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当患者发作剧烈胸痛时,下列哪项检查结果正常,可排除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ACK-MBB肌钙蛋白C肌红蛋白D超声心动图E18导联体表心电图

单选题
当患者发作剧烈胸痛时,下列哪项检查结果正常,可排除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
A

CK-MB

B

肌钙蛋白

C

肌红蛋白

D

超声心动图

E

18导联体表心电图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对有胸痛或胸部不适而ECG检查结果正常的患者,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不需要进一步作与急性心肌梗死有关的生化标志物的检测B、不能排除急性心肌梗死C、可以排除急性心肌梗死D、可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E、不需要处理

胸痛发作后2~6h哪项指标不升高可排除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A、CKB、CK-MBC、MbD、ASTE、LD

患者,男,67岁。胸痛2小时,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给予急诊溶栓治疗。下列对直接诊断冠脉再通最有价值的是A、出现心律失常B、胸痛2小时内基本消失C、血清心肌酶峰值提前D、心电图抬高ST段回降>50%E、冠脉造影示闭塞动脉再通

当患者发作剧烈胸痛时,下列哪项检查结果正常,可排除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A、CK-MBB、肌钙蛋白C、超声心动图D、18导联体表心电图E、X线胸片

胸痛发作后2~6h高,可排除急性心梗A.MbB.a-HBDHC.CKD.LDE.AST内哪项标志物不升 .

在胸痛发作后6~12h,下列哪项不见升高可基本排除急性心肌梗死A.CKB.CK-MBC.MbD.CTnTE.CTnI

一患者胸痛6h,经心电图检查结果正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可排除心肌梗死的诊断B、可确诊发生了小面积的心肌梗死C、安排患者留观,数小时后再作心电图检查D、马上进行溶栓治疗E、进一步作与急性心肌梗死有关的生化标志物检查

对有胸痛或胸部不适而ECG检查结果正常的患者,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不需要进一步作与急性心肌梗死有关的生化标志物的检测B.可以排除急性心肌梗死C.可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D.不能排除急性心肌梗死E.以上都不对

CK—MB检查正常的可疑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判断其有否微小心肌损伤的最特异性的指标是

胸痛发作后2~6h内哪项标志物不升高,可排除急性心梗A、MbB、α-HBDHC、CKD、LDE、AST

当患者发作剧烈胸痛时,下列哪项检查结果正常,可排除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A.CK-MBB.肌钙蛋白C.超声心动图D.18导联体表心电图

对胸痛发作10小时疑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可首选下列哪项生化指标确诊( )A.cTnB.MBC.CKD.LDE.AST

对胸痛发作5小时疑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可首选下列哪项生化指标确诊( )。A、cTnB、MBC、CKD、LDE、AST

当患者发作剧烈胸痛时,下列哪项检查结果正常,可排除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A、CK-MBB可累及右心室C、超声心动图D、18导联体表心电图E、X线胸片

以下哪项是心源性胸痛()A、主动脉夹层B、肺栓塞C、急性冠脉综合征D、张力性气胸

患者女性,49岁,发作性胸痛5个月,持续性闷痛,伴左乳刺痛,活动或情绪激动后加重,心电图有ST段改变,睡眠差。如该患者进行了动态心电图检查,显示为阳性,进行了冠脉造影检查,但是冠脉造影未发现明显血管病变,该患者应该诊断为()A、心脏神经症B、冠心病C、心脏X综合征D、没有疾病,不需治疗E、更年期综合征

下列哪项在胸痛发作后6~12小时不升高是排除急性心肌梗死很好的指标()A、CKB、CK-MBC、MbD、cTnTE、cTnI

高危胸痛患者包括()A、急性冠脉综合征B、主动脉夹层C、肺栓塞D、张力性气胸E、胸膜炎

下列哪项不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的因素()A、冠脉内斑块形成B、斑块破裂C、血栓形成D、冠脉痉挛E、血尿酸增高

单选题胸痛发作后2~6h哪项指标不升高可排除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ACKBCK-MBCMbDASTELD

单选题一患者胸痛6h,经心电图检查结果正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可排除心肌梗死的诊断B可确诊发生了小面积的心肌梗死C安排患者留观,数小时后再作心电图检查D马上进行溶栓治疗E进一步作与急性心肌梗死有关的生化标志物检查

单选题当患者发作剧烈胸痛时,下列哪项检查结果正常,可排除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  )ACK-MBB肌钙蛋白C肌红蛋白D超声心动图E18导联体表心电图

单选题下列哪项在胸痛发作后6-12小时不升高是排除急性心肌梗死很好的指标()ACKBCK-MBCMBDcTnTEcTnI

单选题在胸痛发作后6~12h下列哪项不见升高可基本排除急性心肌梗死()ACKBCK-MBCMb与cTnTDcTnTEcTnI

单选题以下哪项是心源性胸痛()A主动脉夹层B肺栓塞C急性冠脉综合征D张力性气胸

单选题下列哪项在胸痛发作后6~12小时不升高是排除急性心肌梗死很好的指标()ACKBCK—MBCMbDcTnTEcT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