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8层民用住宅,高25m。已知场地地基土层的埋深及性状如表9-4所示。问该建筑的场地类别可划分为下列哪个选项的结果?( )A. II类 B.III类 C.IV类 D.无法确定

某8层民用住宅,高25m。已知场地地基土层的埋深及性状如表9-4所示。问该建筑的场地类别可划分为下列哪个选项的结果?( )

A. II类 B.III类 C.IV类 D.无法确定


参考解析

解析: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2010)第4.1.4条第1款,⑦层卵石层: 剪切波速vs>500m/s,覆盖层厚度为30m,根据第4. 1.5第,等效剪切波速的计算深度d0取覆盖层厚和20m二者较小者。20m内除①层填土和③层流塑黄土(fak≥130kPa)为软弱土外,其余为中软土,根据经验判断:①层vs=150m/s;②层vs=180m/s;③层vs=100m/s;④层vs=200m/s; ⑤层vs=250m/s ;⑥层vs = 300m/s。

根据表4.1.6,覆盖层厚30m,150<vse≤250,场地类别为II类。

相关考题:

某单层临街商铺,屋顶设置花园,荷载分布不均匀,砌体承重结构,采用墙下条形基础,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基础剖面、土层分布及部分土层参数如题图所示。试问,建筑的场地类别为下列何项?(  )A.Ⅰ类场地B.Ⅱ类场地C.Ⅲ类场地D.Ⅳ类场地

在抗震设防区内,某建筑工程场地的地基土层分布及其剪切波速us如下图所示。试问,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2010),该建筑场地的类别应为下列何项?A ⅠB ⅡC ⅢD Ⅳ

在抗震设防区内,某建筑工程场地的地基土层分布及其剪切波速Vz。如图所示。[2012年真题]1.试问,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该建筑场地的类别应为下列何项?(  ) A、I B、Ⅱ C、Ⅲ D、Ⅳ

某土石坝坝址的勘察资料见下表,拟将场地土层开挖15m深度后建造土石坝,问按照《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 5073—2000)的规定,该工程场地土类型属于下列哪个选项?(  )A、软弱场地土B、中软场地土C、中硬场地土D、坚硬场地土

某CFG桩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试验方法及场地土层条件如题图所示。在加载达到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时,CFG桩桩身轴力图分布形状最接近于下列哪个选项(  )

列哪个选项所示的场地条件是确定建筑的设计特征周期的依据()A.设计地震分组和抗震设防烈度 B.场地类别和建筑场地阻尼比C..抗震设防烈度和场地类别 D.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下列关于场地类别的叙述,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场地类别用以反映不同场地条件对基岩地震动的综合放大效应B、场地类别的划分要依据场地覆盖层厚度和场地土层软硬程度这两个因素C、场地挖填方施工不会改变建筑场地类别D、已知各地基土层的层底深度和剪切波速就可以划分建筑场地类别

某场地为细砂层,孔隙比为0.9,地基处理采用沉管砂石桩,桩径0.5m,桩位如图所示(尺寸单位:mm),假设处理后地基土的密度均匀,场地标高不变,问处理后细砂的孔隙比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A、 0.667B、 0.673C、 0.710D、 0.714

某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所采用条形基础宽度b=2.0m,埋深2.0m,地基剖面如图9-5所示,场地土层勘察资料如表9-10所示。作用在基础顶面的竖向荷载标准值为Fk=450kN,荷载按地震效应组合计算。试回答下列问题:(1)进行天然地基基础抗震验算时,地基抗震承载力是( )kPa。A, 240 B. 295 C. 316 D. 425

某建筑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土层及其剪切波速度如表9-2所示。已知结构自振周期为0.40s,阻尼比为0.05。按50年超越概率63%考虑。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应取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 )A. 0. 14 B. 0. 15 C. 0. 16 D. 0. 17

某住宅区建筑场地位于北京延庆地区,场地中某钻孔勘探资料如表9-8所示。地下水位埋深4.5m,基础埋深3.5m.该钻孔的液化指数IlE应为( )。A. 13.5 B. 14.0 C. 14.8 D. 15.5

某建筑场地土层分布如下表示,所拟建8层建筑,高25m,根据《建筑抗震规范》 (GB50011- 2001),该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现无实测剪切波速,该建筑诙建场地的类别划分可根据经验按下列哪一选项考虑?

某建筑物的筏形基础,宽度15m,埋深10m,基底压力400kPa。地基土层如表3-2所示。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的规定,该建筑地基的压缩模量当量值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 A. 15.0MPa B. 16. 6MPa C. 17. 5MPa D. 20.0MPa

关中地区黄土场地内6层砖混住宅楼室内地坪标高为0.00m,基础埋深为-2.0m,勘察时某探井土样室内试验结果如表所示,探井井口标高为-0.5m,按照《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对该建筑物进行地基处理时最小处理厚度为下列哪一选项?(  )注:12m以下为非湿陷性土层。A、 2.0mB、 3.0mC、 4.0mD、 5.0m

图9-2所示为某工程场地钻孔剪切波速测试的结果,据此计算确定场地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和该场地的类别。试问下列哪个选项的组合是正确的?( )A. 173m/s,I 类 B. 261m/s, II 类C. 192m/s,III类 D. 290m/s,IV类

某独立基础底面尺寸2.5m×3.5m,埋深2.0m,场地地下水埋深1.2m,场区土层分布及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如下表所示,水的重度γw=9.8kN/m3。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计算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其值最接近以下哪个选项(  ) A. 191kPaB. 196kPaC. 205kPaD. 225kPa

土层分布及实测剪切波速如表所示,问该场地覆盖层厚度及等效剪切波速符合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A) 10m,128m/s (B) 15m,158m/s(C) 20m,185m/s (D) 25m,179m/s

某建筑场地土层柱状分布及实测剪切波速如表所示,则在计算深度范围内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最接近()。A. 128m/s B. 158m/sC. 179m/s D. 185m/s

某建筑场地天然地面下的地质参数如表所示,无地下水。拟建建筑基础埋深2.0m,筏板基础,平面尺寸20m×60m,采用天然地基。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满足下卧层②层强度要求的情况下,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该建筑基础底面处于的平均压力最大值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A、 330kPaB、 360kPaC、 470kPaD、 600kPa

已知某建筑场地土层分布如表所示,为了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2001)划分抗震类别,测量土层剪切坡速的钻孔应达到下列哪一选项中的深度即可,并说明理由?()

某场地三个浅层平板载荷试验,试验数据如表3-4所示。试问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 计规范》(GB 50007 — 2002)确定的该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于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 ( )A. 170kPa B. 165kPa C. 160kPa D. 150kPa

下列所示为某工程场地剪切波速测试结果,据此计算确定场地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的类别,()的组合是合理的。(A) 173 m/s; II类 (B) 261 m/s; II类 (C) 193 m/s; III类 (D) 290 m/s; IV类

陇西地区某湿陷性黄土场地的地层情况为:0~12. 5m为湿陷性黄土,12.5m以下为非湿陷性土。探井资料如表8-3所示。假设场地地层水平均匀,地面标高与建筑物±0.00标高相同,基础埋深1.5m。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 试判定该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等级应为下列哪个选项?( )A.I级(轻微) B.II级(中等) C.III级(严重) D. IV级(很严重)

在抗震设防区内,某建筑工程场地的地基土层分布及其剪切波速Vz。如图所示。[2012年真题]1.试问,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该建筑场地的类别应为下列何项?(  ) A.I B.Ⅱ C.Ⅲ D.Ⅳ

某多层砌体房屋,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基础剖面及土层分布如题图所示。基础及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假定,场地各土层的实测剪切波速vs,如题3~5图所示。试问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该建筑场地的类别应为下列何项(  ) A. Ⅰ B. Ⅱ C. Ⅲ D. Ⅳ

下列哪个选项所示的场地条件是确定建筑设计特征周期的依据()A、设计地震分组和抗震设防烈度B、场地类别和建筑场地阻尼比C、抗震设防烈度和场地类别D、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

单选题下列哪个选项所示的场地条件是确定建筑设计特征周期的依据()A设计地震分组和抗震设防烈度B场地类别和建筑场地阻尼比C抗震设防烈度和场地类别D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