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测定毛细粘度计常数时,应重复进行()次。每次流动时间与其算术平均值的差不应超过其算术平均值的()。

填空题
测定毛细粘度计常数时,应重复进行()次。每次流动时间与其算术平均值的差不应超过其算术平均值的()。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逆流法测定50℃原有粘度时,测定的流动时间与()差值小于该值的0.5%。 A.平均值B.最大值C.最小值D.算术平均值

用品氏毛细管法,在温度100~150℃测定粘度时,其中各次流动时间与其算术平均值的差数不应超过算术平均值的()。 A.±0.1%B.±0.2%C.±0.4%D.±0.5%

在测定试油的运动粘度时,每次测定结果与算术平均值的差值,不应超过算术平均值的()%。 A.±1B.±0.5C.±0.1

在低于15~30℃测定粘度时,各次流动时间与其算术平均值的差数不应超过其算术平均值的()。 A.±0.5%B.±1%C.±1.5%D.±2%

板式橡胶支座抗压弹性模量试验,需进行三次加载试验,并要求实测单项结果与算术平均值之间的偏差不应大于算术平均值的5%。

型式试验时,绕组电阻需测量3次,取其三次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但任一次测量值之差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

测定柴油运动粘度时,记录下来的流动时间必须计算其中各次流动时间与其算术平均值的差数,不应超过算术平均值的(),否则重新试验。A、±0.005%B、±0.05%C、±0.5%D、±5.0%

逆流法测定50℃原有粘度时,测定的流动时间与()差值小于该值的0.5%。A、平均值B、最大值C、最小值D、算术平均值

水含量应测定两次,其结果之差不应超过接收器的()个刻度,取两次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样的水分含量。A、1B、2C、3D、4

在测定试油的运动粘度时,每次测定结果与算术平均值的差值,不应超过算术平均值的()%。A、±1B、±0.5C、±0.1

砂子含泥量以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两次结果的差值超过0.2%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碎石含泥量以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两次结果的差值超过()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砂表观密度试验以两次试验结果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如两次结果差大于()kg/m3时,应重新进行试验。

当液化气总硫含量大于100毫克/立方米时,重复测定两次结果之差不应大于()。A、算术平均值的0.04倍B、较小结果的4%C、算术平均值的0.1倍D、较小结果的10%

用品氏毛细管法,在温度100~150℃测定粘度时,其中各次流动时间与其算术平均值的差数不应超过算术平均值的()。A、±0.1%B、±0.2%C、±0.4%D、±0.5%

有关平均值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测量结果常以算术平均值表示B、算术平均值是有效测定值之和除以有效测定次数C、无限多次测定的算术平均值,就是真值D、平均值表示测定结果,但无法反映测定的精度

关于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标定,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4次平行标定,取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每次标定结果相对平均偏差都不超过0.25B、2次平行标定,取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每次标定结果相对平均偏差都不超过0.10%C、4次平行标定,取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每次标定结果相对平均偏差都不超过0.15%D、2次平行标定,取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每次标定结果相对平均偏差不超过为0.05%

砂的含泥量取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两次结果的差值超过()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水泥、石灰剂量测定应进行平行试验,取算术平均值,允许重复性误差不得大于平均值的(),否则重新进行试验。A、2%B、3%C、5%D、10%

测定砂浆凝结时间应在同盘内取两个试样与其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砂浆的凝结时间,两次结果误差不应大于(),否则应重新测定。

砂的泥块含量取两次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两次结果差值如超过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填空题砂表观密度试验以两次试验结果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如两次结果差大于()kg/m3时,应重新进行试验。

填空题砂的泥块含量取两次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两次结果差值如超过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填空题砂的含泥量取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两次结果的差值超过()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填空题碎石含泥量以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两次结果的差值超过()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填空题测定砂浆凝结时间应在同盘内取两个试样与其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砂浆的凝结时间,两次结果误差不应大于(),否则应重新测定。

单选题橡胶支座抗压弹性模量以三次试验的算术平均值为结果,如单值与算术平均值之差超过算术平均值的3%时,()。A试验无效B结果取中值C对该试样重新复核一次D取另两个数据的算术平均值为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