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某醉酒驾车造成交通事故,导致路人伤亡,在法庭上孙某辩解自己当时是因为醉酒无法控制自己行为。醉酒人犯罪()。A.不负刑事责任B.应负刑事责任C.应从轻处罚D.应减轻处罚

孙某醉酒驾车造成交通事故,导致路人伤亡,在法庭上孙某辩解自己当时是因为醉酒无法控制自己行为。醉酒人犯罪()。


A.不负刑事责任

B.应负刑事责任

C.应从轻处罚

D.应减轻处罚

参考解析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只有完全无行为能力人犯罪及精神病人在发病期间犯罪才不负刑事责任。刑法第十八条第四款明确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刑法中无特别的刑事责任规定,应视同正常人犯罪,不应从轻或减轻处罚。

相关考题:

治保员严某在配合公安机关巡逻中,发现一醉酒人携带有一把匕首,警察就要求严某将该醉酒人带到公安派出所盘问,事后警察将醉酒人的这把匕首留在派出所。警察将醉酒人的这把匕首留在派出所的行为是()。A、收缴B、扣押C、没收D、保管

下列行为中构成犯罪的是:A赵某,30岁,醉酒驾车撞死路人B刘某,13岁,盗窃价值人民币50万元的财物C张某,30岁.遇人抢劫奋起反击,将对方打成重伤D王某,30岁,为了躲避仇人追杀,抢了路人的摩托车逃跑

章某醉酒驾车导致王某财产损失并且受重伤,后来因章某逃逸未及时抢救而导致王某死亡。请分析章某应当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孙某酒后驾车发生交通事故,经对其血液进行化验,认定为醉酒驾车,孙某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应该大于或者等于( )。A.20mg/10mlB.20mg/100mlC.80mg/100mlD.90mg/100ml

下列行为中构成犯罪的是:( )。A.赵某,30岁,醉酒驾驶撞死路人B.刘某,13岁,盗窃价值人民币50万元的财物C.张某,20岁,遇人抢劫奋起反击,将对方打成重伤D.王某,30岁,为了躲避仇人追杀,抢了路人的摩托车逃跑

下列行为中构成犯罪的是( )。A.张某,20岁,遇人抢劫奋起反击,将对方打成重伤B.王某,30岁,为了躲避仇人追杀,抢了路人的摩托车逃跑C.刘某,13岁,盗窃价值人民币50万元的财物D.赵某,30岁,醉酒驾车撞死路人

去年,有6000人死于醉酒,有4000人死于开车,但只有500人死于醉酒开车。因此,醉酒开车比单纯的醉酒或者单纯的开车更安全。如果以下哪项陈述为真。将最有力地削弱上述论证?A.不能仅从死人绝对数量的多少判断某种行为方式的安全性B.醉酒导致意识模糊,醉酒开车大大增加了酿成交通事故的危险性C.醉酒开车死人的数目已分别包含在醉酒死人的数目和开车死人的数目之中D.醉酒死人的概率不到0.01%,开车死人的概率是0.015%,醉酒开车死人的概率是33%

去年,有6000人死于醉酒,有4000人死于开车,但只有500人死于醉酒开车。因此,醉酒开车比单纯的醉酒或者单纯的开车更安全。以下哪项陈述如果为真,将最有力地削弱上述论证?( )A.不能仅从人绝对数量的多少判断某种行为方式的安全性B.醉酒导致意识模糊,醉酒开车大大增加了酿成交通事故的危险性C.醉酒开车死亡的数目已分别包含在醉酒死亡的数目和开车死亡的数目之中D.醉酒死亡的概率不到0.01%,开车死亡的概率是0. 015%,醉酒开车死亡的概率是33%

赵、钱、孙、李四人均违反了交通法规,其中不会被吊销驾驶证的是:A.赵某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B.钱某饮酒后驾驶机动车曾被处罚,再次酒后驾车C.孙某醉酒驾驶机动车在城市道路上行驶D.李某饮酒后驾驶客运大巴在乡村道路上行驶

《刑法》第133条之一(危险驾驶罪):“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甲在道路上醉酒驾车构成本条之罪,正确说法是:A:本条之罪的既遂不以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结果为要件B:本条之罪的既遂不以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具体危险为要件C:本条表明立法已经设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具有危险性D:行为人甲在道路上醉酒驾车即实现构成事实且犯罪既遂,司法无需证明具体危险

对于下列行为,定性正确的有:()A:王某与赵某驾驶宝马车在教练场上追逐竞驶,情节恶劣,二人构成危险驾驶罪B:董某参加公司聚会,酒后独自驾车回家,董某不构成犯罪,应予以行政处罚C:程某醉酒后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没有恶劣情节,程某不构成危险驾驶罪D:孙某与周某醉酒后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二人构成危险驾驶罪

某派出所民警刘某酒后驾车发生追尾。经检测,刘某血液中酒精含量为217mg/100ml,属于醉酒驾车,被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刘某醉酒驾车行为,造成严重后果,应给予刘某的处分是A.警告B.撤职C.记过D.开除

李某一日到邻村赴宴时醉酒,回家途中遇本村痴呆女孩傻姑,因酒乱性,将其奸淫,酒醒后后悔不已,到乡派出所投案,对李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  )A.李某是由于醉酒乱性才奸淫傻姑的,这种行为并不是他的本意,也不是他所能控制的,其主观心态不是犯罪故意,因此他的行为只是一般违法,不应当认为是犯罪B.李某醉酒后在意识不清状态下实施的行为可以类比间歇性精神病人在发病期实施的行为,这个时候他们都属于无行为能力人。根据《刑法》第18条无行为能力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的,不负刑事责任,因此李某的行为不产生刑事责任,甚至连违法都算不上C.根据李某犯错后的悔改表现可以得知其对自己醉酒时的所作所为确实不知情,况且傻姑是痴呆者,感受不到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李某的行为根本就没有造成危害,没有受害者不具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就不是犯罪D.李某应当对其醉酒时的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下列人员不负刑事责任的是()。A、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犯罪B、醉酒的人犯罪C、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D、马某(15周岁)犯抢劫罪

喝醉酒无法控制自己时触犯刑法的行为是否属于犯罪?

下列行为中构成犯罪的是()。A、赵某,30岁,醉酒驾驶撞死路人B、刘某,13岁,盗窃价值人民币50万元的财物C、张某,20岁,遇人抢劫奋起反击,将对方打成重伤D、王某,30岁,为了躲避仇人追杀,抢了路人的摩托车逃跑

哪种违法犯罪行为将被终身禁驾?()A、醉酒驾驶机动车的B、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C、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构成犯罪的D、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

朱某醉酒驾车被交警查获,取保候审后关闭手机擅自离开居住地去往外省旅游,导致公安机关无法与其取得联系。公安机关可以对朱某提请批准逮捕。

刘某系公安民警,某日深夜接到任务到公路上检查醉酒驾车,见一黑色轿跑蛇形行驶,遂要求其停车接受检查。刘某等民警将该车拦下后,准备让其接受检查时发现车主是其朋友孙某。在孙某吹气之时,刘某要求一同共事的民警检查其他车辆,自己能够搞定。检查结果严重超过醉酒标准,在其他民警没有察觉下让孙某迅速离开。刘某的行为构成:()A、构成渎职罪B、构成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C、构成非法经营罪的共同犯罪D、构成徇私枉法罪

张某参加同学聚会,高兴多喝了几杯酒。聚餐结束后,张某得知自己的初恋情人与自己同住一个社区,坚持要求开车送她回家。路上张某酒劲上来,没把控好方向盘,朝行人撞了过去,造成一死两伤的惨剧(注:张某为生理性醉酒)。请问()A、张某因醉酒,不能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不承担刑事责任B、张某虽醉酒,但明知可能造成危险仍开车,应承担刑事责任C、以上说法都不对D、不确定

醉酒驾车或酒后(醉酒)驾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财产损失、人员伤亡或社会不良影响等严重后果。给予直接责任人()处分A、警告至记过B、开除C、警告D、记过至留用察看

问答题喝醉酒无法控制自己时触犯刑法的行为是否属于犯罪?

单选题保安员严某在配合公安机关巡逻中,发现一醉酒人携带有一把匕首,警察就要求严某将该醉酒人带到公安派出所盘问,事后警察将醉酒人的这把匕首留在派出所。警察将醉酒人的这把匕首留在派出所的行为是()。A收缴B扣押C没收D保管

单选题关于醉酒犯罪,说法错误的是()。A我国只有危险驾驶罪把醉酒作为定罪要件B醉酒对辨认和控制能力都有影响,导致犯罪C吸食毒品以后造成的在精神幻觉状态之下实施的犯罪,在大陆法理论中视为原因上的自由行为,要负刑事责任D英美法和我国法律中,非自愿醉酒导致辨认和控制能力丧失,可作为无责任人来对待

单选题一位长期从事醉酒及酒精中毒研究的医生发现,一般情况下,醉酒者的暴力倾向远远高于未饮酒或适度饮酒者。据此,该医生断定,具有暴力倾向的人容易喝醉酒。以下哪项最严重削弱了这位医生的断定?()A一些从未喝过酒的人也具有很强的暴力倾向B在喝酒喝上瘾时,人们往往会行为失控并出现暴力行为C当人们喝醉酒时经常会采用暴力行为发泄心中的不满D当一个人醉酒程度很高时,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即使有暴力行为发生,也不会造成严重后果

单选题下列人员不负刑事责任的是()。A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犯罪B醉酒的人犯罪C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D马某(15周岁)犯抢劫罪

多选题对于下列行为,哪些定性是正确的?(  )A王某与赵某驾驶宝马车在教练场上追逐竞驶,情节恶劣,二人构成危险驾驶罪B董某参加公司聚会,酒后独自驾车回家,董某不构成犯罪,应予以行政处罚C程某醉酒后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没有恶劣情节,程某不构成危险驾驶罪D孙某与周某醉酒后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二人构成危险驾驶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