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0岁,确诊艾滋病毒感染1年。现阑尾炎术后1天,创面有少量渗血。采血后注射器最恰当的处理方法是( )A.毁形B.分离针头C.回套针帽D.放入垃圾袋E.置入锐器盒

患者,男,60岁,确诊艾滋病毒感染1年。现阑尾炎术后1天,创面有少量渗血。

采血后注射器最恰当的处理方法是( )
A.毁形
B.分离针头
C.回套针帽
D.放入垃圾袋
E.置入锐器盒

参考解析

解析:1.艾滋病患者术后创面有渗血,为了防止艾滋病毒的传播,告知患者应履行"防止感染他人"的义务。
2.医务人员进行如下操作时应戴手套:接触患者体液、污物、处理污物时,以防交叉感染。
3.沾有传染病毒的注射器应进行毁形处理。

相关考题:

艾滋病的传染源不包括() A、艾滋病病毒B、艾滋病病毒感染者C、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D、性病患者、

患者,女性,37岁,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第1天,护士查看切口发现有少量渗血,患者为艾滋病病毒感染2年。对于采血后注射器的处理,最合适的方法是A.毁形B.分离针头C.回套针帽D.直接丢弃入病区垃圾桶E.置入锐器盒

对下列哪些血透治疗患者须采取隔离透析()。 A.乙肝病毒感染B.丙肝病毒感染C.梅毒螺旋体感染D.艾滋病病毒感染E.开放性肺结核患者

患者,女性,37岁,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第1天,护士查看切口发现有少量渗血,患者为艾滋病病毒感染2年者。护士对该患者的护理措施,正确的是A.禁止陪护及探视B.告诉其他患者不要同该患者交谈C.在患者床头卡贴隔离标识D.告知患者应履行“防止感染他人”的义务E.向患者询问感染的原因并行道德宣教

男,35岁,因急性肠梗阻住院治疗。术前血液化验,发现患者HIV抗体阳性,被确诊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对该病人的护理措施,以下不正确的是A.应将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事实告知患者本人B.未经患者允许不得公开其感染滋病病毒感染的信息C.告知患者不要将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事实告诉妻子D.告知患者要采取措施防止传染给他人E.给病人插胃管、静脉输液、备皮等,做好手术前准备

继发性腹膜炎放置引流管的指征是 A、大量坏死组织无法切除B、化脓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后C、已形成局限性脓肿D、坏死病灶已切除或穿孔已修补,预防发生渗漏E、病灶切除后有少量渗血

患者,男性,60岁,急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后1天,创面有少量渗血。实验室检查:血抗HIV(+)。为患者采集血标本后,其注射器的正确处理是A、毁形,防止回收再利用B、分离针头,针筒单独消毒C、回套针帽,防止刺伤他人D、放入垃圾袋,集中处理E、置入锐器盒,防止刺破处理袋为该患者换药,正确的操作是A、手部皮肤完好,可不戴手套B、血液污染面积少时,可不戴手套C、戴手套操作,脱手套后认真洗手D、未戴手套时,应避免手部被污染E、操作时戴手套,操作后不需洗手对该患者的护理措施,正确的是A、禁止陪护及探视B、限制患者与他人交往C、患者床头卡上贴隔离标识D、告知患者履行“防止感染他人”的义务E、在患者床头悬挂预防艾滋病提示

患者,男,60岁,确诊艾滋病毒感染1年。现阑尾炎术后1天,创面有少量渗血。对该患者的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A、禁止陪护及探视B、限制患者与他人接触C、在患者床头卡贴隔离标志D、告知患者应履行"防止感染他人"的义务E、在患者床头柜上放置预防艾滋病的提示护士更换被血液污染的被服时防护重点是( )A、手部皮肤完好,可不戴手套B、血液污染面积少时,可不戴手套C、戴手套操作,脱手套后认真洗手D、未戴手套时,应避免手部被污染E、只要操作时戴手套,操作后不需洗手采血后注射器最恰当的处理方法是( )A、毁形B、分离针头C、回套针帽D、放入垃圾袋E、置入锐器盒

患者,男,60岁,确诊艾滋病毒感染1年。现阑尾炎术后l天,创面有少量渗血。对该患者的护理措施正确的是A.禁止陪护及探视B.限制患者与他人接触C.在患者床头卡贴隔离标识D.告知患者应履行“防止感染他人”的义务E.在患者床头柜上放置预防艾滋病的提示

患者,男,60岁,确诊艾滋病毒感染1年。现阑尾炎术后1天,创面有少量渗血。护士更换被血液污染的被服时防护重点是A.手部皮肤完好,可不戴手套B.血液污染面积少时,可不戴手套C.戴手套操作,脱手套后认真洗手D.未戴手套时,应避免手部被污染E.只要操作时戴手套,操作后不需洗手

患者,男,60岁,确诊艾滋病毒感染1年。现阑尾炎术后1天,创面有少量渗血。采血后注射器最恰当的处理方法是A.销毁B.分离针头C.回套针帽D.放入垃圾袋E.置入锐器盒

患者,男性,60岁,急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后1天,创面有少量渗血。实验室检查:血抗HIV(+)。为患者采集血标本后,其注射器的正确处理是A.毁形,防止回收再利用B.分离针头,针筒单独消毒C.回套针帽,防止刺伤他人D.放入垃圾袋,集中处理E.置入锐器盒,防止刺破处理袋

共用题干患者,男,60岁,确诊艾滋病毒感染1年。现阑尾炎术后1天,创面有少量渗血。护士更换被血液污染的被服时防护重点是A:手部皮肤完好,可不戴手套B:血液污染面积少时,可不戴手套C:戴手套操作,脱手套后认真洗手D:未戴手套时,应避免手部被污染E:只要操作时戴手套,操作后不需洗手

患者,男性,60岁,急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后1天,创面有少量渗血。实验室检查:血抗HIV(+)。为该患者换药,正确的操作是A.手部皮肤完好,可不戴手套B.血液污染面积少时,可不戴手套C.戴手套操作,脱手套后认真洗手D.未戴手套时,应避免手部被污染E.操作时戴手套,操作后不需洗手

共用题干患者,男,60岁,确诊艾滋病毒感染1年。现阑尾炎术后1天,创面有少量渗血。对该患者的护理措施正确的是A:禁止陪护及探视B:限制患者与他人接触C:在患者床头卡贴隔离标志D:告知患者应履行“防止感染他人”的义务E:在患者床头柜上放置预防艾滋病的提示

患者,男性,60岁,急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后1天,创面有少量渗血。实验室检查:血抗HIV(+)。对该患者的护理措施,正确的是A.禁止陪护及探视B.限制患者与他人交往C.患者床头卡上贴隔离标识D.告知患者履行“防止感染他人”的义务E.在患者床头悬挂预防艾滋病提示

患者,女性,19岁。病例摘要 (1)主诉:右下智齿拔除术后4天,拔牙创疼痛4小时。(2)现病史:4天前,在外地行"右下智齿切开拔除术",现拔牙创持续剧痛就诊。(3)检查:右下第三磨牙拔牙创可见缝线,创口周围牙龈略红肿,拔牙窝骨壁有明显触痛,拔牙窝内空虚,有腐败坏死物。右下第一双尖牙面有一龋坏,探及穿髓孔,探痛明显,叩痛(-)。

对确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该如何处理?

患者,女性,37岁,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第1天,护士查看切口发现有少量渗血,患者为艾滋病病毒感染2年。对于采血后注射器的处理,最合适的方法是()A、毁形B、分离针头C、回套针帽D、直接丢弃入病区垃圾桶E、置入锐器盒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指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但未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未被确诊为艾滋病患者的人。

患者,女性,37岁,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第1天,护士查看切口发现有少量渗血,患者为艾滋病病毒感染2年。护士对该患者的护理措施,正确的是()A、禁止陪护及探视B、告诉其他患者不要同该患者交谈C、在患者床头卡贴隔离标识D、告知患者应履行“防止感染他人”的义务E、向患者询问感染的原因并行道德宣教

患者,男,45岁,急性阑尾炎术后1天,予半坐卧位,护士向患者解释此措施的目的,下列解释哪项是错误的()。A、利于呼吸B、减轻切口张力C、预防肠粘连D、利于腹腔引流E、腹腔渗液积聚于盆腔

单选题患者女,37岁,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第1天,护士查看切口发现有少量渗血,患者为艾滋病病毒感染2年。护士更换被血液污染的床单时应注意( )A只要手不接触血迹,可不戴手套B血液污染面积小时,可不戴手套C戴手套操作,脱手套后认真洗手D铺干净床单时可不需要戴手套E只要操作时戴手套,操作后不需洗手

单选题患者男性,35岁,1周前拔除左下颌第二磨牙,现仍感局部不适,偶有渗血,复诊检查见创口愈合不良,牙龈充血挤压有少量脓性渗出,此时医师一般首先应当对患者进行的治疗为()。A医嘱洗必泰液漱口B局部牙龈切开引流C彻底搔刮拔牙创D医嘱口服抗生素E局部理疗

配伍题肾移植术后最常见的病毒感染是()|肾移植术后消化系统最易发生的病毒感染是()A巨细胞病毒感染B单纯疱疹病毒感染C乙肝病毒感染D艾滋病病毒感染EEB病毒感染

单选题患者,女性,37岁,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第1天,护士查看切口发现有少量渗血,患者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2年。对于采血后注射器的处理最合适的方法是()。A毁形B分离针头C回套针帽D直接丢弃入病区垃圾桶E置入锐器盒

单选题患者,女性,37岁,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第1天,护士查看切口发现有少量渗血,患者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2年。护士对该患者的护理措施正确的是()。A禁止陪护及探视B告诉其他患者不要同该患者交谈C在患者床头卡贴隔离标识D告知患者应履行“防止感染他人”的义务E向患者询问感染的原因并行道德宣教

判断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指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但未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未被确诊为艾滋病患者的人。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