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女性,低热伴鼻出血2周;入院次日起出现皮肤多处片状瘀斑、血尿。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200×109/L,血小板50×109/L,血浆纤维蛋白原0.8g/L,3P试验阳性。骨髓检查: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细胞质颗粒粗大的早幼粒细胞占85%。患者出血的首要原因是A、DIC B、血小板减少 C、血小板减少伴功能异常 D、凝血因子缺乏 E、异常早幼粒细胞浸润血管壁

中年女性,低热伴鼻出血2周;入院次日起出现皮肤多处片状瘀斑、血尿。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200×109/L,血小板50×109/L,血浆纤维蛋白原0.8g/L,3P试验阳性。骨髓检查: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细胞质颗粒粗大的早幼粒细胞占85%。

患者出血的首要原因是

A、DIC
B、血小板减少
C、血小板减少伴功能异常
D、凝血因子缺乏
E、异常早幼粒细胞浸润血管壁

参考解析

解析: 本例考虑白血病并发DIC;DIC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①存在易引起DIC的基础疾病;②有下列两项以上临床表现:多发性出血倾向、不易用原发病解释的微循环衰竭、多发性微血管栓塞的症状、抗凝治疗有效。

相关考题:

患者,女,36岁。发热、面色苍白伴牙龈出血1周入院。入院次日起出现皮肤多处片状瘀斑、血尿。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200×10/L,血小板50×10/L,血浆纤维蛋白原0.8g/L。骨髓检查: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细胞质颗粒粗大的早幼粒细胞占85%。患者出血的首要原因是A.异常早幼粒细胞浸润血管壁B.血小板减少C.血小板减少伴功能异常D.凝血因子Ⅱ、Ⅶ、Ⅸ、×缺乏E.DIC

中年女性,低热伴鼻出血2周;入院次日起出现皮肤多处片状瘀斑、血尿。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200×109/L,血小板50×109/L,血浆纤维蛋白原0.8g/L,3P试验阳性。骨髓检查: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细胞质颗粒粗大的早幼粒细胞占85%。[问题2][单选题]首选的治疗方案应为A、小剂量阿糖胞苷B、柔红霉素加阿糖胞苷C、DA方案+小剂量肝素D、高三尖杉酯碱加阿糖胞苷E、全反式维A、酸+肝素

中年女性,低热伴鼻出血2周;入院次日起出现皮肤多处片状瘀斑、血尿。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200×109/L,血小板50×109/L,血浆纤维蛋白原0.8g/L,3P试验阳性。骨髓检查: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细胞质颗粒粗大的早幼粒细胞占85%。[问题1][单选题]患者出血的首要原因是A、DICB、血小板减少C、血小板减少伴功能异常D、凝血因子缺乏E、异常早幼粒细胞浸润血管壁

女,36岁,发热、面色苍白伴牙龈出血1周入院。入院次日起出现皮肤多处片状淤 斑、血尿。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2.0 X109/L,血小板50X109/ L,血浆纤维蛋白原0.8g/L。3P试验阳性。骨髓检查: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细胞浆颗粒粗大的早幼粒细胞占85%。患者出血的首要原因是A.异常早幼粒细胞浸润血管壁B.血小板减少C.血小板减少伴功能异常D.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缺乏E.DIC

患者,女,36岁,发热、面色苍白伴牙龈出血一周入院。入院次日起出现皮肤多处片状瘀斑、血尿。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200*109/L,血小板50*109/L,血浆纤维蛋白原0.8g/L。骨髓检查: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细胞质颗粒粗大的早幼粒细胞占85%。该患者出血的首要原因是A:异常早幼粒细胞浸润血管壁B:血小板减少C:血小板减少伴功能异常D:凝血因子Ⅱ、Ⅴ、Ⅸ、Ⅹ缺乏E:DIC

中年女性,低热伴鼻出血2周;入院次日起出现皮肤多处片状瘀斑、血尿。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200×109/L,血小板50×109/L,血浆纤维蛋白原0.8g/L,3P试验阳性。骨髓检查: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细胞质颗粒粗大的早幼粒细胞占85%。首选的治疗方案应为A、小剂量阿糖胞苷 B、柔红霉素加阿糖胞苷 C、DA方案+小剂量肝素 D、高三尖杉酯碱加阿糖胞苷 E、全反式维A酸+肝素

女,36岁,发热、面色苍白伴牙龈出血一周入院。入院次日起出现皮肤多处片状淤斑、血尿。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2.0×109/L,血小板50×109/L,血浆纤维蛋白原0.8g/L。骨髓检查: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细胞浆颗粒粗大的早幼粒细胞占85%。患者出血的首要原因是()A异常早幼粒细胞浸润血管壁BDICC血小板减少伴功能异常D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缺乏E凝血因子Ⅶ、Ⅷ缺乏

女性,36岁,发热、面色苍白伴牙龈出血1周入院。入院次日起出现皮肤多处片状瘀斑、血尿。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2.0×109/L,血小板50×109/L,血浆纤维蛋白原0.8g/L。骨髓检查: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细胞浆颗粒粗大的早幼粒细胞占85%。患者出血的首要原因是()。A异常早幼粒细胞浸润血管壁BDICC血小板减少伴功能异常D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缺乏E凝血因子Ⅶ、Ⅷ缺乏

女性,36岁,发热、面色苍白伴牙龈出血1周入院。入院次日起出现皮肤多处片状瘀斑、血尿。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2.0×109/L,血小板50×109/L,血浆纤维蛋白原0.8g/L。骨髓检查: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细胞浆颗粒粗大的早幼粒细胞占85%。患者出血的首要原因是()。A、异常早幼粒细胞浸润血管壁B、DICC、血小板减少伴功能异常D、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缺乏E、凝血因子Ⅶ、Ⅷ缺乏

女性,32岁,发热、面色苍白伴牙龈出血1周入院。入院次日起皮肤多处出现片状瘀斑、血尿。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2.0×109/L,血小板50×109/L,血浆纤维蛋白原0.8g/L。骨髓检查: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细胞质颗粒粗大的早幼粒细胞占85%。首选的治疗方案应为()A、小剂量阿糖胞苷B、柔红霉素加阿糖胞苷C、全反式维甲酸+肝素D、高三尖杉酯碱加阿糖胞苷E、DA方案+小剂量肝素

女性,32岁,发热、面色苍白伴牙龈出血1周入院。入院次日起皮肤多处出现片状瘀斑、血尿。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2.0×109/L,血小板50×109/L,血浆纤维蛋白原0.8g/L。骨髓检查: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细胞质颗粒粗大的早幼粒细胞占85%。患者出血的首要原因是()A、血小板减少B、异常早幼粒细胞浸润血管壁C、血小板减少伴功能异常D、凝血因子Ⅱ、VH、Ⅸ、X缺乏E、DIC

男,34岁,发热、面色苍白伴牙龈出血2周入院。入院次日起出现皮肤多处片状瘀斑、血尿。血红蛋白78g/L,白细胞2.0×109/L,血小板50×109/L,血浆纤维蛋白原0.8g/L。骨髓检查: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细胞质颗粒粗大的早幼粒细胞占90%。患者出血的首要原因是()。A、异常早幼粒细胞浸润血管壁B、血小板减少C、血小板减少伴功能异常D、凝血因子Ⅱ、Ⅷ、Ⅸ、X缺乏E、DIC

女,36岁,发热、面色苍白伴牙龈出血一周入院。入院次日起出现皮肤多处片状瘀斑、血尿。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2.0×109/L,血小板50×109/L,血浆纤维蛋白原0.8g/L。骨髓检查: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细胞浆颗粒粗大的早幼粒细胞占85%。患者出血的首要原因是()A、异常早幼粒细胞浸润血管壁B、血小板减少C、血小板减少伴功能异常D、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缺乏E、DIC

患者女,36岁。发热、面色苍白伴牙龈出血2周入院。入院次日起出现皮肤多处片状瘀斑、血尿。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2.0×109/L,血小板50×109/L,血浆纤维蛋白原0.8g/L。骨髓检查: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细胞质颗粒粗大的早幼粒细胞占85%。出血的原因是()A、异常早幼粒细胞浸润血管壁B、红细胞沉降率增加C、血小板减少伴功能异常D、凝血因子Ⅱ、Ⅶ、Ⅸ、X缺乏E、D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