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项目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各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为20%,最远影响距离为5km,该项目大气环境评价应为()。A:一级B:二级C:三级D:二级或三级

某项目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各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为20%,最远影响距离为5km,该项目大气环境评价应为()。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二级或三级

参考解析

解析:注意一级评价中Pmax≥80%和D10%≥5km的条件为“且”的关系,三级评价Pmax<10%和D10%小于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为“或”的关系,题中没有给出污染源距离厂界的距离,Pmax又为20%(大于10%)。首先排除三级评价的判定,其次尽管满足D10%≥5km的条件,但并不满足Pmax≥80%的要求,一级评价这两个条件是“且”的关系,因此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应为二级。

相关考题:

(2016年)某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需预测的关心点与项目厂界距离为55km,适用于该关心点浓度预测的模式是( )。A.CALPUFF模式B.ADMS模式C.AERMOD模式D.估算模式

某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需要预测的关心点与项目厂界距离为55恤,适用于该关心点浓度预测的模式为( )A CALPUFFB ADMSC AERMODD 估算模式

某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需预测的关心点与项目厂界距离为55km,适用于该关心点浓度预测的模式是( )。A.CALPUFF模式B.ADMS模式C.AERMOD模式D.估算模式

某建设项目大气污染源距离一类环境空气质最功能区 2.1km,经估算模式计算,各污染物最大地而质量浓度占标率最大值为 5.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评价工作等级应为一级 B. 评价工作等级应为三级C. 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三级从简 D. 评价工作等级一般不低于二级

某焦化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经估算模式计算出的地面质量浓度达标限值10%,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10%见表1,该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A:边长6000m的矩形B:边长5900m的矩形C:边长6900m的矩形D:边长8000m的矩形

某建设项目经估算模式计算的各污染物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占标率最大为6.8%,评价范围包含自然保护区的部分区域。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评价工作等级应为一级B.评价工作等级应不低于二级C.评价工作等级应为三级D.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三级从简

某新建的城市快速道路项目,线路总长10km,设有一个服务区,经估算模式计算服务区各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为2.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大气评价工作等级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评价等级应为一级 B.评价等级应不低于二级C.评价等级应为三级 D.不定级,进行相关分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某项目大气污染源距离厂界最近距离为500m,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各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为20%,最远影响距离为800m,该项目大气环境评价应为()。A:一级B:二级C:三级D:二级或三级

某一级评价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距离估算模式计算的D10%为2k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评价范围是以项目厂址为中心区域,自厂界外延,边长为()的矩形区域。A. 2km B. 2.5kmC. 5km D. 50km

某建设项目大气污染源距离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2.1km,经估算模式计算,各污染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占标率最大值为5.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评价工作等级应为一级B.评级工作等级应为三级C.评级工作等级确定为三级从简D.评价工作等级一般不低于二级

某项目大气污染源距离厂界最近距离为1500m,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各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为50%,最远影响距离为800m,该项目大气环境评价应为()。A:一级B:二级C:三级D:二级或三级

某风景名胜区需建设采暖锅炉。锅炉燃料为天然气,经估算模式计算,其排放污染物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占标率(Pmax)为8.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该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

大气环境评价等级划分是结合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结果,选择正常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及排放参数,采用估算模式计算()然后按评价工作分级判据进行分级。A:各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和最近影响范围B:各污染物的最小影响程度和最近影响范围C:各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和最远影响范围D:各污染物的最小影响程度和最远影响范围

某建设项目有两个大气污染源排放同一种污染物,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经估算模式计算出该污染物占标率10%的落地浓度所处的距离(D10%分别是2.2km和5km,该项目的评价范围边长是()。A:2.2kmB:4.4kmC:5kmD:10km

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是( )。A.选择推荐模式中的估算模式对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分级B.选择标准模式中的估算模式对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分级C.选择数学模式中的估算模式对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分级D.选择评价模式中的估算模式对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分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大气导则》关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级评价项目,根据建设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距离(D10%),影响评价范围自排放源外延D10%的矩形区域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当D10%超过25 km时,确定评价范围为边长50 km的矩形区域;当D10%小于2.5 km时,评价范围边长取5 km。B.二、三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边长取5 km。C.对于新建、迁建及飞行区扩建的枢纽及干线机场项目,评价范围还应考虑受影响的周边城市,最大取边长50 km。D.规划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以规划区边界为起点,外延规划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距离(D10%)的矩形区域。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环境评价等级划分是结合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结果,选择正常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及排放参数,采用估算模式计算(),然后按评价工作分级判据进行分级。A:各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和最近影响范围B:各污染物的最小影响程度和最近影响范围C:各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和最远影响范围D:各污染物的最小影响程度和最远影响范围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确定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是依据()。A:项目周围敏感目标B: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C: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范围D: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某项目大气污染源距离厂界最近距离为500m,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各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为20%,最远影响距离为800m,该项目大气环境评价应为()。A:一级B:二级C:三级D:二级或三级

某项目大气污染源距离厂界500m,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各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为8%,最远影响距离为300m,该项目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应为()。A:一级B:二级C:三级D:二级或三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的有关规定,以下关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级的正确表述有()。A、选择推荐模式中的估算模式对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工作进行分级B、结合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结果,选择正常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及排放参数,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各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和最远影响范围,然后按评价工作分级判据进行分级C、根据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结果,选择1~3种主要污染物,分别计算每一种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第i个污染物),及第i个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10%D、Pi10%且D10%污染源距离场界最近距离时,属于三级评价

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是根据()确定。A、项目周围敏感目标B、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C、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范围D、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的有关规定,以下关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范围的正确表述有()A、根据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范围确定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即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D10%为半径的圆或2×D10%为边长的矩形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B、当最远距离超过25km时,确定评价范围为半径25km的圆形区域,或边长50km矩形区域C、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边长一般不应小于5km。D、对于以线源为主的城市道路等项目,评价范围可设定为线源中心两侧各200m的范围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基于估算模式计算某企业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时,甲污染物计算的距离为205m,乙污染物计算的距离为300m,丙污染物计算的距离为350m,则该企业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应取()。A、400mB、500mC、350mD、325m

单选题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是根据()确定。A项目周围敏感目标B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C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范围D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单选题某建设项目大气污染源距离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2.1km,经估算模式计算,各污染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占标率最大值为5.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评价工作等级应为一级B 评级工作等级应为三级C 评级工作等级确定为三级从简D 评价工作等级一般不低于二级

单选题大气环境评价等级划分是结合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结果,选择正常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及排放参数,采用估算模式计算()然后按评价工作分级判据进行分级。A各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和最近影响范围B各污染物的最小影响程度和最近影响范围C各污染物的最小影响程度和最远影响范围D各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和最远影响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