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早上大班幼儿小明的家长说孩子感冒了,把医院开的药片和口服液交给保育员刘某,并交代:今早已服过一次药了。午餐后,刘某取出药片,插好口服药的吸管,叫小明就着菜汤送服。上述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问答题
早上大班幼儿小明的家长说孩子感冒了,把医院开的药片和口服液交给保育员刘某,并交代:今早已服过一次药了。午餐后,刘某取出药片,插好口服药的吸管,叫小明就着菜汤送服。上述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患儿,刘某,因发热3日到县医院就诊,门诊接诊医师张某检查后发现刘某的颊黏膜上有考氏斑,拟诊断为麻疹,张某遂嘱患儿刘某的家长带刘某去市传染病医院就诊。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张某应当( )A.请上级医师会诊,确诊后再转诊B.请上级医师会诊,确诊后隔离治疗C.向医院领导报告,确诊后由防疫部门进行转送隔离D.向医院领导报告,确诊后对刘某就地进行隔离E.在规定时间内,向当地防疫机构报告

刘某与许某的妻子相好,为达到结婚目的,乘工地大伙干活的机会,在许某的饭菜中投了鼠药,许某发现饭菜有异味,就把饭菜倒了,另买了一些东西吃,后发现他倒过的饭菜被狗吃了,狗吃了就被毒死了。许某认为肯定有人在饭菜中下了药,许某就把此事告诉了刘某,刘某借机说此事是马某所为,因为马某与刘某、许某都有矛盾,然后刘某和许某联名写信,向公安机关提出马某涉嫌杀害许某,问刘某构成什么罪?

王某打算实施故意伤害行为,到好友刘某家去借猎枪,刘某问王某借枪干什么,王某笑着说:“去抢银行。”刘某笑着捶了王某一拳,将枪借给了王某,并嘱咐他小心使用。后王某持枪将人打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王某和刘某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共同犯罪B.王某单独成立故意伤害罪C.刘某构成非法出借枪支罪D.刘某构成抢劫罪(未遂)

某中学的学生李某,在课堂上随意讲话,干扰了课堂秩序。任课教师刘某将其撵出课堂。下课后刘老师又罚李某做“下蹲起立”动作200次,由于李某体力不支,栽倒在地上,头部磕伤,后到医院花了300余元。李某家长找到学校,要求校方处分刘某,并赔偿全部医疗费。请根据教育法规对刘某的行为和家长的要求给予分析。

早上,大班幼儿小明的家长说孩子感冒了,把医院开的药片和口服液交给了保育员刘某,交待:今日已服过一次药了。午餐后,刘仪取出药片,插好口服液的吸管,叫小明就着菜汤送服。(1)上述做法是否正确?错在哪里?(2)如果是你,该如何给幼儿喂药?

分析下面案例:小二班刘某小朋友下楼梯时滑倒了,啼哭。保育员林某看了看,见刘某额头微肿无出血,就轻轻地给他揉了揉,说:“没关系,勇敢些,不要哭。”餐后,刘某出现了呕吐,林某问:“肚子不舒服吗?喝点水,漱漱口就好”。随后清扫了呕吐物。(1)试述保育员的做法正确吗?(2)运用相关知识、结合自身的实践谈谈如何正确处理幼儿头摔伤。

王某将一台笔记本电脑交给刘某,请刘某帮其销售并约定将销售价格的1%支付给刘某。刘某将该笔记本销售给赵某,在销售时没有提到王某并且告诉赵某说:“这个笔记本是我的。”刘某帮助王某销售笔记本的行为属于( )。A.代理B.行纪C.居间D.委托

陈某与刘某二人达成收养协议,内容为:陈某因膝下无子,收养刘某的儿子刘小明,一次性付给刘某10万元人民币;刘小明以后的生活、教育费用等全部由陈某负担。若双方发生争议,提请北京仲裁委仲裁。后陈某自己生一儿子,不想继续收养刘小明,与刘某发生争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刘某可去人民法院起诉B:刘某可按协议,向北京仲裁委提起仲裁C:刘某可选择仲裁或者诉讼D:本案系涉及人身关系的案件,刘某应先经过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才能起诉

下列选项表述的各种情形中,可以认定为自首的是( )。A.贺某盗窃了价值5000元的财物,为销赃在大街上寻找买主,某派出所民警刘某见其神色紧张.形迹可疑,便将其叫住询问审查,贺某以为罪行被发现,遂如实供述了盗窃的犯罪事实B.杜某犯罪后自动投案,在被取保候审期间逃跑,后被公安机关抓获,并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罪行C.仝某伙同他人盗窃一家金融机构被抓获归案,在羁押审查期间,仝某主动交代司法机关未掌握的其一次单独盗窃某小区超市的犯罪事实D.祁某因犯强奸罪被逮捕,在审查期间祁某又交代了共犯刘某的犯罪情况,并带领公安人员到刘某家中,将刘某抓获

王某打算实施故意伤害行为,到好友刘某家去借猎枪,刘某问王某借枪干什么,王某笑着说:“去抢银行。”刘某笑着捶了王某一拳,将枪借给了王某,并嘱咐他小心使用。后王某持枪将人打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王某和刘某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共同犯罪B、王某单独成立故意伤害罪C、刘某构成非法出借枪支罪D、刘某构成抢劫罪(未遂)

早上,大班幼儿小明的家长说孩子感冒了,把医院开的药片和口服液交给了保育员刘某,交待:今日已服过一次药了。午餐后,刘仪取出药片,插好口服液的吸管,叫小明就着菜汤送服。如果是你,该如何给幼儿喂药?

早上大班幼儿小明的家长说孩子感冒了,把医院开的药片和口服液交给保育员刘某,并交代:今早已服过一次药了。午餐后,刘某取出药片,插好口服药的吸管,叫小明就着菜汤送服。如果是你,该如何给幼儿喂药?

早上大班幼儿小明的家长说孩子感冒了,把医院开的药片和口服液交给保育员刘某,并交代:今早已服过一次药了。午餐后,刘某取出药片,插好口服药的吸管,叫小明就着菜汤送服。上述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早上,大班幼儿小明的家长说孩子感冒了,把医院开的药片和口服液交给了保育员刘某,交待:今日已服过一次药了。午餐后,刘仪取出药片,插好口服液的吸管,叫小明就着菜汤送服。上述做法是否正确?错在哪里?

冬冬家长对老师说:冬冬耳朵上起了个疱,请老师帮忙喂药搽药。保育员许某上前接过袋子,打开看了看,是一包药片和一支药膏,就顺手把整袋药放在玩具柜上,然后又去接待其他小朋友了。分析上例中保育员做法的正误,并谈谈保育员应如何保管药物。

如果张某出了万家后,将打晕万某的事情告诉了刘某,刘某对张某说:“要是万某醒过来,报案怎么办,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不如你再回去把万某杀死。”说完便把一把水果刀递给了张某。张某听从了刘某的劝说,返回万家,朝万某连捅数刀,以为万某已死亡,便顺手把万某脖子上带的金项链拿走。后万某经抢救及时并未死亡。。对张某、刘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请说明理由。

刘某(男,15岁)和邻居杨某(男,20岁,无业人员)是好朋友。2011年5月11日上午9点,杨某带刘某到某商场门口,并指使刘某乘行人王某不备抢走其背包一个,包内有现金3000元。5月20日,杨某又指使刘某望风,杨某及其同伙3人潜入某单位宿舍,窃走价值5000元的物品。6月3日,杨某带刘某乘公共汽车时,唆使刘某扒窃2次,窃得现金2000元。6月20日,杨某一伙5人带刘某在一家饭馆吃饭,同饭馆工作人员发生口角。殴斗中,杨某交给刘某一把匕首让刘某使用,刘某用匕首在被害人身上扎了几刀(后经鉴定构成重伤)。公安机关接到群众报案,迅速到达该饭馆,并喝令刘某放下匕首,停止侵害。刘某已扎红了眼,看到民警过来,就把刀架在被害人的脖子处,说:你们别过来,过来我就杀了他,反正都是坐牢。民警在警告无效的情况下,使用武器将刘某击伤。民警随即将刘某、杨某等6人抓获,直接带回派出所审查。回所后,立即经派出所所长批准办理了立案手续,并经派出所所长批准,对杨某、刘某办理了拘留手续,但未报告使用武器的情况。在侦查阶段,办案人员李某对刘某、杨某分别进行了讯问。第一次讯问后,刘某听同监室的人说可以请律师,便问办案人员李某,自己是否可以请律师,李某答复,可以请律师,但会见必须经公安机关批准。刘某和杨某构成什么犯罪?请简要分析。

15岁的刘某绑架了富商张某3岁的儿子小明,勒索10万元。后因小明一直哭闹,刘某害怕被人发现而将小明掐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刘某构成绑架罪B、刘某构成故意杀人罪C、对刘某应当数罪并罚D、对刘某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问答题早上,大班幼儿小明的家长说孩子感冒了,把医院开的药片和口服液交给了保育员刘某,交待:今日已服过一次药了。午餐后,刘仪取出药片,插好口服液的吸管,叫小明就着菜汤送服。如果是你,该如何给幼儿喂药?

问答题王某,男,44岁,某医院职工。  王某得知其妻刘某有了婚外情后即怀恨在心,欲致其于死地。2001年12月19日,王某自制了一个定时爆炸装置。12月21日上午,王某将爆炸装置定好时间后谎称要去登山游玩,带着刘某一起爬上了一座游人云集的山头。中午12点左右,王某将用报纸包好放在塑料袋中伪装成午餐的爆炸装置让刘某拿着,然后以上厕所为名离开刘某。12点30分左右,定时爆炸装置发生爆炸,刘某被炸身亡,刘某周围的游人一死三伤。王某被抓获后主动交代,2000年2月因与吴某发生争执而将吴某扎伤、经查属实。吴某的伤情为轻微伤。对王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罚(处理原则)?为什么?

单选题李某团刘某与其断绝恋爱关系而对刘某怀恨在心,决意对刘某进行报复。一天,李某找到刘某,对刘某说:咱们虽然散伙了,但还有最后几句话和你讲。刘某遂跟李某走到一个偏僻的地方,李某从口袋里拿出一只木质小盒交给刘某,说是刘某以前送的东西,现还给刘某,并说等他走了以后再看。李某离开后,刘某打开木盒,引爆了一枚炸弹,刘某被炸死。李某的行为构成()A爆炸罪B危险物品肇事罪C故意杀人罪D报复陷害罪

问答题早上大班幼儿小明的家长说孩子感冒了,把医院开的药片和口服液交给保育员刘某,并交代:今早已服过一次药了。午餐后,刘某取出药片,插好口服药的吸管,叫小明就着菜汤送服。如果是你,该如何给幼儿喂药?

问答题刘某在银行工作,老家在天津,春节期间回天津。邻居个体户张某间刘某枸杞行情,并委托他买50斤回来,多些也可以。刘某说他7月份要回家,7月份带些回来。恰在这年的7月张某死亡,其摊位也转变为经营服装,经营执照也换了。7月底刘某带回60斤枸杞,每斤11元,共660元。刘某送到张家,张的儿子说他父亲已死了,又不再经营这些东西,拒绝接受。作为律师,分析刘某能否把枸杞交给张家,并要回660元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