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丙烯腈、氢氰酸等物料都有自聚性质,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对回收塔、脱氢氰酸塔系统操作温度的检查和按规定添加阻聚剂,防止高温自聚而堵塞设备和管道。A对B错

判断题
丙烯腈、氢氰酸等物料都有自聚性质,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对回收塔、脱氢氰酸塔系统操作温度的检查和按规定添加阻聚剂,防止高温自聚而堵塞设备和管道。
A

B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为防止液态氢氰酸的聚合,设计上应加入醋酸进行阻聚,其标准为每百千克脱氢氰酸塔进料加入()千克醋酸。A、0.01~0.015B、0.05~0.1C、0.1~0.15D、0.18

投用脱氢氰酸塔再沸器贫水过程中,各阀操作次序十分重要。在脱氢氰酸塔再沸器贫水入口阀、出口阀未打开前,不可关闭脱氢氰酸塔再沸器的贫水旁路。()

大循环系统热运时,回收塔分层器水相液位送往()进料。A、吸收塔B、脱氢氰酸塔C、回收塔D、急冷塔下段

脱氢氰酸塔停止进料后,应继续保持塔釜贫水供给,直到脱氢氰酸塔系统()。A、物料退净B、上段氢氰酸处理基本干净C、0℃盐水停供D、氢氰酸停止外送

为确保丙烯腈装置停车过程中的安全,按规定装置停车前应首先切断脱氢氰酸塔进料,以防止外供氢氰酸质量不合格导致出现意外。()

大冰机跳车时,对脱氢氰酸塔操作人员应()等手段,以尽可能延长脱氢氰酸塔温度分布曲线正常时间。A、立即降脱氢氰酸塔进料至最低流量B、适降脱氢氰酸塔釜贫水及回流量C、尽可能控制好脱氢氰酸塔顶压D、将螺杆冰机最大限度加载

通常可采取()等措施来降低丙烯腈产品中的氢氰酸含量。A、增大成品塔顶外送量B、适降成品塔顶外送量C、降低脱氢氰酸塔釜氢氰酸含量D、增加氢氰酸外送量

为防止气态氢氰酸的聚合,设计上应加入少量二氧化硫进行阻聚,其加入的标准为控制脱氢氰酸塔顶冷凝器内物料二氧化硫含量在()ppm。A、200B、200~400C、400~600D、1000

以下设备中,使用0℃盐水的设备的有()。A、吸收水侧线冷却器B、脱氢氰酸塔冷凝器C、脱氢氰酸塔排气冷凝器D、回收塔顶冷凝器

在丙烯腈装置脱氢氰酸塔控制氢氰酸质量的串级控制系统中,脱氢氰酸塔的()是副变量。A、上段灵敏板温度B、塔顶回流量C、塔顶外送量D、下断回流量

对不稳定的物质,在贮存中应添加(),防止贮存中发生氧化、聚合等反应而引起()而发生爆炸。A、稳定剂和阻聚剂等、温度和压力降低B、催化剂和阻聚剂等、温度和压力升高C、氧化剂和阻聚剂等、温度和压力升高D、稳定剂和阻聚剂等、温度和压力升高

醋酸加入量过少,将会()。A、增加氢氰酸的聚合损失B、脱氢氰酸塔塔釜pH值升高C、丙烯腈聚合损失增加D、产品不合格

开车时当回收塔顶分层器油层液位达60%后,即可启脱氢氰酸塔进料泵向脱氢氰酸塔进料。()

室外进行脱氢氰酸塔再沸器贫水引入操作时宜缓慢进行,以防止造成()的波动。A、吸收水量B、溶剂水量C、四效进料量D、脱氢氰酸塔进料量

丙烯腈装置以下设备中,需进行抽真空试验的设备有()。A、脱氢氰酸塔B、回收塔C、催化剂贮罐D、成品塔

控制脱氢氰酸塔上段灵敏板温度的目的包括()。A、保证氢氰酸产品质量B、防止脱氢氰酸塔釜液中氢氰酸含量超标C、防止脱氢氰酸塔釜液中水含量超标D、减少系统冷负荷

丙烯腈装置以下设备中,不需进行抽真空试验的设备有()。A、成品塔B、回收塔C、脱氢氰酸塔D、脱氢氰酸塔

脱氢氰酸塔顶冷凝器液位过高对系统的不利主要影响是()。A、增加系统冷量消耗B、导致脱氢氰酸塔顶回流量偏高C、导致脱氢氰酸塔压力波动D、导致脱氢氰酸塔顶回流液温度高

为防止脱氢氰酸塔釜液中的氢氰酸含量超标,正常生产中脱氢氰酸塔灵敏板温度控制越高越好。()

为消除二萃系统内物料聚合,在T-103塔()管线上加入协同阻聚剂()该阻聚剂随溶剂一起在系统内循环。

脱氢氰酸塔的作用是出去丙烯腈中所含的氢氰酸及水分。

丙烯腈、氢氰酸等物料都有自聚性质,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对回收塔、脱氢氰酸塔系统操作温度的检查和按规定添加阻聚剂,防止高温自聚而堵塞设备和管道。

为了防止丙烯腈聚合,除了加少量阻聚剂外,还可以采用减压蒸馏,以降低操作温度。

脱氢氰酸塔的作用是()A、除去丙烯腈中所含的氢氰酸B、脱丙烯腈所含水分C、以上都是

判断题脱氢氰酸塔的作用是出去丙烯腈中所含的氢氰酸及水分。A对B错

判断题为了防止丙烯腈聚合,除了加少量阻聚剂外,还可以采用减压蒸馏,以降低操作温度。A对B错

单选题脱氢氰酸塔的作用是()A除去丙烯腈中所含的氢氰酸B脱丙烯腈所含水分C以上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