm全口其他牙结石(++),牙龈缘及乳头暗红。探诊出血(+),探诊深度普遍5~6mm,有附着丧失。最可能的诊断为A、龈乳头炎B、成人牙周炎C、慢性龈缘炎D、牙周牙髓联合病变E、快速进展性牙周炎

女,40岁。牙龈出血10年,检查发现牙龈缘红,水肿,拟诊断为慢性牙周炎。有助于诊断的探诊检查的关键发现是A、探诊深度4mmB、探及牙石C、探诊时有溢脓D、附着丧失3mmE、角化龈宽度为2~3mm牙周治疗后炎症得到控制,此时用正常力量进行牙周探诊,探针尖端终止在A、龈沟底部B、结合上皮的中部C、结合上皮的根方D、穿过结合上皮E、结合上皮的冠方

慢性牙周炎经过龈下刮治治疗几周后,方可牙周探诊检查A、深刮后1周B、深刮后3~4周C、深刮后6周D、深刮后2周E、以上均不正确

患者女性,25岁,因“左下种植体松动”来诊。口腔检查:左下6种植体松动Ⅰ度,探诊深度4.5 mm,黏膜红肿明显,余牙全口口腔卫生差,牙龈红肿,探诊出血(+),牙周探诊深度4~6 mm。为确定牙槽骨吸收情况,应进一步检查A、咬合检查B、邻牙情况C、叩诊D、X线片E、锥形束CT(CBCT)F、染色检查应进行的治疗包括A、塑料器械或钛刮治器清除种植体周围菌斑牙石B、可以使用超声清除种植体周围牙石C、其他牙行龈上洁治和刮治D、使用漱口水E、甲硝唑全身给药F、拔除种植体患者进行种植治疗的时机最好是在A、彻底控制牙周炎后B、戒烟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后C、患者能够熟练掌握菌斑控制情况后D、一般是在牙周治疗后2~6个月E、一般是在牙周治疗后2~6周F、患者有良好依从性,能定期复查

患者,男,22岁,因刷牙出血,牙齿松动半年就诊。无全身疾病。牙周龈上、龈下洁治后,临床检查见左下颌第一磨牙颊侧中央仍有7mm深牙周袋,探诊出血。最可能的诊断是A.青少年后期牙周炎B.慢性牙周炎C.侵袭性牙周炎D.快速进展型牙周炎E.成人牙周炎

女,50岁。下前牙松动1年。检查松动Ⅰ度,牙石(+++),牙龈退缩3mm,探诊深度4mm。全口其他牙结石(++),牙龈缘及乳头暗红,探诊(+)血,探诊深度普遍5~6mm,有附着丧失。最可能的诊断为A.龈乳头炎B.成人牙周炎(慢性牙周炎)C.慢性龈缘炎D.牙周牙髓联合病变E.快速进展性牙周炎(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

女,50岁。下前牙松动1年。检查松动Ⅰ度,牙石(+++),牙龈退缩3mm,探诊深度4mm。全口其他牙结石(++),牙龈缘及乳头暗红,探诊(+)血,探诊深度普遍5~6mm,有附着丧失。最可能的诊断为()A、龈乳头炎B、成人牙周炎(慢性牙周炎)C、慢性龈缘炎D、牙周牙髓联合病变E、快速进展性牙周炎(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

患者,女性,50岁,牙周治疗后右上后牙咬合疼痛1天,自感该牙有松动、伸长。检查:见右下7颊侧牙龈充血水肿,呈椭圆形肿胀突起,叩痛(++),松动Ⅰ度,牙周探诊6mm,X线片示根分叉区暗影。此时不宜采取的治疗手段是()。A、牙髓牙周联合治疗B、牙周冲洗上药C、彻底的龈下刮治D、口服抗生素E、调磨早接触点

患者45岁,男性,牙周袋探诊深度为6.5mm,袋内牙石量大,龈下洁治后2周后无明显好转,应考虑、治疗为()A、继续龈下洁治和根面平整B、牙周药物治疗C、拔出病牙D、牙周翻瓣治疗E、切牙龈治疗

单选题女,50岁。下前牙松动1年。检查松动Ⅰ度,牙石(+++),牙龈退缩3mm,探诊深度4mm。全口其他牙结石(++),牙龈缘及乳头暗红,探诊(+)血,探诊深度普遍5~6mm,有附着丧失。最可能的诊断为()A龈乳头炎B成人牙周炎(慢性牙周炎)C慢性龈缘炎D牙周牙髓联合病变E快速进展性牙周炎(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

单选题慢性牙周炎经过龈下刮治治疗几周后,方可牙周探诊检查()。A深刮后1周B深刮后3~4周C深刮后6周D深刮后2周E以上均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