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00K下,I2(g)作为催化剂加速气相乙醛分解反应,其反应为CH3CHO(g)一→ CH4(g)+ CO(g),若无催化剂存在时,分解反应的活化能为190.38 kJ·mol~-1,当加入催化剂后,在同样条件下,反应速率增至原速率的3600倍,则催化剂加人后,反应活化能降低了()kJ.mol-1。(设指前因子A不变)A.54.4B.6.55C.0.0068D.数据不足,无法计算

在800K下,I2(g)作为催化剂加速气相乙醛分解反应,其反应为CH3CHO(g)
一→ CH4(g)+ CO(g),若无催化剂存在时,分解反应的活化能为190.38 kJ·mol~-1,当加入催化剂后,在同样条件下,反应速率增至原速率的3600倍,则催化剂加人后,反应活化能降低了
()kJ.mol-1。(设指前因子A不变)

A.54.4
B.6.55
C.0.0068
D.数据不足,无法计算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对于可逆反应:PCl(g)PCl(g)+Cl(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恒温下,增大压力,由于产物分子数多,K值减小,平衡逆向移动B.升高温度,反应速度加快,PCl的分解率增大C.减小总压力,反应速度减慢,PCl转化率降低D.降低温度,PCl的分解率降低,此反应为吸热反应

H2(g)+I2(g) ≒2HI(g)的平衡体系中() A、反应前只有 HI(g)时,(独立)组分数为 1B、反应前H2(g)及I2(g)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时,(独立)组分数为 1C、反应前有任意量的 H2(g)及I2(g)时,(独立)组分数为 1D、反应前有任意量的 H2(g)及I2(g)时,(独立)组分数为 2

在一定温度压力下,某反应的ΔG>0,所以要选用合适催化剂,使反应能够进行。()

对于反应Pcl5(g)═Pcl3(g)+cl2(g),恒压条件下升高温度,会增大Pcl5的分解率。则判断该反应为______。A、吸热反应B、放热反应C、无热效应反应

对于可逆反应:PCl5(g)===PCl3(g)+Cl2(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恒温下,增大压力,由于产物分子数多,Kc值减小,平衡逆向移动B.升高温度,反应速度加快,PCl5的分解率增大C.减小总压力,反应速度减慢,PCl5转化率降低D.降低温度,PCl5的分解率降低,此反应为吸热反应

氧化反应器飞温会导致()。A、催化剂烧结B、循环气燃烧C、循环气爆炸D、产生大量的乙醛

在多相催化反应过程中()。A、催化剂只能处于固相B、反应物和催化剂处于不同物相C、反应物肯定处于气相D、反应物肯定处于液相

在乙醛液相氧化法制醋酸工艺中,水是氧化反应的抑制剂,不会使催化剂中毒。

克-克方程可适用下列哪些体系?()A、I2(s)→I2(g)B、C(石墨)→C(金刚石)C、I2(s)→I2(l)D、I2(l)→I2(g)E、I2(g)(n,T1,p1)→I2(g)(n,T2,p2)F、I2(l)+H2(g)→2HI(g)

汽车尾气中的CO,可用加入催化剂催化其热分解的方法消除。已知热分解反应CO(g)= C(s)+O2(g)的ΔrHmθ=110.5kJ·mol-1,ΔrSmθ=-0.089kJ·mol-1·K-1这一方法正确与否?解释其原因

气固相催化反应过程不属于扩散过程的步骤是()。A、反应物分子从气相主体向固体催化剂外表面传递B、反应物分子从固体催化剂外表面向催化剂内表面传递C、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上进行化学反应D、反应物分子从催化剂内表面向外表面传递

对UCAT-G(S2)催化剂而言,当反应温度上升时,()下降。A、FI(I21)B、MI(I5)C、MI(I2)D、MFR(I21/I5)

气相反应A(g)+B(g)→2C(g)在恒温恒压W’=0条件下可逆进行ΔU=ΔH,W(),ΔG(),ΔA()

以纯液体在悬浮催化剂上的加氢反应为例来说明气—液—固反应的过程。

氨的分解反应:2NH3(g)=N2(g)+3H2(g),高温下为自发反应,在较低温度下其逆反应为自发,这意味着该正反应的ΔrHθm和ΔrSθm为()A、ΔrHθm〉0,ΔrSθm〉0B、ΔrHθm〉0,ΔrSθm〈0C、ΔrHθm〈0,ΔrSθm〈0D、ΔrHθm〈0,ΔrSθm〉0

分析下列反应的熵值是增加还是减少,并说明理由。 (1)I2(s)→I2(g); (2)H2O(l)→H2(g)+1/2O2(g); (3)2CO(g)+O2(g)→2CO2(g); (4)A2(s)+B2(g)→2AB(g)。

H2(g)+I2(g)→2HI(g)的反应中,556K时的反应速率常数k1=4.45×10-5 mol-1.L.S-1,700K时k2=6.43×10-2 mol-1.L.S-1。 试求: (1)该反应为几级反应?  (2)反应的活化能Ea

PCl5的分解反应:PCl5(g)=PCl3(g)+Cl2(g),2000C达到平衡时有48.5%分解,3000C达到平衡时有97%分解。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反应为放热反应B、反应是吸热反应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D、压力改变对平衡无影响

反应H2(g)+Br2(g)⇋2HBr(g)在800K时平衡常数Kθ=3.8×105,1000K时平衡常数Kθ=1.8×103,则此反应()A、吸热反应B、放热反应C、无热效应的反应D、无法确定

根据SO2在催化剂上的氧化反应,哪一部分为反应的控制部分?()A、氧气和二氧化硫分别从气相主体流向催化剂B、氧气被催化剂活性吸附C、二氧化硫在催化剂表面上反应D、生成三氧化硫在催化剂表面解析而后向气相主体扩散

恒温下反应2Cl2(g)+2H2O(g)=4HCl(g)+O2(g)ΔrHθm=114.4kJ·molm,采取什么措施可使反应平衡向右移动()A、温度不变,增加容积B、容积不变,充N2气C、减小容积D、容积不变,加催化剂

反应H2(g)+I2(g)=2HI(g)的速率方程为ν= k C(H2)·C(I2),则该反应为基元反应。

对A(g)+B(l)=C(g)气液反应,其宏观反应历程如何?

在气液多相反应A(g)+B(l)=D(l),当反应速率与气相A的分压无关时,可认为消除了液膜阻力。

填空题在标准状态下的反应H2(g)+Cl2(g)→2HCl(g),其ΔrHmθ=-184.61kJ•mol-1,由此可知HCl(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变应为()kJ•mol-1

单选题下列反应属于还原反应的是(  ).A乙醛与银氨溶液的反应B乙醛的催化加氢反应C乙醇在催化剂下加热生成乙醛D乙醇与浓H2SO4共热至170℃

判断题在乙醛液相氧化法制醋酸工艺中,水是氧化反应的抑制剂,不会使催化剂中毒。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