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月1日某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批准立项,则该项目无组织排放二氧化硫的监控浓度限值是()。A:0.40mg/m3B:0.12mg/m3C:1.0mg/mD:肉眼不可见

1997年1月1日某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批准立项,则该项目无组织排放二氧化硫的监控浓度限值是()。

A:0.40mg/m3
B:0.12mg/m3
C:1.0mg/m
D:肉眼不可见

参考解析

解析:1997年1月1日前属现有污染源,1997年1月1日起属新污染源,此题属新污染源,限值是0.4mg/m3,而现有污染的浓度限值是0.5mg/m3

相关考题:

以无组织方式排放的废气,规定无组织排放的()及相应的()。A: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最高允许排放速率B: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监控浓度限值C:监控点监控浓度限值D:监控点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某工厂甲醛排气筒高度为10m。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该工厂甲醛排放应执行的排放限值有()。A.无组织排放速率限值 B.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C.排气筒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 D.排气筒最高允许排放速率限值

(2015年)某工厂甲醛排气筒高度为10m,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该工厂甲醛排放应执行的限放限值有()。A.无组织排放速率限值B.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C.排气筒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D.排气筒最高允许排放速率限值

下列关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指标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组织排放废气只有最高允许排放速率限值B.有组织排放废气只有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C.无组织排放废气只有最高允许排放速率限值D.无组织排放废气只有监控浓度限值

某建设项目无组织排放的特征污染物场界预测浓度超过场界控制点处无组织排放浓度标准限值。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确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按无组织排放源设计源强参数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B.按无组织排放源事故源强参数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C.对无组织排放源强削减至场界预测浓度达到环境质量标准浓度限值后,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D.对无组织排放源强削减至场界预测浓度达到场界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后,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某建设项目无组织排放的特征污染物场界预测浓度超过场界监控点无 组织排放浓度标准限值。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确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按无组织排放源设计源强参数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B.按无组织排放源事故源强参数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C.对无组织排放源强削减至场界预测浓度达到环境质量标准浓度限值后,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D.对无组织排放源强削减至场界预测浓度达到场界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后,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下列关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指标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组织排放废气只有最高允许排放速率限值B:有组织排放废气只有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C:无组织排放废气只有最高允许排放速率限值D:无组织排放废气只有监控浓度限值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对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规定了A.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 B.无组织棑放监控浓度限值C.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D.无组织排放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2013年)下列关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指标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 有组织排放废气只有最高允许排放速率限值B. 有组织排放废气只有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C. 无组织排放废气只有最高允许排放速率限值D. 无组织排放废气只有监控浓度限值

某建设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在国际通用、国家和地方指染物排放标准中均有限值规定。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一总纲>>,该项目污染物排放标准应选择().A.国际通用污染物排放标准B.国家综合污染物排放标准C.国家行业性污染物排放标准D.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控制指标包括( )。A.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的浓度限值B.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的最高排放速率C.通过排气筒排放废气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D.按排气筒高度规定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应首先满足()要求。A.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B.有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C.无组织排放平均浓度值 D.有组织排放平均浓度值

现有污染源无组织排放二氧化硫的监控点应在无组织排放源上风向设置(),下风向设置(),这两点浓度差值的限值是()mg/m3。A:监控点,参照点,0.50B:参照点,监控点,0.15C:参照点,监控点,0.50D:监控点,参照点,0.15

现有污染源无组织排放二氧化硫的监控浓度限值(监控点与参照点浓度差值)是()mg/m3。A0.15B2.0C5.0D0.50

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限值:指监控点的污染物浓度在任何()不得超过的限值。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二氧化硫无组织排放浓度限值是 指监控点与参照点浓度差值。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依法审批或审查后未予批准,该项目不得()A、立项B、批准建设C、竣工验收D、投产使用

现有污染源无组织排放二氧化硫的监控浓度限值(监控点与参照点浓度差值)是()mg/m3。A、0.15B、2.0C、5.0D、0.50

按照GB16297—1996的有关规定,“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是指监控点的浓度在任何1h的平均值不得超过的限值。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无组织排放源强估算方法有()。A、物料衡算法B、反推法C、类比法D、排放标准限值估算法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规定,要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氟化物的无组织排放源的下风向设监控点。同时在排放源上风向设参照点,以监控点同参照点的浓度差值不超过规定限值来限制无组织排放。

判断题《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二氧化硫无组织排放浓度限值是 指监控点与参照点浓度差值。A对B错

单选题1997年1月1日某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批准立项,则该项目无组织排放二氧化硫的监控浓度限值是()。A0.40mg/m3B0.12mg/m3C1.0mg/m3D肉眼不可见

填空题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限值:指监控点的污染物浓度在任何()不得超过的限值。

单选题某建设项目无组织排放的特征污染物场界预测浓度超过场界控制点处无组织排放浓度标准限值。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确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按无组织排放源设计源强参数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B按无组织排放源事故源强参数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C对无组织排放源强削减至场界预测浓度达到环境质量标准浓度限值后,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D对无组织排放源强削减至场界预测浓度达到场界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后,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判断题按照GB16297—1996的有关规定,“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是指监控点的浓度在任何1h的平均值不得超过的限值。A对B错

单选题现有污染源无组织排放二氧化硫的监控浓度限值(监控点与参照点浓度差值)是()mg/m3。A0.15B2.0C5.0D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