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大试筒击实后,土样不应高出筒顶6mm。A对B错

判断题
大试筒击实后,土样不应高出筒顶6mm。
A

B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小试筒击实后,试样不应高出筒顶面6mm,大试筒击实后,试样不应高出筒顶面7mm。(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土的击实试验中,大试筒适用于粒径不大于( )mm的土。A.10B.20C.30D.40

围绕土的击实试验原理和方法回答下列问题。5)土的击实试验分重型击实和轻型击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重型击实II-1和II-2击实功不完全相等,所用的击实筒尺寸也不一样B.重型击实和轻型击实试验所用的击实筒尺寸一样,锤的质量一样,仅锤的落高不一样C.重型击实后,试样不应高出筒顶面6mm;轻型击实后,试样不应高出筒项面5mmD.重型击实试验击实功约为轻型击实试验击实功的4.5倍

小试筒击实后,试样不应()。A.高出筒顶面3mmB.高出筒顶面4mmC.高出筒顶面5mmD.高出筒顶面6mm

土CBR试验,大试筒击实后,试样不宜高出( )mm。A.筒高的6mmB.筒高的5mmC.筒高的10mmD.筒高的8mm

围绕土的击实试验原理和方法回答下列问题。5)土的击实试验分重型击实和轻型击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2017真题)(2017检师真题)A.重型击实II-1和II-2击实功不完全相等,所用的击实筒尺寸也不一样B.重型击实和轻型击实试验所用的击实筒尺寸一样,锤的质量一样,仅锤的落高不一样C.重型击实后,试样不应高出筒顶面6mm;轻型击实后,试样不应高出筒项面5mmD.重型击实试验击实功约为轻型击实试验击实功的4.5倍

击实试验中,每层按规定的击实次数进行击实,要求击完后余土高度不超过试筒顶面()m m。A.5B.7C.9D.10

击实试验中,每层按规定的击实次数进行击实,要求击完后余土高度不超过试筒顶面()m m。A、 5B、 7C、 9D、 10

做击实试验时,小试筒击实后,试样高出击实筒不宜超过5mm,大试筒击实后,试样高出击实筒不宜超过()mm。A、5B、6C、7D、4

在做无机结合料击实试验时,击实完毕后余土高度不超过试筒顶面()mm。A、4B、5C、6D、7

土的击实试验中,试筒加湿土质量3426.7g,试筒质量1214g,试筒容积997cm3,土样含水量16.7%,则土样干密度是()(取小数2位)。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过程中,按五层击实时,应检查高度几次?试样击实后,试样超出试筒顶的高度不得大于多少?()A、2次、6mmB、5次、5mmC、2次、5mmD、5次、6mm

土击实完毕后,规定土样高出击实筒不应超过()A、3mmB、4mmC、5mmD、6mm

土体重型击实试验中,如何控制击实成型后的土样高度不超过击实筒顶面高度5mm(小筒)?

大试筒击实后,土样不应高出筒顶6mm。

土击实完毕后,规定大试筒土样高出击实筒不应超过()。A、3mmB、4mmC、5mmD、6mm

小击实筒击实后,土样不易高出筒顶5mm。

土的击实试验目的在于求得()和(),小试筒适用于粒径不大于()mm的土;大试筒使用粒径不大于()mm的土。

土的击实试验中,试筒加湿土质量3426.7g,试筒质量1214g,试筒容积997cm3,土样含水量16.7%,则土样干密度是()。A、1.9B、1.89C、2.02D、2.01

填空题土的击实试验中,试筒加湿土质量3426.7g,试筒质量1214g,试筒容积997cm3,土样含水量16.7%,则土样干密度是()(取小数2位)。

单选题采用大试筒(重型击实仪)的击实试验,试样击实后,试样高出击实筒不应超过(),否则试验无效。A5mmB6mmC8mmD10mm

判断题小击实筒击实后,土样不易高出筒顶5mm。A对B错

单选题土击实完毕后,规定土样高出击实筒不应超过()A3mmB4mmC5mmD6mm

单选题土击实完毕后,规定大试筒土样高出击实筒不应超过()。A3mmB4mmC5mmD6mm

单选题制作承载比试件时,大试筒击实后,试样不宜高出筒高()。A3mmB10mmC6mmD5mm

填空题土的击实试验目的在于求得()和(),小试筒适用于粒径不大于()mm的土;大试筒使用粒径不大于()mm的土。

问答题土体重型击实试验中,如何控制击实成型后的土样高度不超过击实筒顶面高度5mm(小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