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通过棱镜折射的光线在1米为半径的圆周处产生1厘米的圆弧偏移,该棱镜的屈光力为()。A1棱镜度B1厘弧度C1顶角度D1立体角

单选题
通过棱镜折射的光线在1米为半径的圆周处产生1厘米的圆弧偏移,该棱镜的屈光力为()。
A

1棱镜度

B

1厘弧度

C

1顶角度

D

1立体角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先天性内斜视的主要矫治手段为在2岁以前()。A、矫正屈光不正B、手术治疗C、棱镜缓解D、棱镜训练

纵向色差的倒数为焦距差,称为()。 A.阿贝数B.焦力C.屈光力D.棱镜度

1∆表述为:棱镜使通过的光线在1m处产生的偏离入射光方向1cm的量。()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双光镜主镜片屈光力为负的时候,主镜片光心之下的某一点产生底朝下的棱镜效应。()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如图2-7所示,三棱镜ABC,∠A=30°.光线垂直AB面射入棱镜,由AC面射出.已知出射光与入射光的夹角为30°.在Ac面上光线的入射角是(),棱镜的折射率是().

微棱镜型反光膜的技术特点为()。A.没有光线的折射B.没有金属反射层C.棱镜上面和下面都有一个空气层D.光线都从微棱镜的3个面反射出去

如图,一个三棱镜的截面为等腰直角△ABC,∠A为直角,此截面所在平面内的光线沿平行于BC边的方向射到AB边,进入棱镜后直接射到AC边上,并刚好能发生全反射。该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  )。

棱镜分视,视标光线透过棱镜后向棱镜的底向折射,注视眼透过棱镜观察视标,则视标像向棱镜的底向移位。

在眼球光学中,常作为屈光力的单位的是()A、焦距B、屈光度(Diopter,D)C、折射率D、棱镜度

在1米出射线的距离上能使光线位移1()的三棱镜的力为1个棱镜度。

在1米出射线的距离上能使光线位移1分米的三棱镜的力为1个棱镜度。

棱镜使通过的光线在1米处产生偏离入射光方向1厘米的偏移,该棱镜的屈光力定义为()。A、1个棱镜度B、1个厘弧度C、1个顶角度D、1个立体角

人眼不能耐受的双眼屈光参差所产生的棱镜效应为()。A、水平方向的棱镜效应B、垂直方向的差异棱镜效应C、左右方向的棱镜效应D、双眼上方的棱镜效应

关于棱镜的说法不合适的是()。A、棱镜对光线有聚焦及分散的能力因此光束通过棱镜后向底折射,像向尖端移位B、光束通过棱镜后不能成实像,只能成虚像C、光束通过棱镜后,光束向基底方向移位D、光束通过棱镜后,像向尖端移位

屈光型内斜的主要矫治方法为配戴()。A、足光远视眼镜B、足光近视眼镜C、底向外棱镜D、底向内棱镜

棱镜分视,视标光线透过棱镜后向棱镜的底向折射,注视眼透过棱镜观察视标,则视标像向棱镜的()。A、底向移位B、顶向移位C、下方移位D、上方移位

通过棱镜折射的光线在1米为半径的圆周处产生1厘米的圆弧偏移,该棱镜的屈光力为()。A、1棱镜度B、1厘弧度C、1顶角度D、1立体角

当光线垂直入射到()的表面上,入射角为0度,折射角为0度。A、直角棱镜B、锐角棱镜C、球面玻璃D、平行平面玻璃板

微棱镜型反光膜没有光线的折射。

在眼球光学中,常作为屈光力的单位的是()A、焦距B、屈光度(Diopter,D.C、折射率D、棱镜度E、米角

已知三棱镜的折射棱角A为60°,其最小偏向角为42°,则此时出射光线与棱镜的出射面之间的出射角为()。A、81°B、51°C、18°D、102°

判断题棱镜分视,视标光线透过棱镜后向棱镜的底向折射,注视眼透过棱镜观察视标,则视标像向棱镜的底向移位。A对B错

单选题棱镜使通过的光线在1米处产生偏离入射光方向1厘米的偏移,该棱镜的屈光力定义为()。A1个棱镜度B1个厘弧度C1个顶角度D1个立体角

单选题在眼球光学中,常作为屈光力的单位的是()A焦距B屈光度(Diopter,D)C折射率D棱镜度

单选题人眼不能耐受的双眼屈光参差所产生的棱镜效应为()。A水平方向的棱镜效应B垂直方向的差异棱镜效应C左右方向的棱镜效应D双眼上方的棱镜效应

单选题关于棱镜的说法不合适的是()。A棱镜对光线有聚焦及分散的能力因此光束通过棱镜后向底折射,像向尖端移位B光束通过棱镜后不能成实像,只能成虚像C光束通过棱镜后,光束向基底方向移位D光束通过棱镜后,像向尖端移位

填空题在1米出射线的距离上能使光线位移1()的三棱镜的力为1个棱镜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