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某公司每年需外购零件 3600千克,该零件单价为 10元,单位变动储存成本为 20元,一次订货成本为 25元,单位缺货成本为 100元,企业目前建立的保险储备量是 30千克。在交货期内的需要量及其概率如下:要求:( 1)计算最优经济订货量,年最优订货次数;( 2)按企业目前的保险储备标准,存货水平为多少时应补充订货;( 3)判断企业目前的保险储备标准是否恰当;( 4)按合理保险储备标准,企业的再订货点为多少?(结果保留整数)

假设某公司每年需外购零件 3600千克,该零件单价为 10元,单位变动储存成本为 20元,一次订货成本为 25元,单位缺货成本为 100元,企业目前建立的保险储备量是 30千克。在交货期内的需要量及其概率如下:

要求:
( 1)计算最优经济订货量,年最优订货次数;
( 2)按企业目前的保险储备标准,存货水平为多少时应补充订货;
( 3)判断企业目前的保险储备标准是否恰当;
( 4)按合理保险储备标准,企业的再订货点为多少?(结果保留整数)


参考解析

解析:( 1)经济订货批量 =( 2× 3600× 25/20) ( 1/2) =95(千克)
年最优订货次数 =3600÷ 95=38(次)
( 2)交货期内平均需求 =50× 0.1+60× 0.2+70× 0.4+80× 0.2+90× 0.1=70(千克)
含有保险储备的再订货点 =70+30=100(千克)
( 3)①设保险储备为 0:
再订货点 =预计交货期内的需求 +B=70+0=70(千克)
缺货量 =( 80-70)× 0.2+( 90-70)× 0.1=4(千克)
缺货损失与保险储备储存成本之和 =4× 100× 38+0× 20=15200(元)
②设保险储备为 10千克:
再订货点 =70+10=80(千克)
缺货量 =( 90-80)× 0.1=1(千克)
缺货损失与保险储备储存成本之和 =1× 100× 38+10× 20=4000(元)
③设保险储备为 20千克:
再订货点 =70+20=90(千克)
缺货量 =0
缺货损失与保险储备储存成本之和 =0× 100× 38+20× 20=400(元)
因此合理保险储备为 20千克,相关成本最小。
企业目前的保险储备标准过高,会加大储存成本。
( 4)按合理保险储备标准,企业的再订货点 =70+20=90(千克)。

相关考题:

已知某公司与甲零件有关的信息如下: 甲零件的年需求数量为36000件(假设每年360天),购买价格每单位100元,储存变动成本为0.3元,订货成本每次600元,一次到货,订货至到货的时间间隔为26天。 要求: (1)按照基本模型计算的最优经济订货量为多少? (2)库存甲零件还剩多少时就应补充订货? (3)若该零件也可以自制,每天产量预计为200件,该公司已具备生产该零件的完全生产能力且无法转移,每次生产准备成本为4000元,单位储存变动成本为1元,单位自制变动成本为80元,求零件自制的经济批量。 (4)比较按经济批量模型外购和自制方案的总成本,并作出采用何种方案的决策。

某零件年需要量16200件,单价10元,日供应量60件,一次订货变动成本25元,单位储存变动成本1元/年。假设一年为360天,保险储备量为20件,则( )。A.经济订货量为1800件B.送货期为40天C.平均库存量为225件D.存货平均占用资金2450元

C公司生产中使用的甲零件,全年共需耗用3 600件。该零件既可自行制造也可外购取得。如果自制,单位制造成本为l0元,每次生产准备成本34.375元,每日生产量32件。如果外购,购入单价为9.8元,从发出定单到货物到达需要l0天时间,一次订货成本72元。外购零件时可能发生延迟交货,延迟的时间和概率如下:到货延迟天数0 l 2 3概率0.6 0.25 0.1 0.05假设该零件的单位储存变动成本为4元,单位缺货成本为5元,一年按360天计算。建立储备时,最小增量为l0件。要求:计算并回答以下问题。(1)假设不考虑缺货的影响,C公司自制与外购方案哪个成本低?(2)假设考虑缺货的影响,C公司自制与外购方案哪个成本低?

某企业全年需用某种零件22 000件,每件价格为3元,若一次购买量达到4 000件以上时,则可获3%的价格优惠。已知固定订货成本每年为1 000元,变动订货成本每次30元,固定储存成本每年为5 000元,变动单位储存成本1.5元/年。如自行生产,每件成本为2.5元,每天可生产100件,每天耗用62.5件,固定的生产准备费用每年1 200元,变动每次生产准备费用300元,自制零件的单位变动储存成本1.4元,固定储存成本每年为5 000元。要求:(1)企业每次订购多少件才能使该零件的总成本最低?外购零件的总成本为多少?(2)若自制该零件,应分多少批生产,才能使生产准备成本与储存成本之和最低?(3)比较企业自制与外购的总成本,应选择何方案?

某公司每年需要某种原材料540000千克,每次订货成本为2000元,原材料的年储存成本为5.4元/千克。已知该企业交货期内的平均需求为2200千克。公司正考虑在O~2000千克的范围内建立保险储备量,具体资料见下表: 再订货点(千克)安全储备(千克) 平均存货水平(千克) 缺货成本(元) 储存成本(元) 订货成本(元) 总成本(元) O 15000 500 10000 1000 5000 1500 3000 2000 1800 要求:填表并说明企业建立的最佳安全储备量和再订货点应为多少。

某公司生产产品每年需要甲零件300件,如果自制,该零件增加公司的固定成本300元,该零件自制的单位变动成本为7元;如果外购,零件的单价为8元,则该公司应该()。A自制B 外购C两者效果一样D不能确定

某企业使用M零件,可以自制也可以外购,年需用量为72000件,日平均需用量为200件。如果自制,每批生产准备成本为600元,每件生产成本10元。若外购,一次订货成本为100元,单价12元。假设无沦自制还是外购,零件的单位年储存成本相同,均为10元(包括零件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外购时零件可以瞬时补充,如果自制每天产量为600件。 要求:分别计算自制和外购下的经济订货量,并判断企业应选择自制还是外购?

假设某公司每年需外购零件3600件,该零件单位变动储存成本为20元,一次订货成本为25元,单位缺货损失为100元。在交货期内,生产需要量及其概率如表7-12:要求:(1)计算经济订货批量;(2)计算年最佳订货次数及每年与批量相关的存货总成本;(3)计算交货期内平均需求;(4)计算最佳保险储备(设置保险储备时以一天的生产需要量为最小单位,一年按360天计算);(5)计算含有保险储备的再订货点。

假定某企业材料年需要量3600千克(一年按360天计算),材料单位成本10元,单位材料年储存变动成本2元,一次订货成本25元。材料集中到货,正常情况下从订货至到货需要10天。当材料缺货时,单位缺货成本4元。如果设置保险储备,以一天的材料消耗量为最小单位。交货期内的存货需要量及其概率分布见下表。要求:计算材料的经济订货量;分别计算不同保险储备量的相关总成本,并确定最合理的保险储备量;确定再订货点;计算材料的总成本。

C公司生产中使用的甲零件,全年共需耗用3600件。该零件既可自行制造也可外购取得。如果自制,单位制造成本为10元,每次生产准备成本34.375元,每日生产量32件。如果外购,购入单价为9.8元,从发出订单到货物到达需要10天时间,一次订货成本72元。外购零件时可能发生延迟交货,延迟的时间和概率如下:假设该零件的单位储存变动成本为4元,单位缺货成本为5元,一年按360天计算。建立储备时,最小增量为10件。要求:计算并回答以下问题。(1)假设不考虑缺货的影响,C公司自制与外购方案哪个成本低?(2)假设考虑缺货的影响,C公司自制与外购方案哪个成本低?

某公司有关A材料的相关资料如下:(1)A材料年需用量3600件,每日送货量为40件,每日耗用量为10件,单价20元。一次订货成本30元,单位变动储存成本为2元。求经济订货量(不足1件的按1件计算)和在此批量下的相关总成本。(2)假定A材料单位缺货成本为5元,每日耗用量、订货批数及全年需要量同上,交货时间的天数及其概率分布如下:如果设置保险储备,以一天的材料消耗量为最小单位。求企业最合理的保险储备量。

C公司生产中使用甲零件,全年共需耗用3600件,该零件既可自行制造也可外购取得。如果自制,单位制造成本为10元,每次生产准备成本37.5元,每日生产量32件。如果外购,购入单价为7.8元,从发出订单到货物到达需要8天时间,一次订货成本72元。外购零件时可能发生延迟交货,延迟的时间和概率如下:假设该零件的单位储存变动成本为4元,单位缺货成本为5元,一年按360天计算。建立保险储备时,最小增量为10件。要求:(1)假设不考虑缺货的影响,计算确定C公司自制与外购方案哪个成本低并进行决策 (2)假设考虑缺货的影响,计算保险储备相关总成本最低的再订货点,并判断确定C公司自制与外购方案哪个成本低并进行决策

某企业使用的零件需要外购,全年需要量是10000件,单位变动订货成本是420元,单位变动储存成本是52.5元,那么该企业订货的经济批量是(  )件。A、400B、50C、100D、250

ABC公司生产中使用甲零件,全年共需耗用3600件,购入单价为9.8元,一次订货成本72元。到货期及其概率分布如下: 假设该零件的单位储存变动成本为4元,单位缺货成本为5元,一年按360天计算。建立保险储备时,以交货期内平均每天需要量作为间隔递增。  要求:  (1)计算甲零件的经济订货批量;  (2)计算每年订货次数;  (3)计算交货期内的平均每天需要量;  (4)计算平均交货期;  (5)确定最合理的保险储备量和再订货点。

东方公司生产中使用甲零件,全年共需耗用3600件,购入单价为9.8元,从发出订单到货物到达需要10天时间,一次订货成本72元。外购零件时可能发生延迟交货,延迟的时间和概率如下: 假设该零件的单位储存变动成本为4元,单位缺货成本为5元,一年按360天计算。建立保险储备时,最小增量为10件。  要求: (1)计算甲零件的经济订货批量; (2)计算最小存货成本; (3)计算每年订货次数; (4)计算交货期内的平均每天需要量; (5)确定最合理的保险储备量和再订货点。

如某企业需用甲零件,外购单价20元,自制单位产品变动成本10元,若自制,需每年追加固定成本20000元,当需要量为1500件时,应()。A、自制B、外购C、均可D、以上均错

假设某公司预计全年需耗用甲零件5000件。该零件的单位采购成本为20元,单位年储存成本为单位采购成本的10%,平均每次订货成本为50元。假设该零件不存在缺货的情况。分别介绍定期订货法和定量订货法的工作原理,本题采用的是何订货方法?

某企业全年需要甲零件1200件(单价10元),每一次的订货成本为400元,每件年储存成本为6元。订货期为30天,保险储备量为50件。甲零件的经济批量

某企业全年需要甲零件1200件(单价10元),每一次的订货成本为400元,每件年储存成本为6元。订货期为30天,保险储备量为50件。再订货点

问答题假设某公司每年需外购零件4900千克,该零件单价为100元,单位变动储存成本400元,一次订货成本5000元,单位缺货成本200元,企业目前建立的保险储备量是50千克。在交货期内的需要量及其概率如下。计算经济订货批量以及年最佳订货次数。

问答题甲公司生产中使用A零件,全年共需耗用3600件,该零件既可以自行制造,也可以外购取得。如果自制,单位生产成本为3元。每次生产准备成本600元,每日生产量50件。如果外购,购入单价为4元,从发出订单到货物到达需要10天时间,一次订货成本为10元。外购零件时,可能发生延迟交货,延迟时间和概率如下表所示:自制情况下,企业每次生产准备时间需要三天。由于残次品的存在,导致每日需要的零件数不固定。自制情况下,企业每日需要零件数量及概率如下表所示:假设该零件的单位储存成本为零件价值的20%,单位缺货成本为5元,一年按照360天计算。要求:假设不考虑缺货的影响,甲公司自制与外购方案哪个成本低?

问答题假设某公司每年需外购零件4900千克,该零件单价为100元,单位变动储存成本400元,一次订货成本5000元,单位缺货成本200元,企业目前建立的保险储备量是50千克。在交货期内的需要量及其概率如下。按企业目前的保险储备标准,存货水平为多少时应补充订货?

问答题假设某公司每年需外购零件4900千克,该零件单价为100元,单位变动储存成本400元,一次订货成本5000元,单位缺货成本200元,企业目前建立的保险储备量是50千克。在交货期内的需要量及其概率如下。按合理保险储备标准,企业的再订货点为多少?

问答题某企业全年需要甲零件1200件(单价10元),每一次的订货成本为400元,每件年储存成本为6元。订货期为30天,保险储备量为50件。甲零件的经济批量

问答题甲公司生产中使用A零件,全年共需耗用3600件,该零件既可以自行制造,也可以外购取得。如果自制,单位生产成本为3元。每次生产准备成本600元,每日生产量50件。如果外购,购入单价为4元,从发出订单到货物到达需要10天时间,一次订货成本为10元。外购零件时,可能发生延迟交货,延迟时间和概率如下表所示:自制情况下,企业每次生产准备时间需要三天。由于残次品的存在,导致每日需要的零件数不固定。自制情况下,企业每日需要零件数量及概率如下表所示:假设该零件的单位储存成本为零件价值的20%,单位缺货成本为5元,一年按照360天计算。要求:假设考虑缺货的影响,计算保险储备相关总成本最低的再订货点,并判断甲公司自制与外购方案哪个成本低?

问答题某企业全年需要甲零件1200件(单价10元),每一次的订货成本为400元,每件年储存成本为6元。订货期为30天,保险储备量为50件。再订货点

问答题假设某公司每年需外购零件4900千克,该零件单价为100元,单位变动储存成本400元,一次订货成本5000元,单位缺货成本200元,企业目前建立的保险储备量是50千克。在交货期内的需要量及其概率如下。企业目前的保险储备标准是否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