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关于大面积烧伤后,第1个24小时静脉补胶体和电解质液量计算可参考下列公式进行()A烧伤面积(Ⅱ度、Ⅲ度)×体重(kg)×1.5ml(成人)B烧伤面积(Ⅱ度、Ⅲ度)×体重(kg)×1.8ml(儿童)C烧伤面积(Ⅱ度、Ⅲ度)×体重(kg)×2.0ml(婴儿)D烧伤面积(Ⅱ度、Ⅲ度)×体重(kg)×1.8ml(成人)E烧伤面积(Ⅰ度、Ⅱ度、Ⅲ度)×体重(kg)×1.5ml(儿童)

多选题
关于大面积烧伤后,第1个24小时静脉补胶体和电解质液量计算可参考下列公式进行()
A

烧伤面积(Ⅱ度、Ⅲ度)×体重(kg)×1.5ml(成人)

B

烧伤面积(Ⅱ度、Ⅲ度)×体重(kg)×1.8ml(儿童)

C

烧伤面积(Ⅱ度、Ⅲ度)×体重(kg)×2.0ml(婴儿)

D

烧伤面积(Ⅱ度、Ⅲ度)×体重(kg)×1.8ml(成人)

E

烧伤面积(Ⅰ度、Ⅱ度、Ⅲ度)×体重(kg)×1.5ml(儿童)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按国内通用补液公式,第1个24小时补液量为每1%Ⅱ、Ⅲ度烧伤面积,每千克体重补充胶体液为( )A.3.0mlB.2.0mlC.1.5mlD.0.5mlE.2.5ml

大面积烧伤按补液公式计算补液开始的时间是A、静脉输液开始时间B、就诊时间C、进病房时间D、受伤时间E、入院时间

国内常用标准补液公式,第2个24小时补电解质液和胶体液皆为第1个24小时的( )。A、1/2B、3/5C、1/4D、1/3E、2/3

烧伤后第2个24小时补液量为A.第1个24小时总量的1/2量B.第1个24小时总量的2/3量C.第1个24小时胶体和电解质溶液的1/2量再加基础水分量D.第1个24小时胶体和电解质溶液量再加基础水分量的1/2量E.第1个24小时胶体和电解质溶液量再加基础水分量

关于大面积烧伤的补液,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伤后第1个24小时,每1%烧伤面积(Ⅱ°、Ⅲ°)每公斤体重应补胶体和电解质共1.5ml(小儿2.0ml)B.胶体和电解质的比例是0.5∶1,广泛深度烧伤其比例可改为0.75∶0.75C.另加5%葡萄糖补充水分,成人为2000mlD.第2个24小时,胶体和电解质为第1个24小时的一半E.第3个24小时,烧伤面积在50%以下者,可不给胶体和晶体

烧伤病人补液量估计,成人每公斤体重,每1%Ⅱ-Ⅲ度烧伤面积,应补给电解质和 胶体液__________毫升。

关于大面积烧伤补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第1个24小时,成人每公斤体重每1%烧伤面积补液1.5mlB.第3个24小时,烧伤面积小于50%者,可不用再补充胶体液C.第2个24小时,给第一个24小时的胶体和晶体之半量D.成人还应补充每日所需水分2000~3000mlE.补液多少按烧伤总面积计算

关于大面积烧伤后,第1个24h静脉补胶体和电解质液量计算可参考下列公式进行( )A.烧伤面积(Ⅱ度、Ⅲ度)×体重×1.5 ml(成人)B.烧伤面积(Ⅱ度、Ⅲ度)×体重×2.0 ml(儿童)C.烧伤面积(Ⅱ度、Ⅲ度)×体重×2.5 ml(婴儿)D.烧伤面积(Ⅱ度、Ⅲ度)×体重×1.8 ml(成人)E.烧伤面积(I度、Ⅱ度、Ⅲ度)×体重×1.5 ml(儿童)

关于该患者第1个24小时的补液不正确的是A.第1个24小时补液时,输入速度应先快后慢B.胶体与电解质液的比例为0.5:1C.补液总量中包括日需水量D.成年人与儿童每单位烧伤面积、每公斤体重应补胶体和电解质液量相等E.早给碱性药、利尿药,预防并发症

有关大面积烧伤早期输液,哪项是不恰当的 A、每个伤员对补液量的需求不同B、补液量应严格按照公式计算给予C、用补液公式计算出的补液量仅供参考D、无须定时进行尿量的检测E、常规应用碱性药物

在全国通用的烧伤补液公式中,下列正确的是A.面积是Ⅰ、Ⅱ、Ⅲ度烧伤面积之和B.胶体液首选是全血C.第—个8小时应输入总量的1/3D.基础水分量是3000mlE.胶体液和电解质溶液的比例是 0.5:1,重者1:1

关于大面积烧伤后补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补液多少按烧伤总面积计算B、第1个24小时,成人每千克体重每1%烧伤面积补液1.5mlC、成人还应补充每日所需水分2000~3000mlD、第2个24小时,给第一个24小时的胶体和晶体之半量E、第3个24小时,烧伤面积小于50%者,可不用再补充胶体液

烧伤抗休克期的补液量计算,下列哪项与公式计算无关( )A、Ⅰ度烧伤面积B、浅Ⅱ度烧伤面积C、深Ⅱ度烧伤面积D、Ⅲ度烧伤面积E、体重

关于大面积烧伤的补液,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伤后第1个24小时,每1%烧伤面积(Ⅱ°、Ⅲ°)每公斤体重应补胶体和电解质共1.5ml(小儿2.0ml)B、胶体和电解质的比例是0.5∶1,广泛深度烧伤其比例可改为0.75∶0.75C、另加5%葡萄糖补充水分,成人为2000mlD、第2个24小时,胶体和电解质为第1个24小时的一半E、第3个24小时,烧伤面积在50%以下者,可不给胶体和晶体

按第三军医大学补液公式,第2个24小时补电解质液和胶体液皆为第1个24小时的()A、1/2B、1/3C、1/4D、3/5E、2/3

关于大面积烧伤后,第1个24小时静脉补胶体和电解质液量计算可参考下列公式进行()A、烧伤面积(Ⅱ度、Ⅲ度)×体重(kg)×1.5ml(成人)B、烧伤面积(Ⅱ度、Ⅲ度)×体重(kg)×1.8ml(儿童)C、烧伤面积(Ⅱ度、Ⅲ度)×体重(kg)×2.0ml(婴儿)D、烧伤面积(Ⅱ度、Ⅲ度)×体重(kg)×1.8ml(成人)E、烧伤面积(Ⅰ度、Ⅱ度、Ⅲ度)×体重(kg)×1.5ml(儿童)

烧伤后第2个24小时补胶体和晶体液总量应为第1个24个时()A、实际补液量的一半B、公式计算量的一半C、实际补液量D、公式计算量E、实际补液量的1/3

在全国通用的烧伤补液公式中,下列正确的是:()A、面积是Ⅰ、Ⅱ、Ⅲ度烧伤面积之和B、胶体液首选是全血C、第一个8小时应输入总量的1/3D、胶体液和电解质溶液的比例是0.5:1,重者1:1

在全国通用的烧伤补液公式中,下列正确的是()A、面积是I、Ⅱ、Ⅲ度烧伤面积之和B、胶体液首选是全血C、第一个8小时应输入总量的1/3D、基础水分量是2500mlE、胶体液和电解质溶液的比例是0.5:1,重者1:1

单选题烧伤后第2个24小时补胶体和晶体液总量应为第1个24个时()A实际补液量的一半B公式计算量的一半C实际补液量D公式计算量E实际补液量的1/3

单选题在全国通用的烧伤补液公式中,下列正确的是:()A面积是Ⅰ、Ⅱ、Ⅲ度烧伤面积之和B胶体液首选是全血C第一个8小时应输入总量的1/3D胶体液和电解质溶液的比例是0.5:1,重者1:1

单选题烧伤抗休克期的补液量计算,下列哪项与公式计算无关( )AⅠ度烧伤面积B浅Ⅱ度烧伤面积C深Ⅱ度烧伤面积DⅢ度烧伤面积E体重

单选题在全国通用的烧伤补液公式中,下列哪项正确?(  )A基础水分量是2500mLB补液中所计算的面积为Ⅰ、Ⅱ、Ⅲ度烧伤面积之和C第一个8小时应输入总量的1/3D胶体液首先是全血E胶体液和电解质溶液的比例是0.5:1

单选题国内常用标准补液公式,第2个24小时补电解质液和胶体液皆为第1个24小时的()A1/2B3/5C1/4D1/3E2/3

多选题液体疗法是防治烧伤休克的主要措施,下列方法正确的是()。A伤后第一个24h,每1%烧伤面积每千克体重应补胶体和电解质液共1.5mlB伤后第一个24h,小儿每1%烧伤面积每千克体重应补胶体和电解质液共2mlC胶体和电解质液的比例为1.0:0.5D广泛深度烧伤者胶体和电解质液的比例可为0.75:0.75E第2个24h应补胶体和电解质液为第一个24h的1倍

多选题有关大面积烧伤早期输液,哪项是不恰当的()A每个伤员对补液量的需求不同B补液量应严格按照公式计算给予C用补液公式计算出的补液量仅供参考D无须定时进行尿量的检测E常规应用碱性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