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兴奋通过一个突触所需的时间为()A0.1~0.3msB0.3~0.5msC0.5~0.7msD0.7~0.9msE0.9ms

单选题
兴奋通过一个突触所需的时间为()
A

0.1~0.3ms

B

0.3~0.5ms

C

0.5~0.7ms

D

0.7~0.9ms

E

>0.9ms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兴奋通过一个化学性突触所需要的时间通常为() A、0.01-0.03msB、0.01-0.03sC、0.3-0.5sD、0.3-0.5msE、3-5ml

突触前抑制指通过()型突触改变突触前膜的活动,从而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的突触传递过程。

突触前抑制的特点是A.突触前膜超极化B.突触前轴突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C.突触后膜的兴奋性降低D.突触后膜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降低E.通过轴突-树突突触的活动实现

兴奋通过一个突触所需的时间为()A.>0.9msB.0.1~0.3msC.0.7~0.9msD.0.3~0.5msE.0.5~0.7ms

下列关于兴奋的传递,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轴突B、兴奋的突触处的传递方向是: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C、兴奋由一个神经元传到另一个神经元的能量变化是:电能―化学能―电能D、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速度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慢

突触前抑制的特点是()。A、突触前膜超极化B、突触前轴突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C、突触后膜的兴奋性降低D、突触后膜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降低E、通过轴突树突突触的活动实现

突触前抑制的特点是()A、突触前膜超极化B、潜伏期长,持续时间长C、突触前轴突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D、突触后膜的兴奋性降低E、通过轴突-树突突触结构的活动来实现

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B、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再转化为电信号C、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是有间隙的D、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

何谓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兴奋如何通过突触传递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兴奋在中枢通过突触传递的过程与机理)?

关于突触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在通过突触传递时只能单向进行B、兴奋通过突触的速度较通过同样距离的神经纤维慢得多C、突触后神经元发生兴奋需要有多个EPSP加以总和D、突触前神经元和突触后神经元放电频率相同E、易受内环境理化因素变化影响和易疲劳

兴奋通过一个突触所需的时间为()A、0.1~0.3msB、0.3~0.5msC、0.5~0.7msD、0.7~0.9msE、0.9ms

有关突触的正确叙述是()A、两个神经元之间在结构上最紧密连接的部位,称突触B、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为突触传递C、突触部位具有不易疲劳性D、兴奋经过突触时速度变小,有时间延搁E、兴奋经过突触时速度加快,无时间延搁

下列有关突触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个神经元之间在结构上的原生质直接连续称为突触B、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主要依靠突触传递C、突触传递不易疲劳D、兴奋通过突触处的传递速度较慢,有时间延搁E、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

兴奋通过1个突触所需的时间为()A、0.1~0.3msB、0.3~0.5msC、0.5~0.7msD、0.7~0.9msE、0.9ms

单选题兴奋通过一个突触所需的时间为(  )。A0.1~0.3msB0.3~0.5msC0.5~0.7msD0.7~0.9msE>0.9ms

问答题何谓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兴奋如何通过突触传递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兴奋在中枢通过突触传递的过程与机理)?

单选题突触前抑制的特点是(  )。A突触前膜超极化B突触后膜的兴奋性降低C突触前轴突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D突触前膜去极化,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降低E通过轴突-树突突触的活动实现

多选题有关突触的正确叙述是()。A两个神经元之间在结构上最紧密连接的部位,称突触B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为突触传递C突触部位具有不易疲劳性D兴奋经过突触时速度变小,有时间延搁E兴奋经过突触时速度加快,无时间延搁

单选题关于突触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在通过突触传递时只能单向进行B兴奋通过突触的速度较通过同样距离的神经纤维慢得多C突触后神经元发生兴奋需要有多个EPSP加以总和D突触前神经元和突触后神经元放电频率相同E易受内环境理化因素变化影响和易疲劳

单选题兴奋通过一个突触所需的时间为()A0.1~0.3msB0.3~0.5msC0.5~0.7msD0.7~0.9msE0.9ms

单选题突触前抑制的特点是()。A突触前膜超极化B突触前轴突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C突触后膜的兴奋性降低D突触后膜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降低E通过轴突树突突触的活动实现

多选题下列有关突触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个神经元之间在结构上的原生质直接连续称为突触B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主要依靠突触传递C突触传递不易疲劳D兴奋通过突触处的传递速度较慢,有时间延搁E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

单选题突触前抑制的特点是()。A突触前膜超极化B潜伏期长,持续时间长C突触前轴突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D突触后膜的兴奋性降低E通过轴突-树突突触结构的活动来实现

单选题突触前抑制的特点是(  )。A突触前膜超极化B潜伏期长,持续时间长C突触前轴突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D突触后膜的兴奋性降低E通过轴突一树突突触结构的活动来实现

单选题兴奋通过1个突触所需的时间为()A0.1~0.3msB0.3~0.5msC0.5~0.7msD0.7~0.9msE0.9ms

单选题关于突触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在通过突触传递时只能单向进行B兴奋通过突触的速度较通过同样距离的神经纤维慢得多C突触后神经元发生兴奋需要有多个EPSP的总和D突触前神经元和突触后神经元放电频率相同E易受内环境理化因素变化影响和易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