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编辑加工题:阅读分析短稿,并按照稿件加工整理的规范进行编辑加工。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信息网络著作权保护问题也日益显得重要。  将作品在网络上传播,涉及对著作权中的人身权利之一——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使用。  著作权人把自己的作品交给出版社以图书形式出版,就意味着出版社已获得了该作品的图书版权,而出版社是否可以把该作品再用于网络出版,取决于作品的表现形式是否适合在网络上传播。就是说,出版社如果要把本社已经出版的图书再用于网络出版,不须征得著作权人许可。至于作品在网络上出版后出版者如何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则可以参考国家版权局的规定,不能由双方自行签订出版合同约定,因为这是一种法定合理使用。  期刊出版单位享有法律赋予的法定许可使用作品的权利。就是说,只要著作权人事先没有发表声明禁止转载或摘编,期刊就可以转载或摘编任何已发表作品,且只要注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和来源,不用征得著作权人同意,也不必向其支付报酬。然而,期刊转载或摘编已经在网络上传播的作品,应该事先征得著作权人的同意,并向其支付报酬。  合法设立的网络出版单位也享有法定许可使用作品的权利。这些单位如果要转载或摘编报刊上的作品,需要事先获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因为这也涉及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行使。

问答题
编辑加工题:阅读分析短稿,并按照稿件加工整理的规范进行编辑加工。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信息网络著作权保护问题也日益显得重要。  将作品在网络上传播,涉及对著作权中的人身权利之一——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使用。  著作权人把自己的作品交给出版社以图书形式出版,就意味着出版社已获得了该作品的图书版权,而出版社是否可以把该作品再用于网络出版,取决于作品的表现形式是否适合在网络上传播。就是说,出版社如果要把本社已经出版的图书再用于网络出版,不须征得著作权人许可。至于作品在网络上出版后出版者如何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则可以参考国家版权局的规定,不能由双方自行签订出版合同约定,因为这是一种法定合理使用。  期刊出版单位享有法律赋予的法定许可使用作品的权利。就是说,只要著作权人事先没有发表声明禁止转载或摘编,期刊就可以转载或摘编任何已发表作品,且只要注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和来源,不用征得著作权人同意,也不必向其支付报酬。然而,期刊转载或摘编已经在网络上传播的作品,应该事先征得著作权人的同意,并向其支付报酬。  合法设立的网络出版单位也享有法定许可使用作品的权利。这些单位如果要转载或摘编报刊上的作品,需要事先获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因为这也涉及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行使。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在著作权中,图书出版社的专有出版权: () A、是出版者对其出版的作品享有的权利;B、是出版者对著作权人作品享有的权利;C、可以与作者约定专有出版权的时间;D、有效期限为十年

下列关于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说法错误的是()A.纪念馆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通过信息网络向本馆馆舍内服务对象提供本馆收藏的合法出版的数字作品,且无需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B.远程教育机构通过信息网络向注册学生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使用其已经发表作品的片段,但应当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C.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信息网络上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问题的时事性文章,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且不向其支付报酬。D.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且不向其支付报酬。

第三人使用演绎作品,应当征求()A、原作品著作权人的同意B、出版社的同意C、演绎作品著作权人的同意D、原作品和演绎作品著作权人的双重同意

图书出版者重印、再版作品的,应当通知著作权人,并支付报酬。图书脱销后,图书出版者拒绝重印、再版的,著作权人有权终止合同。( )

图书出版者对著作权人交付出版的作品,根据合同约定享有的( )受法律保护,他人不得出版该作品。A、出版权B、专有出版权C、非专有出版权D、专有出版权和非专有出版权

图书脱销而出版社拒绝重印、再版,著作权人可以()。A、授权其他出版社影印出版该书B、向法院提起诉讼C、把书稿交给其他出版社出版D、按已销图书码洋的30%向出版社索取经济赔偿

丁某创作了一部小说,获得了国际大奖。某图书出版社经其许可在国内出版该作品。根据著作权法及相关规定,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出版过程中,该出版社对该作品内容的修改应当经丁某许可B、出版过程中,该出版社对该作品内容的修改无需经丁某许可C、该图书首次出版后10年内,该出版社有权禁止他人使用其出版的该图书的版式设计D、该图书首次出版后50年内,该出版社有权禁止他人使用其出版的该图书的版式设计

按照《使用文字作品支付报酬办法》规定,出版社对其出版的作品,经著作权人授权许可他人在境外出版,除合同另有约定外,出版社可得到所得全部报酬的()。A、30%B、40%C、50%D、70%

下面属于已出版作品的版权合同审核内容的是()。A、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时限B、著作权人授予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是否有什么限制,是专有使用权还是非专有使用权,是否可以转授权C、出版单位是否拥有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D、作品的改编权无须审核

2004年5月,S出版社未经作者X许可出版了他的一部小说。该小说20年前已出版,但此后从未重印或再版。2006年6月,作者X在书店买到该图书,并于2006年8月提起诉讼。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S出版社的行为不属于"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B、S出版社的行为属于"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C、S出版社没有侵犯作者X的发表权D、该侵权行为已超过两年的诉讼时效,作者X已丧失实际意义上的诉讼权

在我国,作者对自己已经发表的作品享有著作权,而图书出版者可按合同约定对自己所出版的作品(不包括超过保护期而已进入公有领域的作品)享有专有版权。如果出版合同对图书出版者享有的该项权利未明确约定具体内容,则图书出版者始终有权禁止任何人(但不包括作者本人)以各种方式使用该作品。图书出版者获得的这项权利是由作者授予的,所以出版者为此一般须向作者支付一定报酬。付酬的具体方式和标准,不得由双方自行在合同中确定,必须执行国家版权局提出的方式和标准。图书在出版合同有效期内脱销,若出版者决定重印,应该征得作者同意,并按合同的约定支付报酬;若作者要求重印而出版者拒绝,作者有权要求出版者承担侵权赔偿责任。判断图书脱销的标准,是作者寄给出版者的两份订单在3个月内未能得到履行。请阅读分析以上短稿并按照稿件加工整理的规范进行编辑加工。

单选题李某创作完成一部作品,交由图书出版社出版,自(  )之日起李某享有该作品的著作权。[2017年真题]A李某创作完成该作品B李某与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C出版社收到该作品原稿D该书首发

单选题以下侵权行为中,不属于违约侵犯著作权行为的是( )。A出版合同规定有效期为五年,但合同期满后,作品出版者仍继续印刷发行B作品出版者未按合同规定的稿酬标准、付酬方式向作者支付报酬C合同约定由出版社代作者支付个人收入调节税,但出版社未予代交,致使作者发生漏税行为而受到税务部门的查处D汇编人将汇编作品交出版社出版,但没有按合同约定向原作品著作权人取得授权,致使出版社受到原作品著作权人关于著作权侵权的指控

多选题关于著作权许可使用,说法正确的有(  )。[2017年真题]A著作权人在一定期限内可以有偿允许出版社出版其作品B出版社出版任何作品都应征得其著作权人的许可C著作权许可使用可分为专有许可使用与非专有许可使用D著作权的许可使用有地域上的限制E电影制片者如要将已出版的小说改编成电影,应征得该小说著作权人的许可

多选题赵武编写了书稿《第三帝国揭秘》。2009年1月,赵武与甲出版社签订了图书出版合同。合同中约定:赵武授予甲出版社在全球范围内以图书形式出版《第三帝国揭秘》中文版的专有使用权,为期10年。甲出版社按该书的实际销售量向赵武支付版税,版税率为8%;首次和第二次支付时的计付方式按国家版权局的规定,但不预付版税。 2009年11月,甲出版社出版了《第三帝国揭秘》。该书为大32开本,每个页面排29行,每行排30字;正文部分共347面,还有出版前言2面、目录2面。版本记录页标明的相关数据为:字数308千字,印数5200册,定价25元。 2009年年底,《第三帝国揭秘》共销售了850册。2010年6月,甲出版社重印《第三帝国揭秘》6000册,当年共销售8750册。2011年10月,甲出版社又重印《第三帝国揭秘》5500册,当年共销售6520册。 甲出版社每次支付版税时,都向赵武详细说明税前版税金额(即按照合同约定和有关数据计算的应付金额)、按国家规定代扣缴的个人所得税金额和实际支付的税后版税金额。赵武对甲出版社的做法表示满意,因此双方的合作一直顺利。 2012年10月,甲出版社打算出版《第三帝国揭秘》的网络版。经商洽,赵武应甲出版社的要求当场签署了一份《补充协议》,作为对原图书出版合同的补充。该《补充协议》的主要内容是:为促进作品的合法使用和传播,赵武将《第三帝国揭秘》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授予甲出版社独家使用;甲出版社按照原图书出版合同约定的方式和标准,向赵武支付版税。 甲出版社准备推出《第三帝国揭秘》网络版时,该社的编辑发现,乙文化传播公司已经将《第三帝国揭秘》的电子版收录入该公司制作的"电子图书集成"在互联网上传播,供乙公司的用户有偿浏览或者下载。 甲出版社认为乙公司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利,便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法庭上,乙公司出示了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和2011年3月赵武与乙公司签订的个人作品许可使用授权书。该授权书约定,赵武将全部个人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以专有许可的方式授予乙公司使用,为期10年。因此,乙公司不但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完全合法的,而且还要求甲出版社停止以任何形式发行涉案作品。下列关于在网络上出版涉案作品的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请作选择回答。()A赵武对甲出版社和乙公司的授权都是有效的B赵武不能将涉案作品的网络出版权授予甲出版社C甲出版社有权要求乙公司停止在网络上出版涉案作品,并承担侵权责任D甲出版社也可以在网络上出版涉案作品,但不能要求乙公司停止出版E甲出版社不能再在网络上出版涉案作品,但可以继续发行涉案作品的纸质图书F乙公司的行为是合法的,不用承担侵权责任

多选题丁某创作了一部小说,获得了国际大奖。某图书出版社经其许可在国内出版该作品。根据著作权法及相关规定,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出版过程中,该出版社对该作品内容的修改应当经丁某许可B出版过程中,该出版社对该作品内容的修改无需经丁某许可C该图书首次出版后10年内,该出版社有权禁止他人使用其出版的该图书的版式设计D该图书首次出版后50年内,该出版社有权禁止他人使用其出版的该图书的版式设计

单选题下面属于已出版作品的版权合同审核内容的是()。A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时限B著作权人授予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是否有什么限制,是专有使用权还是非专有使用权,是否可以转授权C出版单位是否拥有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D作品的改编权无须审核

单选题图书脱销而出版社拒绝重印、再版,著作权人可以(  )。A授权其他出版社影印出版该书B向法院提起诉讼C把书稿交给其他出版社出版D按已销图书码洋的30%向出版社索取经济赔偿

多选题关于著作权的许可使用,说法正确的有(  )。[2019年真题]A出版社出版图书应当与著作权人签订许可使用合同B出版社出版图书只能行使著作权人明确许可使用的权利C出版社出版图书经作者许可,可以对作品进行修改、删节D期刊社刊载著作权人作品时必须与之签订书面的许可使用合同E著作权人将作品投给期刊社的行为即表明其许可使用的意愿

多选题下列侵权行为可能承担行政责任的是(  )。A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B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C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D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故意避开或者破坏权利人为其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采取的保护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技术措施的

多选题关于数字出版合同,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A合作作品中的数字出版作品,只需署贡献最大的作者的名字B数字出版作品如果涉及图片、音乐、视频等素材,均须取得著作权人的授权C出版单位在签订数字出版合同取得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同时,尽量避免签订纸质图书的出版合同D数字出版作品如果涉及其他出版物的著作权及其他权利,须取得相关著作权人的授权E数字出版产品使用第三方软件工具进行开发的,须依法获得相关软件著作权人的许可

多选题下列关于在网络上出版涉案作品的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A赵武对甲出版社和乙公司的授权都是有效的B赵武不能将涉案作品的网络出版权授予甲出版社C甲出版社有权要求乙公司停止在网络上出版涉案作品,并承担侵权责任D甲出版社也可以在网络上出版涉案作品,但不能要求乙公司停止出版E甲出版社不能再在网络上出版涉案作品,但可以继续发行涉案作品的纸质图书F乙公司的行为是合法的,不用承担侵权责任

多选题数字出版合同的版权条款一般包括(  )等内容。A著作权人对合法拥有作品著作权的保证B著作权人授予出版单位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相关条文C信息网络传播权许可使用的地域范围、时间范围D明确数字出版作品授权涉及的文种E明确数字出版作品的广播权、展览权等

问答题编辑加工题:阅读分析短稿,并按照稿件加工整理的规范进行编辑加工。[2011年真题]  著作权随作品的发表而产生,其内容包括人身权、独创权和财产权。除了法律规定的某些特殊情况外,作品的著作权属于作者,所以作者就是著作权人。经过法律规定的一定时间后,著作权的各项权利就不再受法律保护,作品随之进入公有领域。例如,某部小说的作者去世已满30年,出版单位便可以自由地出版该小说而不必征得该小说著作权继承人的许可,只要按法定标准的50%向其支付报酬,也不必署作者姓名。然而,对于尚未进入公有领域的作品,出版的单位如果要以出版方式使用,必须依法征得著作权人的许可。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条款是许可使用的时间长短,这应符合法定许可的时间——3~8年。  互联网出版的蓬勃发展,将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保护推到了突出位置。这项权利是著作权人重要的人身权利之一,出版单位不能擅自使用。例如,既使甲出版社已经获得著作权人的许可而以图书形式出版了某作品,如果著作权人在出版合同中没有明确说明也允许甲出版社把该书用于互联网出版,甲出版社就不得将该书转换成数字化产品在互联网上传播。否则,甲出版社就侵犯了作者的信息网络传播权,须承担停止侵害、销除影响、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

问答题本题包括三道分题,其中A分题有关图书出版,B分题有关期刊出版,C分题有关数字出版。请任选一道分题作答。如果作答不止一道,将按排列在前的分题计分。(本题20分)78A)简答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麦从贵、胡光祝是云南省武定县的民族民间歌手,共同演唱录制了《武定山歌》录音专辑,在武定县境内和附近的富民县、禄劝县进行过交流。2001年初,云南音像出版社计划出版《云南山歌》等录音制品,为此制作了选题出版计划报云南省新闻出版局批准。同年4月3日,云南音像出版社委托湖北东湖光盘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加工《云南山歌》光盘,完成后由云南音像出版社和云南广播电视公司出版发行销售。《云南山歌》共收录8首歌曲,其唱词、唱腔、演唱歌声、琴声全部使用《武定山歌》的内容,不同之处仅仅在于:由这两家单位委托他人配置了人物和景物画面。光盘正面注明“云南音像出版社出版、云南广播电视公司发行”;背面注明“编辑:何学军;演唱:马晓燕、马鸣;伴奏:欧阳星;出品:何华南”。 云南音像出版社和云南广播电视公司使用《武定山歌》录音带制作VCD光碟没有征得麦从贵、胡光祝同意。问题一:麦从贵、胡光祝是否享有《武定山歌》的著作权?问题二:云南音像出版社和云南广播电视公司是否侵犯了《武定山歌》的著作权?78B)简答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请从自己熟悉的期刊、报纸和图书中各举一例,对三者进行对比分析,并由此阐述期刊与二者相比有何媒体特点。78C)简答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数字出版产业的快速发展让“数字版权”这个概念进入公众视野。在产业发展的同时,数字版权纠纷也不断发生。因此,出版社或作者在签订数字出版合同时均须注意数字出版产品的著作权问题。有关数字出版著作权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多人创作作品的授权,二是电子图书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三是数字报刊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以下是某P出版社某编辑对后两者的认识:出版单位在签订数字出版合同取得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是否要签订纸质图书的出版合同。报刊出版单位在报纸、期刊上登载作品,采取的是作者主动投稿和约稿的方式,一般不与作者签订出版合同。因此,报刊出版单位在获得了作者稿件的同时,也获得了稿件的信息网络传播权。问题一:在对多人创作作品进行授权时,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问题二:P出版社某编辑对电子图书和数字报刊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认识是否存在错误,请指出错误处。问题三:请对问题二中某编辑的错误处一一予以纠正。

问答题编辑加工题:阅读分析短稿,并按照稿件加工整理的规范进行编辑加工。 著作权随作品的发表而产生,其内容包括人身权、独创权和财产权。除了法律规定的某些特殊情况外,作品的著作权属于作者,所以作者就是著作权人。经过法律规定的一定时间后,著作权的各项权利就不再受法律保护,作品随之进入公有领域。例如,某部小说的作者去世已满30 年,出版单位便可以自由地出版该小说而不必征得该小说著作权继承人的许可,只要按法定标准的50%向其支付报酬,也不必署作者姓名。然而,对于尚未进入公有领域的作品,出版单位如果要以出版方式使用,必须依法征得著作权人的许可。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条款是许可使用的时间长短,这应符合法定许可的时间——3~8 年。 互联网出版的蓬勃发展,将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保护推到了突出位置。这项权利是著作权人重要的人身权利之一,出版单位不能擅自使用。例如,既使甲出版社已经获得著作权人的许可而以图书形式出版了某作品,如果著作权人在出版合同中没有明确说明也允许甲出版社把该书用于互联网出版,甲出版社就不得将该书转换成数字化产品在互联网上传播。否则,甲出版社就侵犯了作者的信息网络传播权,须承担停止侵害、销除影响、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

单选题李某创作完成一部作品,交由图书出版社出版,自( )之日起李某享有该作品的著作权。A李某创作完成该作品B李某与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C出版社收到该作品原稿D该书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