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女性,56岁。慢性肝炎病史20年患者,双上肢皮肤可见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形成的血管痣,大小约2cm。应诊断为()A紫癜B瘀点C蜘蛛痣D玫瑰疹E充血性皮疹

单选题
女性,56岁。慢性肝炎病史20年患者,双上肢皮肤可见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形成的血管痣,大小约2cm。应诊断为()
A

紫癜

B

瘀点

C

蜘蛛痣

D

玫瑰疹

E

充血性皮疹


参考解析

解析: 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称为蜘蛛痣。

相关考题:

关于蜘蛛痣的描述,下列错误的是A、蜘蛛痣由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形成B、蜘蛛痣的发生与肝脏对体内雌激素灭活功能减弱有关C、主要出现在面、颈部和四肢D、常见于慢性肝病、肝硬化患者E、检查时若压迫蜘蛛痣的中心,其辐射状小血管网褪色或消失

女性,34岁。查体见双下肢皮肤多个红色点状改变,直径小于2mm,压之不褪色,不凸出表面。应诊断为A、斑疹B、瘀点C、小红痣D、蜘蛛痣E、玫瑰疹

男性患者,59岁。肝硬化病史4年,查体见前胸2个直径1cm大小的红色斑块,呈辐射状血管网,用棉签压其中心,血管网消失,应诊断为A、瘀点B、瘀斑C、紫癜D、玫瑰疹E、蜘蛛痣

女性,34岁,查体见双下肢皮肤多个红色点状改变,直径小于2mm,压之不褪色,不凸出表面。应诊断为A.瘀点B.斑疹C.小红痣D.蜘蛛痣E.玫瑰疹

男性患者,59岁,肝硬化病史4年,查体见前胸2个直径1cm大小的红色斑块,呈辐射状血管网,用棉签压其中心,血管网消失,应诊断为A.瘀点B.瘀斑C.紫癜D.蜘蛛痣E.玫瑰疹

患者女性,34岁,查体见双下肢皮肤多个红色点状改变,直径<2mm,压之不褪色,不凸出表面。应诊断为A.瘀点B.斑疹C.小红痣D.蜘蛛痣E.玫瑰疹

男性患者,58岁,慢性肝炎病史20年患者,双上肢皮肤可见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形成的血管痣,大小约2cm,应诊断为A.紫癜B.瘀点C.玫瑰疹D.蜘蛛痣E.充血性皮疹

女性,56岁,慢性肝炎病史20年患者,双上肢皮肤可见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形成的血管痣,大小约2cm,应诊断为A:充血性皮疹B:玫瑰疹C:紫癜D:蜘蛛痣E:瘀点

女性,56岁。慢性肝炎病史20年,双上肢皮肤可见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形成的血管痣,大小约2cm,应诊断为:A.紫癜B.瘀点C.蜘蛛痣D.玫瑰疹E.充血性皮疹

男性,59岁。肝硬化病史4年,查体见前胸2个直径1cm大小的红色斑块,呈辐射状血管网,用棉签压其中心,血管网消失,应诊断为A.瘀点B.瘀斑C.紫癜D.玫瑰疹E.蜘蛛痣

关于蜘蛛痣的描述,下列错误的是()。A、蜘蛛痣由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形成B、蜘蛛痣的发生与肝脏对体内雌激素灭活功能减弱有关C、主要出现在面、颈部和四肢D、常见于慢性肝病、肝硬化病人E、检查时若压迫蜘蛛痣的中心,其辐射状小血管网褪色或消失

患者,女性,双下肢皮肤见多个红色点状改变,直径不超过2mm,压之不褪色,不凸出皮面。应诊断为()A、玫瑰疹B、小红痣C、淤点D、斑疹E、蜘蛛痣

女性,56岁。慢性肝炎病史20年,双上肢皮肤可见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形成的血管痣,大小约2cm,应诊断为()A、紫癜B、瘀点C、蜘蛛痣D、玫瑰疹E、充血性皮疹

男性,59岁。肝硬化病史4年,查体见前胸2个直径1cm大小的红色斑块,呈辐射状血管网,用棉签压其中心,血管网消失,应诊断为()A、瘀点B、瘀斑C、紫癜D、玫瑰疹E、蜘蛛痣

皮肤黏膜红色斑点不凸出皮肤,压之不褪色称为()A、蜘蛛痣B、紫癜C、斑疹D、小红痣E、玫瑰疹

单选题女性,56岁。慢性肝炎病史20年,双上肢皮肤可见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形成的血管痣,大小约2cm,应诊断为()A紫癜B瘀点C蜘蛛痣D玫瑰疹E充血性皮疹

单选题男性,59岁。肝硬化病史4年,查体见前胸2个直径1cm大小的红色斑块,呈辐射状血管网,用棉签压其中心,血管网消失。应诊断为()A瘀点B瘀斑C紫癜D玫瑰疹E蜘蛛痣

单选题皮肤黏膜红色斑点不凸出皮肤,压之不褪色称为()A蜘蛛痣B紫癜C斑疹D小红痣E玫瑰疹

单选题关于蜘蛛痣的描述,下列错误的是(  )。A蜘蛛痣由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形成B蜘蛛痣的发生与肝脏对体内雌激素灭活功能减弱有关C主要出现在面、颈部和四肢D常见于慢性肝病、肝硬化病人E检查时若压迫蜘蛛痣的中心,其辐射状小血管网褪色或消失

单选题患者,女性,双下肢皮肤见多个红色点状改变,直径不超过2mm,压之不褪色,不凸出皮面。应诊断为()A玫瑰疹B小红痣C淤点D斑疹E蜘蛛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