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河流的某监测点的COD标准指数为2.3,表示该点位COD()。A:超标2.3倍B:超标1.3倍C:超标0.3倍D:未超标

一条河流的某监测点的COD标准指数为2.3,表示该点位COD()。

A:超标2.3倍
B:超标1.3倍
C:超标0.3倍
D:未超标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某河流水质影响预测,河流水环境水质现状COD、NHL-N、 TP占标率分别为70%、40%、 60%,选取水质预测因子的排序正确的是()。A:C0D>NH3-N>TPB:COD>TP>NH3-NC:NH3-N>COD>TPD:TP>COD>NH3-N

(2019年)某建设项目排入河流的主要污染物有COD、NH 3-N、TP,河流背景中各污染物浓度占标率分别为70%、40%、60%,按背景浓度选择水质预测因子时排序正确的是( )。A.TP>NH 3-N>COD B.NH 3-N>COD>TPC.COD>TP>NH 3-N D.COD>NH 3-N>TP

某企业A车间废水量100t/d,废水水质为:pH值2.0、COD浓度2000mg/L,B车间废水量也为100t/d,废水水质为:pH值6.0、COD浓度1000mg/L,上述A、B车间废水纳入污水站混合后水质为( )。A.pH值4.0、COD1500mg/LB.pH值4.0、COD1800mg/LC.pH值2.3、COD1500mg/LD.pH值3.3、COD1800mg/L

某河流上午、下午测得COD浓度分别是42mg/L和36mg/L,标准值是30mg/L,该河段水质标准指数是( )A:0.8B:1.2C:1.3D:1.4

某拟建项目排放口的上游有一榨糖厂,仅旱季生产6个月,该糖厂允许COD排放量为180吨/年。点源调查时确认该糖厂旱季贡献的COD排放负荷是()。A:10吨/月B:15吨/月C:30吨/月D:45吨/月

(2019年)河流断面现状监测,上、下午COD监测浓度分别为36mg/L和42mg/L,其质量标准为30mg/L,则COD标准指数为( )。A.0.8 B.1.2 C.1.3 D.1.4

已知项目污染因子及河流特征指数如下表,污染因子ISE指数从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A:COD、氨氮、总磷B:氨氮、COD、总磷C:氨氮、总磷、CODD:COD、总磷、氨氮

某监测点COD标准指数为2.3,表示该点位COD()。A:超标2.3倍B:超标1.3倍C:超标0.3倍D:未超标

已知项目污染因子及河流特征指数如表2所示,污染因子ISE指数从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表2A.COD、氨氮、总磷B.氨氮、COD、总磷C.氨氮、总磷、CODD.COD、总磷、氨氮

某拟建项目排放口的上游有一榨糖厂,仅旱季生产6个月,该糖厂允许COD排放量为180吨/年。点源调查时确认该糖厂旱季贡献的COD排放负荷是( )。A.10吨/月B.15吨/月C.30吨/月D.45吨/月

(2013年)某监测点的COD标准指数为2.3,表示该点位COD( )。A.超标2.3倍B.超标1.3倍C.超标0.3倍D.未超标

一条河流的某监测点的COD标准指数为2.3,表示该点位COD()。A:超标2.3倍B:超标1.3倍C:超标0.3倍D:未超标

某河段COD水质目标为20mg/L,实测断面COD浓度为10mg/L,该断面的COD标准指数为()。A:0.33B:0.50C:0.66D:2.00

某监测点COD标准指数为2.3,表示该点位COD()。 A.超标2.3倍 B.超标1.3倍 C.超标0.3倍 D.未超标

(2014年)已知项目污染因子及河流特征指数如下表,污染因子ISE指数从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COD、氨氮、总磷B.氨氮、COD、总磷C.氨氮、总磷、COD D.COD、总磷、氨氮

某河流监控断面年内共有6次监测数据,其COD标准指数分别为0.8、0.9、1.2、1.0、1.5、2.1,该河流断面的COD测次超标率是()。A:33%B:50%C:67%D:83%

(2014年)某河流监控断面年内共有6次检测数据,其COD标准指数分别为0.8、0.9、1、1.2、1.5、2.1,该河流断面的COD测次超标率是( )。A.33%B.50%C.67%D.83%

某企业A车间废水量100t/d,废水水质pH值为2.0,COD浓度为2000mg/L,B车间废水量也为100t/d,废水水质pH值为6.0,COD浓度为1000mg/L,上述A、B车间废水纳入污水站混合后水质为()。A:pH值4.0、COD1500mg/LB:pH值4.0、COD1800mg/LC:pH值2.3、COD1500mg/LD:pH值3.3、COD1800mg/L

(2019年)某建设项目废水排入某河流(V类水域),该项目污染源排放量核算断面(点位)所在水环境功能区COD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为40mg/L,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至少需预留必要的安全余量为()。A.6mg/L B.4mg/LC.3.2mg/L D.2mg/L

某建设项目废水排入某河流(V类水域),该项目污染源排放量核算断面(点位)所在水环境功能区COD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为40mg/L,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至少需预留必要的安全余量为()A.6mg/L B.4mg/LC.3.2mg/L D.2mg/L

已知某河流监测断面的COD浓度为35mg/L,该河流执行Ⅳ类水质标准(30rag/L),该河流COD的环境指数为(  )。 A.1.17B.0.86C.0.63D.0.17

已知河流某均匀段的流量为1m3/s,河段始端河水的COD浓度为15mg/L,河段末端河水的COD浓度为10mg/L,河流的功能区划分为三类水体,该河COD的静态环境容量为(  )。A.0.43t/dB.0.86t/dC.1.3t/dD.1.73t/d

CODCr表示()A、COD铬法B、COD锰法C、高锰酸钾指数D、有机物

某废水治理设施每小时通过的污水量为1500t,进口COD浓度为500mg/L,排放口COD浓度为100mg/L,则该治理设施的COD去除率为()。A、75%B、80%C、20%D、85%

环保监测中的COD表示生化需氧量。

单选题某河段COD水质目标为40mg/L,实测断面COD浓度为20mg/L,该断面的COD标准指数为( )。A0. 33B0.50C0.66D2.00

判断题环保监测中的COD表示生化需氧量。A对B错

单选题某河流监控断面年内共有6次监测数据,其COD标准指数分别为0.8、0.9、1.2、1.0、1.5、2.1,该河流断面的COD测次超标率是()。A 33%B 50%C 67%D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