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碳量高的钢材强度高,但是当含碳量超过( )时,钢材强度开始下降。A.1%B.2%C.3%D.4%

含碳量高的钢材强度高,但是当含碳量超过( )时,钢材强度开始下降。

A.1%
B.2%
C.3%
D.4%

参考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黑色金属。含碳量超过1.00%时,钢材强度开始下降。

相关考题:

碳元素对钢材性能的影响为( )。A.钢的含碳量越高,钢材的硬度、强度越高,塑性和韧性越好B.钢的含碳量越高,钢材的硬度、强度越高,塑性和韧性越差C.钢的含碳量越高,钢材的硬度、强度越低,塑性和韧性越好D.钢的含碳量越高,钢材的硬度、强度越低,塑性和韧性越差

下列关于钢材性能与含碳量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钢材随含碳量的增加,强度和硬度都相应提高B.钢材随含碳量的增加,强度和硬度都相应降低C.钢材随含碳量的增加,强度提高,硬度降低D.钢材随含碳量的增加,强度降低,硬度提高

钢中碳的含量对钢的性质起着决定性作用,含碳量增加对钢强度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A:钢的强度增大,直至变为生铁B:钢的强度变低,直至变为生铁C:钢的强度增大,但含碳量超过1.00%时,其强度开始下降D:钢的强度变低,但含碳量超过1.00%时,其强度开始上升

钢中含有碳、硅、锰、硫、磷等元素对钢材性能影响正确的为( )。A:当含碳量超过1%时,钢材强度下降,塑性大、硬度小、易加工B:硫、磷含量较高时,会使钢材产生热脆和冷脆性,但对其塑性、韧性影响不大C:硅、锰能够在不显著降低塑性、韧性的情况下,提高钢材的强度和硬度D:锰能够提高钢材的强度和硬度,而硅则会使钢材塑性、韧性显著降低

钢材中的含碳量提高,可提高钢材的(  )。 A、强度 B、塑性 C、可焊性 D、韧性

钢中碳的含量对钢的性质起着决定性作用,含碳量增加对钢强度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A.钢的强度增大,直至变为生铁B.钢的强度变低,直至变为生铁C.钢的强度增大,但含碳量超过1.00%时,其强度开始下降D.钢的强度变低,但含碳量超过1.00%时,其强度开始上升

(2018年)钢中的碳含量对钢的性质有决定性影响,含碳量低的钢材强度较低,但( )。A.塑性小,质地较软B.延伸性和冲击韧性高C.不易进行冷加工,切削和焊接D. 当含碳量超过1.00%时,钢材强度开始上升

钢中含碳量较低时,对钢材性能影响为( )。A.塑性小,质地较软B.延伸性好,冲击韧性高C.不易冷加工,切削与焊接D.超过1%时,强度开始上升

钢中含有的各种元素对钢材性能的影响,表述正确的为( )。A.当含碳量超过1.00%时,钢材强度开始增加,塑性小、硬度大、易加工B.磷使钢材产生热脆性C.硫使钢材产生冷脆性D.硅、锰等元素,它们能使钢材强度、硬度提高,而塑性、韧性不显著降低

碳的含量对钢的性质有决定性的影响,含碳量(含碳量≤1.00%)高的钢材,其性能表现为()A.强度低,塑性小、韧度低B.强度高,塑性小,硬度大C.强度低,塑性大、延伸率高D.强度高,塑性大,脆性大

含碳量高的钢材,其强度较低,易加工。

钢材随着含碳量的增加而强度提高但塑性降低。

钢材的强度和硬度随含碳量的提高而提高。

含碳量愈高的钢材可焊性愈好。

钢材表面上的碳并未完全烧损,但已使表层含碳量低于钢材的平均含碳量时,称为()。

含碳量增加,会使钢材的硬度和韧性明显提高,塑性和强度明显下降。

随含碳量提高,建筑钢材的强度、硬度均提高,塑性和韧性降低。

钢材中的含碳量越高,其强度越高,可焊性越好。

钢材牌号为Q235-A中,235代表钢材的()A、抗拉强度B、屈服强度C、含碳量D、冲击值

常用碳钢材料含碳量越高,强度和硬度越高。

对建筑钢材说法正确的有()A、碳素钢材随着含碳量的增加,其屈服强度提高B、含碳量高的钢材可焊性降低C、热轧钢筋分为五个牌号D、热轧钢筋牌号越高,强度越低E、冷轧带肋钢筋握裹力好

下列关于钢材中含碳量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A、含碳量过高还会增加钢的冷脆性和时效敏感性,降低抗腐蚀性和可焊性B、钢材随含碳量的越高,强度和硬度越高C、一定范围内,钢材随含碳量的增加,塑性和韧性相应降低D、当含量超过1%时,钢材的极限强度开始下降

钢材含碳量越高,强度越高,塑性与韧性(),可焊性越差。A、上升B、下降C、保持不变D、可能下降

含碳量高的钢材硬度高,但延展性差

多选题判断钢材质量的依据是()A含碳量B合金元素含量C强度D含磷量E含硫量

判断题含碳量高的钢材,其强度较低,易加工。A对B错

单选题下列关于钢材中含碳量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A含碳量过高还会增加钢的冷脆性和时效敏感性,降低抗腐蚀性和可焊性B钢材随含碳量的越高,强度和硬度越高C一定范围内,钢材随含碳量的增加,塑性和韧性相应降低D当含量超过1%时,钢材的极限强度开始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