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背景: 某矿建施工单位承担了一井筒的施工任务,根据业主提供的地质资料,表土无流砂,厚度不到30m,基岩部分最大涌水量到30m3/h。因此,施工单位决定采用普通井圈背板施工法时行表土施工,基岩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来源吊泵进行排水。 在井筒表土施工时,施工单位发现有3.5m厚的流砂层,采用普通井圈背板施工法无法通过,只得采用化学注浆的方法通过,造成工期延误1个月,费用增加120万元。 井筒基岩施工中,井筒实际通水大于50m3/h,必须采用工作面预注浆法堵水,造成工程延误2个月,费用增加200万元。 井筒施工结束进行验收时,发现井筒总涌水量为15m3/h,不符合规范要求,业主要求进行壁后注浆堵水,施工单位为此增加费用130万元,工期延长1个月。 问题: (1)施工单位在哪些情况下可以进行工程的变更? (2)针对本井筒的施工实际情况,施工单位应如何进行索赔? (3)本工程施工单位索赔的费用和工期分别是多少?

问答题
背景: 某矿建施工单位承担了一井筒的施工任务,根据业主提供的地质资料,表土无流砂,厚度不到30m,基岩部分最大涌水量到30m3/h。因此,施工单位决定采用普通井圈背板施工法时行表土施工,基岩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来源吊泵进行排水。 在井筒表土施工时,施工单位发现有3.5m厚的流砂层,采用普通井圈背板施工法无法通过,只得采用化学注浆的方法通过,造成工期延误1个月,费用增加120万元。 井筒基岩施工中,井筒实际通水大于50m3/h,必须采用工作面预注浆法堵水,造成工程延误2个月,费用增加200万元。 井筒施工结束进行验收时,发现井筒总涌水量为15m3/h,不符合规范要求,业主要求进行壁后注浆堵水,施工单位为此增加费用130万元,工期延长1个月。 问题: (1)施工单位在哪些情况下可以进行工程的变更? (2)针对本井筒的施工实际情况,施工单位应如何进行索赔? (3)本工程施工单位索赔的费用和工期分别是多少?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某施工单位中标一矿井立风井井筒及其相关巷道工程。风井全深450m,直径6m,相关巷道7000m。井筒检查钻孔提供资料显示,该风井表土层厚110m,以含水砂层为主,基岩段多为泥岩、砂质泥岩互层,含水极弱,而在350m~358m有中粒砂岩层,预计涌水量为15m3/h;风井井底井筒与巷道连接处为单侧马头门与回风巷相接。施工单位根据巷道工程量和本企业的设备条件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确定在风井井筒掘砌完成、改为罐笼提升后,采用自有的1t矿车进行井下运输,为井下调车方便,井底车场增加了一段临时巷道。在井筒工程施工到底后,相关的井筒工程进行了竣工验收,验收结果为:竣工资料齐全完整,井壁混凝土强度以及规格尺寸、观感质量均合格,表土段井壁滴水不漏,井筒总漏水量为8m3,并有个别部位集中在中粒砂岩水层段。问题:1、根据背景资料,确定本风井井筒表土段、基岩段的合理施工方案。2、在井筒和巷道施工期间,应选配哪些合适的提升设备?3、为方便调车,应如何在井底车场布置临巷道?画出示意图,并填写相关井巷的名称。4、该井筒基岩段成井后漏水的主要原因可能有哪些?是否需要处理?5、筒井到底后,排水、供电、运输应做哪些调整?

背景资料某矿建施工单位承担了一斜井井筒的施工任务。该斜井井筒净断面面积21m2,井筒斜长850m,倾角15°。表土段长度35m,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护;基岩段设计采用锚喷支护,其中在斜长650~680m的岩石破碎地段采用锚喷网和U型钢联合支护。施工单位在基岩段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布置1.0t矿车进行提升运输,利用管路输送混凝土进行工作面喷射施工作业,采用潜水泵加卧泵接力排除工作面积水。为确保施工安全,按相关规定布置有防跑车装置。设计斜井施工速度为85m/月。在斜井施工达到斜长645m处,施工单位停止了施工进行工作面探水作业。实际探明的涌水量较小。于是施工单位即按通过岩石破碎地段的方案继续向下施工,该方案采用先挖后支,人工挖掘。每进尺1.2m后立即架设金属网和U型钢支架,等完全通过破碎带后集中进行该段巷道的锚喷支护作业。结果建设 单位验收时发现巷道变形严重。问题:1、该斜井基岩段施工提升运输方案是否合理?说明理由。2、斜井施工应如何布置防跑车安全装置?3、该斜井通过岩石破碎带的施工方案存在哪些不妥之处?说明理由。4、指出该斜井通过岩石破碎带的合理施工方案及具体的实施方法。

业主为增加资源产出,计划对原矿井进行改扩建。为避免越界、影响邻近矿井开采,业主的改扩建工作仅以原开采范围的“地盘”面积进行延深。改扩建需新建立井井筒,和深660m水平的一主要运输大巷。为避免新建区域的勘探工作,业主利用原有地质资料并通过已掌握的地质情况,绘制了新建井的深部地质和水文资料图,作为招标和施工的依据。新的地质与水文地质图表示,新井筒的浅部地质情况简单,只在深625m位置将遇到65m3/h的含水层。新建巷道将在井底车场外穿越一断层。最终,业主通过议标的形式落实了承包该工程的某施工单位。施工单位根据业主的要求,依据业主提供的地质、水文资料以及无设计单位盖章的图纸,编制完成了井筒施工组织设计,并得到业主的同意。井筒的前期施工尚比较顺利,直到井深620m突然出现了涌水量有95m3/h的含水层,因准备不足,没能来得及实施防水措施,只能勉强采取截、导的办法强行过含水层的,严重地影响了施工质量。事后,施工单位吸取了地质与水文地质资料不准的教训,向业主提出了巷道施工的地质资料要求。一个月后当施工刚要进入正常时,业主遇地方管理部门的检查警告后仍无法提供施工许可,而受到责令停工和罚款的处分,施工单位被处以罚款并只得窝工待业。问题:1.地方管理部门的处理是否正确分析说明业主无法提供施工许可的原因。2.造成井筒施工质量问题的原因有哪些3.根据背景情况,施工单位应要求业主补充提供哪些具体的地质资料

某矿建施工单位承建了一立井井筒施工任务,该井筒净直径4.5m,深度860m,为固定总价合同。因地质资料不完备,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收集调研附近30公里处一矿井的地质资料作参照,合同约定井筒最大涌水量为15m3/h,建设工期11个月。施工中遇到了突发性的50m3/h的涌水,经过施工单位的努力,最后强行通过,但是由于涌水大,费用增多、工期拖延。事件发生以后.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采用增加施工设备投入和工作人员等措施加快施工进度,并承诺如果按原合同工期完成将给予奖励。6个月后,建设单位却因未办妥采矿许可证,被有关部门勒令停工。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因为没有施工许可证而同时被罚。问题:1.根据背景条件,本项目是否适合采用固定总价合同 说明理由。2.井筒突发性大量涌水造成的损失施工单位应如何处理 3.建设单位的“要求”能否加快井筒的施工进度 为什么 4.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被处罚是否合理 为什么

某矿建施工单位承担了一主井井筒的施工任务,根据建设方提供的地质资料,表土段无流沙,厚度不到40m,基岩部分最大涌水量25m3/h左右,最大含水层位于地表以下300m,施工单位中标后据此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表土段,采用普通井圈背板施工,基岩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吊泵进行排水。在井筒表土施工时,施工单位发现有4.0m厚的流沙层,采用普通井圈背板施工法无法通过,最后只得采用化学注浆的方法通过,造成工程延误40天,费用增加150万元。井筒基岩施工中,井筒实际涌水大于50m3/h,最后采用工作面预注浆法堵水,造成工程延误2个月,费用增加200万元。井筒施工结束进行验收时,发现井筒总的涌水量为15m3/h,不符合规范要求,业主要求进行壁后注浆堵水,施工单位为此增加费用130万元,工期延长1个月。问题:1.施工单位在哪些情况下可以进行工程的变更 2.针对本井筒的施工实际情况,施工单位应如何进行索赔 3.本工程施工单位索赔的费用和工期分别是多少 4.分析井筒施工结束涌水量超过规范标准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规范要求是什么

某矿井井筒设计深度850m,井筒净直径6.5m,地质资料显示井筒基岩段最大涌水量为20m3/h。建设单位通过招标确定某矿建单位承担该井筒的施工,合同签订时与施工单位约定,由于井筒涌水量不大,采用工作量加强排水强行通过含水层地段。在井筒施工到达含水层地段时,工作面放炮后井筒实际涌水量达到30m3/h,施工单位采取加快施工速度并在混凝土中添加减水剂和速凝剂的方法快速进行支护作业,但脱模后发现井壁质量存在缺陷,井壁漏水严重。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注浆加固处理,并承担相关的费用和工期损失,施工单位提出不同的意见。问题:1.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合同签订的井筒施工方案约定是否合理 说明理由。2.发现工作面涌水增大,施工单位所采用的方案是否正确 为什么 3.施工单位针对建设单位的要求应当如何应对 说明理由。4.井筒施工遇到工作面涌水突然增大,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背景资料:业主为增加资源产出,计划对原矿井进行改扩建。为避免越界、影响邻近矿井开采,业主的改扩建工作仅以原开采范围的“地盘”面积进行延深。改扩建需新建立井井筒,和深660m水平的一主要运输大巷。为避免新建区域的勘探工作,业主利用原有地质资料并通过已掌握的地质情况,绘制了新建井的深部地质和水文资料图,作为招标和施工的依据。新的地质与水文地质图表示,新井筒的浅部地质情况简单,只在深625m位置将遇到65m3/h的含水层。新建巷道将在井底车场外穿越一断层。最终,业主通过议标的形式落实了承包该工程的某施工单位。施工单位根据业主的要求,依据业主提供的地质、水文资料以及无设计单位盖章的图纸,编制完成了井筒施工组织设计,并得到业主的同意。井筒的前期施工尚比较顺利,直到井深620m突然出现了涌水量有95m3/h的含水层,因准备不足,没能来得及实施防水措施,只能勉强采取截、导的办法强行过含水层的,严重地影响了施工质量。事后,施工单位吸取了地质与水文地质资料不准的教训,向业主提出了巷道施工的地质资料要求。一个月后当施工刚要进入正常时,业主遇地方管理部门的检查警告后仍无法提供施工许可,而受到责令停工和罚款的处分,施工单位被处以罚款并只得窝工待业。问题:1.地方管理部门的处理是否正确分析说明业主无法提供施工许可的原因。2.造成井筒施工质量问题的原因有哪些3.根据背景情况,施工单位应要求业主补充提供哪些具体的地质资料

某立井井筒深度600m,其中表土层厚度85m,主要为含水砂土,涌水量达235m3/h,该井筒表土层应采用的施工方法是()。A.井圈背板施工法B.板桩施工法C.冻结施工法D.注浆施工法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中标一矿井立风井井筒及其相关巷道工程。风井全深450m,直径6m,相关巷道7000m。井筒检查钻孔提供资料显示,该风井表土层厚110m,以含水砂层为主,基岩段多为泥岩、砂质泥岩互层,含水极弱,而在350m~358m有中粒砂岩层,预计涌水量为15m3/h;风井井底井筒与巷道连接处为单侧马头门与回风巷相接。施工单位根据巷道工程量和本企业的设备条件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确定在风井井筒掘砌完成、改为罐笼提升后,采用自有的1t矿车进行井下运输,为井下调车方便,井底车场增加了一段临时巷道。在井筒工程施工到底后,相关的井筒工程进行了竣工验收,验收结果为:竣工资料齐全完整,井壁混凝土强度以及规格尺寸、观感质量均合格,表土段井壁滴水不漏,井筒总漏水量为8m3,并有个别部位集中在中粒砂岩水层段。问题:1、根据背景资料,确定本风井井筒表土段、基岩段的合理施工方案。2、在井筒和巷道施工期间,应选配哪些合适的提升设备?3、为方便调车,应如何在井底车场布置临巷道?画出示意图,并填写相关井巷的名称。4、该井筒基岩段成井后漏水的主要原因可能有哪些?是否需要处理?5、筒井到底后,排水、供电、运输应做哪些调整?

背景资料: 某矿建施工单位承担了一主井井筒的施工任务,根据建设方提供的地质资料,表土段无流沙,厚度不到40m,基岩部分最大涌水量25m3/h左右,最大含水层位于地表以下300m,施工单位中标后据此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表土段,采用普通井圈背板施工,基岩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吊泵进行排水。 在井筒表土施工时,施工单位发现有4.0m厚的流沙层,采用普通井圈背板施工法无法通过,最后只得采用化学注浆的方法通过,造成工程延误40天,费用增加150万元。井筒基岩施工中,井筒实际涌水量大于50m3/h,最后采用工作面预注浆法堵水,造成工程延误2个月计60天,费用增加200万元。 井筒施工结束进行验收时,发现井筒总的涌水量为15m3/h,不符合规范要求,业主要求进行壁后注浆堵水,施工单位为此增加费用130万元,工期延长1个月。 问题: 1.针对背景资料施工单位可以进行哪些工程的变更? 2.针对本井筒的施工实际情况,施工单位应如何进行索赔? 3.本工程施工单位索赔的费用和工期分别是多少? 4.分析井筒施工结束涌水量超过规范标准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规范要求是什么?

背景资料:某矿建施工单位承担了一立井井筒的施工任务,并与建设单位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中约定了工期奖惩措施,总工期每提前1个月奖励10万元,总工期每滞后1个月处罚10万元。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地质资料,表土无流沙,厚度不到30m,基岩部分最大涌水量不到30m3/h。因此,施工单位决定采用普通井圈背板施工法进行表土施工,基岩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采用吊泵进行排水。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事件一:在井筒表土施工时,施工单位发现有3.5m厚的流沙层,采用普通井圈背板施工法施工0.5个月后难以通过。施工单位提出工程变更,采用化学注浆的方法通过,造成总工期延误1个月,费用增加120万元。事件二:井筒基岩施工中,井筒实际涌水量约50m3/h,施工单位报请建设单位同意后,采用工作面预注浆法堵水,造成工程延误2个月,费用增加200万元。事件三:井筒施工结束进行验收时,发现井筒总的涌水量为15m3/h,验收未通过。建设单位要求进行壁后注浆堵水,施工单位为此增加费用130万元,致使总工期延长2个月。然后,顺利通过验收。问题:1.在事件一中,施工单位的变更是否合理?所产生的费用增加和工期延误能否索赔成功?索赔的工期是多少?2.在事件二中。施工单位应如何进行索赔?3.在事件三中,工程未通过验收是否合理?为什么?壁后注浆堵水产生的费用和工期损失能否得到补偿?壁后注浆最终的经济损失是多少?

某矿建施工单位承担了一井筒的施工任务,根据业主提供的地质资料,表土无流砂, 厚度不到30m,基岩部分最大涌水量不到30m3/h,因此施工单位决定采用普通井圈背板 施工法进行表土施工,基岩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来源吊泵进行排水。在井筒表土施工时,施工单位发现有3. 5m厚的流砂层,采用普通井圈背板施工法无 法通过,只得采用化学注浆的方法通过,造成工程延误1个月,费用增加120万元。井筒基岩施工中,井筒实际涌水大于50m3/h,必须采用工作面预注浆法堵水,,造成 工程延误2个月,费用增加200万元。井筒施工结束进行验收时,发现井筒总的涌水量为15m3/h,不符合规范要求,业主 要求进行壁后注浆堵水,施工单位为此增加费用130万元,工期延长1个月。问题(1)施工单位在哪些情况下可以进行工程的变更?(2)针对本井筒的施工实际情况,施工单位应如何进行索赔?(3)本工程施工单位索赔的费用和工期分别是多少?

1.背景某矿建施工单位承担了一井筒的施工任务,根据业主提供的地质资料,表土无流砂,厚度不到30m,基岩部分最大涌水量不到30m3/h,因此施工单位决定采用普通井圈背板施工法进行表土施工,基岩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采用吊泵进行排水。在井筒表土施工时,施工单位发现有3.5m厚的流砂层,采用普通井圈背板施工法无法通过,只得采用化学注浆的方法通过,造成工程延误1个月,费用增加120万元。井筒基岩施工中,井筒实际涌水大于50m3/h,必须采用工作面预注浆法堵水,造成工程延误2个月,费用增加200万元。井筒施工结束进行验收时,发现井筒总的涌水量为15m3/h,不符合规范要求,业主要求进行壁后注浆堵水,施工单位为此增加费用130万元,工期延长1个月。2.问题(1)施工单位在哪些情况下可以进行工程的变更?(2)针对本井筒的施工实际情况,施工单位应如何进行索赔?(3)本工程施工单位索赔的费用和工期分别是多少?

某生产矿井进行矿井生产水平的延深工作,采用新建一个井筒到延深水平的方案,新 建井筒在矿井工业广场西部边界,距离原井筒120m,工程前期的施工准备及工程的施工 均由施工单位进行。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发生下列几个问题*.(1)施工单位圈定了新建井筒的工作范围,修建了围墙,搭建了临时施工设施,临时 炸药库布置在工作场地内远离井口的地方,锅炉房位于临时生活区的上风方,设备检修利 用该矿井的机修车间进行。但业主安检部门对此安排不予审批。(2)施工单位提出要进行井筒检查钻的施工,业主以该矿井已有井筒检査钻(原井筒) 资料,延深部分有矿井地质资料为由,不同意进行。实际井筒施工中发现基岩部分有一断 层,岩石破碎、涌水量很大,只能进行工作面预注浆,造成工期延误2个月,费用增加 85万元。(3)工程完工进行验收时,井筒未发现集中出水点,但总涌水量为12m3/h,业主要 求注浆处理,施工单位仅进行了基岩短注浆,工期2个月,费用35万元,最终涌水量为 3m3/h。工程结算时,施工单位以原地质资料存在问题进行索赔,施工单位不予批准。问题(1)该井筒施工准备中,施工单位存在哪些不正确的做法?(2)关于井筒检查钻的施工,业主和施工单位各应如何对待?(3)该工程施工单位和业主可进行哪些索赔?具体内容是什么?

某矿建施工单位承担了一立井井筒的施工任务,并与建设单位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中约定了工期奖惩措施,总工期每提前1个月奖励10万元,总工期每滞后1个月处罚10万元。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地质资料,表土无流沙,厚度不到30m.基岩部分最大涌水量不到30m3/h。因此,施工单位决定采用普通井圈背板施工法进行表土施工,基岩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采用吊泵进行排水。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事件一:在井筒表土施工时,施工单位发现有3.5m厚的流沙层,采用普通井圈背板施工法施工0.5个月后难以通过。施工单位提出工程变更,采用化学注浆的方法通过,造成总工期延误1个月,费用增加120万元。事件二:井筒基岩施工中,井筒实际涌水量约50m3/h,施工单位报请建设单位同意后,采用工作面预注浆法堵水,造成工程延误2个月,费用增加200万元。事件三:井筒施工结束进行验收时,发现井筒总的涌水量为15m3/h,验收未通过。建设单位要求进行壁后注浆堵水,施工单位为此增加费用130万元,致使总工期延长2个月。然后,顺利通过验收。问题:1.在事件一中,施工单位的变更是否合理 所产生的费用增加和工期延误能否索赔成功 索赔的工期是多少 2.在事件二中,施工单位应如何进行索赔 3.在事件三中,工程未通过验收是否合理 为什么 壁后注浆堵水产生的费用和工期损失能否得到补偿 壁后注浆最终的经济损失是多少

背景资料:某矿建施工单位承建了一立井井筒施工任务,该井筒净直径4.5m,深度860m,为固定总价合同。因地质资料不完备,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收集调研附近30公里处一矿井的地质资料作参照,合同约定井筒最大涌水量为15m3/h,建设工期11个月。施工中遇到了突发性的50m3/h的涌水,经过施工单位的努力,最后强行通过,但是由于涌水大,费用增多、工期拖延。事件发生以后,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采用增加施工设备投入和工作人员等措施加快施工进度,并承诺如果按原合同工期完成将给予奖励。6个月后,建设单位却因未办妥采矿许可证,被有关部门勒令停工。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因为没有施工许可证而同时被罚。问题:1.根据背景条件,本项目是否适合采用固定总价合同?说明理由。2.井筒突发性大量涌水造成的损失施工单位应如何处理?3.建设单位的“要求”能否加快井筒的施工进度?为什么?4.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被处罚是否合理?为什么?

34、(四)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包一矿井副井井筒工程,井筒深620m,净直径6.0m;基岩段为素混凝土结构,壁厚400mm。钻孔地质资料表明,在井深500m处有一厚6m的砂岩含水层,裂隙不发育,预计涌水量16m3/h。井筒施工前,施工单位提出需对含水层采取预注浆处理,建设单位不予同意;于是,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单位的要求,采取了吊桶排水.强行顶水通过含水层的施工方法;为预防水患,还在井筒中安装了排水管。在施工含水层时,井筒涌水量逐渐增加到25m3/h,施工单位在混凝土浇筑施工时采取了相应的应急措施,并补充了相应的截.导水工作,最终井筒施工拖延了半个月。该段井筒验收时,发现混凝土井壁蜂窝麻面严重,强度也未达到设计要求。依据监理日志关于该段井筒掘进时岩帮破裂严重.涌水量变大的描述,以及该段井壁混凝土施工期间涌水量较大的纪录(不存在其他相关施工质量问题的信息),建设单位认定混凝土井壁质量问题是由于施工单位爆破施工引起岩帮破裂造成的,对其提出索赔,并决定由其承担该井筒的套壁处理工作。施工单位对建设单位的索赔提出了申诉。问题:1.为预防井筒涌水造成的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可采取哪些措施?请分别指出施工单位所提出和采取的防水措施合理与不合理之处。2.指出建设单位对井壁质量问题处理决定的不合理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3.如果采用注浆堵水,应采取哪种注浆方法?说明理由。4.施工单位对井壁质量问题应承担哪些责任?施工单位对建设单位的索赔可提出哪些申诉意见?

背景资料:某矿井井筒设计深度850m,井筒净直径6.5m,地质资料显示井筒基岩段最大涌水量为20m3/h。建设单位通过招标确定某矿建单位承担该井筒的施工,合同签订时与施工单位约定,由于井筒涌水量不大,采用增加工作量,加强排水强行通过含水层地段。在井筒施工到达含水层地段时,工作面放炮后井筒实际涌水量达到30m3/h,施工单位采取加快施工速度并在混凝土中添加减水剂和速凝剂的方法快速进行支护作业,但脱模后发现井壁质量存在缺陷,井壁漏水严重。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注浆加固处理,并承担相关的费用和工期损失,施工单位提出不同的意见。问题:1.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合同签订约定的井筒施工方案是否合理说明理由。2.发现工作面涌水增大,施工单位所采用的方案是否正确说明理由。3.施工单位针对建设单位的要求应当如何应对说明理由。4.并筒施工遇到工作面涌水突然增大,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1、背景资料施工单位B承包一主井井筒工程。井筒冻结段深度280m,基岩段围岩条件较完整,但在井筒深度560~590m、680~700m位置有两层含水层,预计井筒最大涌水量分别为80m3/h和78m3/h,其他井筒段预计最大涌水量为25立方米/h。冻结施工由A单位独立承包。施工单位B为了加快施工速度,在井筒设备选型布置中选择了2台JK2-2.8/15.5型提升机,配2只4m3吊桶提升,2台HZ-6型中心回转抓岩机装岩,6臂伞钻打眼,凿眼深度4.2m,整体液压下滑模板段高2.4m,溜灰管下料。为了抢在冻结壁进入井筒掘进荒径之前施工,施工单位B在冻结水文观测孔冒水3天后即开始开挖。在开挖15m后,出现片帮事故,被迫停工。为此施工单位B向业主提出了由于片帮引起的3万元的隐蔽工程索赔。施工单位在正常施工到井筒深度为557m位置时井筒涌水量达到45m3/h,为此施工单位提出了8万元的地层变化引起的额外费用索赔。2、问题:(1)指出施工单位B的井筒设备选型有何不妥,为什么?(2)分析B单位出现施工事故及两次索赔要求。(3)分析B单位施工准备期的主要矛盾线是什么?

某矿井采用立井开拓,主、副井井筒位于同一工业广场,主井井筒采用临时井架凿井,副井井筒采用永久井架凿井。主、副井井筒段采用冻结法施工,基岩段采用普通法施工。井筒基岩段预计涌水量8m3/h。主、副井井筒冻结及掘砌施工由某施工单位承担。该施工单位编制了矿井施工方案为:主、副井井筒交错开工,错开时间3个月。箕斗装载硐室与主井井筒同时施工,主、副井同时到底进行短路贯通。在主井井筒基岩段施工过程中,遇到了地质资料未注明的含水层。该含水层涌水达到20m3/h,施工单位凭借自身的施工经验,提出了采用强排水方法通过含水层,需增加费用15万元,该方案经建设单位同意后,施工单位完成了含水层段的掘砌工作,但造成工期延误2个月。事后,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了补偿费用15万元和延长工期2个月的索赔。主井井筒通过含水基岩层后,按原掘进速度正常施工,副井井筒施工速度正常,为实现主、副井同时到底进行短路贯通,施工单位及时调整的施工方案。【问题】1.副井井筒利用永久井架凿井具有哪些优缺点?2.确定该矿井主、副井井筒的合理开工顺序,并说明该开工顺序的优点。3.施工单位提出的索赔是否合理?说明理由。4.强排水方法通过含水层对施工单位及其井筒施工会造成哪些不利影响?5.为保证主、副井两井同时到底,施工单位应如何调整主井井筒的施工组织方案?

某煤矿采用一对主副立井方式开拓,该主、副井井筒均在同一工业广场内,某施工单位承担了该主井井筒施工项目。主井井筒净直径5m,深度650m,表土段采用冻结法施工;项目经理计划采用JKZ—2.8专用凿井提升机配3m3吊桶提升和1台JK—2.5提升机配2m3吊桶提升,以加大提升能力,并配2台HZ—6型中心回转抓岩机出渣;该井筒在基岩段共穿过两个含水层,厚度分别为15m和30m,相隔30m,两个含水层最大涌水量均为40m3/h。在施工到第2层含水层发现井筒上段漏水量较大,脱模后蜂窝麻面较为严重。该井筒竣工后井筒涌水量达15m3/h,其中冻结表土段井壁有较为明显的漏水现象,遂决定对表土段进行壁后注浆堵水。【问题】1.该项目的施工方案有何不妥?为什么?2.井筒基岩段防治水都有哪些常用的方法?该井筒最适合采用哪种方法?3.简述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的措施。4.采用壁后注浆堵水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包建设矿井的井筒项目。业主仅以相邻矿井的地质资料绘制的柱状图作为设计、施工依据。该图显示:井筒表土厚20m,基岩以砂岩为主,在120~150m范围有两层涌水量分别为22m3/h和40m3/h的含水层,含水层间有水力联系。为满足业主要求,承包单位同意采用工作面强排水方法处理井筒涌水,并与业主约定以井筒涌水量不超过15m/h为验收条件,双方签订了合同。工程验收时发现,井壁渗漏水13.8m3/h,并有越来越大趋势,最终质量监督单位不同意验收。【问题】1.在该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业主的做法存在哪些错误?说明理由。2.施工单位与业主签订合同的做法有何不妥?说明正确的做法。3.在本案例条件下,采用工作面强排水方法对井筒质量可能有哪些危害?4.质监单位不同意验收是否合理?说明理由。5.在本案例的条件下,该井筒应如何处理才能通过验收?指出其可能对今后矿井生产的影响。

某施工单位承建一主井井筒工程,井筒设计深度500m。合同约定分项工程量增减10%以内时,按已有类似工程综合单价调整。建设单位提供了距离该主井井筒40m的普通地质钻孔资料作为井筒检查孔资料,施工单位据此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并通过监理审批后组织施工。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1:在井筒施工到450m深度时发现了井筒地质资料没有揭示的断层,围岩破碎严重,施工过程中出现有局部岩帮冒落的情况,原锚杆支护井壁的设计方案达不到支护效果。施工单位口头提出要求变更支护方案。事件2:在继续掘进前,施工单位对断层进行了探水作业,发现含水层涌水量远远大于地质资料提供的井筒涌水量,造成井筒排水费用大幅度增加,井筒施工速度降低,施工单位采取了注浆和更有力的排水措施。同时,设计单位根据断层涌水的影响,决定延深井筒深度,并出具了井筒延深40m的设计变更。根据事件1和事件2,建设单位同意就井筒涌水量大及设计变更调增合同价款,施工单位提出了相应的索赔和调增价款报告。【问题】1.事件1中,施工单位要求变更支护方案,监理单位应如何处理?针对该井筒条件和围岩破碎的情况,施工单位可采用哪些加强支护的措施?说明这些措施的作用。2.事件1中,施工单位可以进行工程索赔的理由是什么?如何确定相关索赔费用?3.事件2中,施工单位接到设计变更后,进行索赔的程序是什么?4.事件2中,井筒延深40m,施工单位应如何进行价款调增?

某生产矿井采用一对立井开拓,副井进风、主井回风的通风方式。因扩建需要建设新副井,新副井的位置位于原工业广场边缘,距离原副井150m,为节约投资新副井未施工检查孔,而是采用了原副井的地质资料。新副井井筒直径6.5m,深度750m,表土段深度85m,采用普通法施工。该井筒井壁表土段为双层钢筋混凝土井壁,基岩段为单层普通混凝土井壁。该新副井由施工单位A承担,合同约定,混凝土由建设单位提供。建设单位与混凝土供应商B签订了混凝土供应合同。建设单位提供的地质资料显示表土段无流沙层,预计最大涌水量为15m3/h,基岩段550~580m处有一含水层,最大涌水量为130m3/h,采用工作面预注浆方式通过。其余含水层最大涌水量为12m3/h。基岩段施工中,为保证施工质量,项目部制定了质量保证措施,其中部分内容如下:采用金属液压整体下移模板砌壁,模板高度3600mm,模板直径6500mm;每次浇筑混凝土时随机抽取混凝土样本检查混凝土坍落度,并制作试块进行标准养护,做相应龄期压力试验;混凝土脱模后洒水养护时间不少于3d;混凝土采用底卸式吊桶运输。该措施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修订后付诸实施。井筒施工到360m时,发现280~298m段混凝土抗压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施工到550m时施工单位采用了伞钻接长钻杆探水,探水深度为15m,发现钻孔涌水量很小,决定继续施工。施工到565m位置爆破时井筒突发涌水,涌水量瞬间达到140m3/h,2小时候回落到120m3/h,依然超过井筒排水能力60m3/h导致淹井事故发生。为此施工单位提出工期和费用索赔。井筒施工完毕后,井筒漏水量达到7.5m3/h,监理单位要求施工单位进行壁后注浆处理,由此造成施工单位额外增加费用60万元,工期延长10d,施工单位就此向建设单位提出了索赔。问题1.新副井采用原井筒的地质资料是否合理说明理由。2.施工单位编制的质量保证措施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修改3.针对280~298m段混凝土抗压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工程应如何处理如果该段井筒需要返工,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以及混凝土供应商应如何应对4.淹井事故中,建设单位应当如何应对施工单位的索赔说明理由。5.施工单位壁后注浆的费用和工期索赔是否合理为什么

某矿井采用立井开拓,主、副井井筒位于同一工业广场内,主井井筒采用临时井架凿井,副井井筒利用永久井架凿井,主、副井井筒表土段采用冻结法施工,基岩段采用普通法施工,井筒基岩段预计涌水量8m3/h。主、副井并筒冻结及掘砌施工由某施工单位承担,该施工单位编制的矿井施工组织方案为:主、副井井筒交错开工,错开时间3个月;箕斗装载硐室与主井井筒同时施工;主、副井同时到底,进行短路贯通。在主井井筒基岩段施工过程中,遇到了地质资料未注明的含水层,该含水层涌水量达20m3/h。施工单位根据自身的施工经验,提出了采用强排水方法通过含水层,需增加费用15万元。该方案经建设单位同意后,施工单位完成了含水层段的掘砌工作,但造成工期延误2个月。事后,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了补偿费用15万元和延长工期2个月的索赔。主井井筒在通过含水基岩层后,按原掘进速度正常施工;副井井筒施工进度正常。为实现主、副井同时到底进行短路贯通,施工单位及时调整了施工组织方案。【问题】1.副井井筒利用永久井架凿井具有哪些优缺点?2.确定该矿井主、副井井筒的合理开工顺序,并说明该开工顺序的优点。3.施工单位提出的索赔是否合理?说明理由。4.强排水方法通过含水层对施工单位及其井筒施工会造成哪些不利影响?5.为保证主、副井两井同时到底,施工单位应如何调整主井井筒的施工组织方案?

【背景资料】某矿建施工单位承建煤矿主井井筒及井底车场巷道工程,该井筒净直径7.0m,井深650m,其中表土段深度35m,主要为风化基岩层;基岩段为中等稳定的砂岩和页岩,预计最大涌水量为25m3/h。该井筒表土段采用短掘短砌普通法施工,超前小井降水;基岩段采用钻眼爆破普通法施工,短段掘砌混合作业;基岩含水层采用地面预注浆堵水。施工单位在井筒施工设备选型时,主提升采用双滚筒提升机,临时井架选用V型立井凿井井架,以便于井筒到底后进行改绞。地面提绞设备沿井架四面布置,提升和悬吊钢丝绳均采用天轮平台上出绳方式,凿井井架天轮平台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其中凿井管路和风筒采用井壁固定。【问题】1.井筒施工转入井下巷道掘进为何要进行改绞?该井筒应采用哪种改绞方案?2.该井筒施工天轮平台布置井架中梁中心线和井筒中心线为什么不重合?3.指出该井筒施工天轮平台布置上的不合理之处,并具体说明原因。4.该主井井简短路贯通后转入井下巷道施工前,需要进行哪些具体的改装工作?

问答题背景: 某矿建施工单位承担了一井筒的施工任务,根据业主提供的地质资料,表土无流砂,厚度不到30m,基岩部分最大涌水量到30m3/h。因此,施工单位决定采用普通井圈背板施工法时行表土施工,基岩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来源吊泵进行排水。 在井筒表土施工时,施工单位发现有3.5m厚的流砂层,采用普通井圈背板施工法无法通过,只得采用化学注浆的方法通过,造成工期延误1个月,费用增加120万元。 井筒基岩施工中,井筒实际通水大于50m3/h,必须采用工作面预注浆法堵水,造成工程延误2个月,费用增加200万元。 井筒施工结束进行验收时,发现井筒总涌水量为15m3/h,不符合规范要求,业主要求进行壁后注浆堵水,施工单位为此增加费用130万元,工期延长1个月。 问题: (1)施工单位在哪些情况下可以进行工程的变更? (2)针对本井筒的施工实际情况,施工单位应如何进行索赔? (3)本工程施工单位索赔的费用和工期分别是多少?

问答题A煤矿采用一对主副立井方式开拓,该主副井井筒均在同一工业广场内,某施工单位承担了该主井井筒施工项目。主井井筒净直径5m,深度650m,表土段采用冻结法施工;某项目经理计划采用JKZ-2.8专用凿井提升机配一3m3吊桶提升和1台JK-2.5提升机配2m3吊桶提升,以加大提升能力,并配2台HZ-6型中心回转抓岩机出渣;该井筒在基岩段共穿过两个含水层,厚度分别为15m和30m,相隔30m,两个含水层最大涌水量均为40m3/h。在施工到第2层含水层发现井筒上段漏水量较大,脱模后蜂窝麻面较为严重。该井筒竣工后井筒涌水量达15m3/h,其中冻结表土段井壁有较为明显的漏水现象,遂决定对表土段进行壁后注浆堵水。(1)该项目的施工方案有何不妥?为什么?(2)井筒基岩段防治水都有哪些常用的方法?该井筒最宜采用哪种方法?(3)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有哪些注意事项?(4)采用壁后注浆堵水的注意事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