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患者,男,28岁,贫血半年,且进行性加重,拔牙后出血难止。经查:体温41℃,血色素90g/L,白细胞20×109/L,血液检查见到幼稚细胞增多,骨髓检查见有核细胞增生活跃,原始细胞为30%。现症见畏寒、出汗,牙龈出血。最有可能的诊断是()A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B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C再生障碍性贫血D急性白血病E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单选题
患者,男,28岁,贫血半年,且进行性加重,拔牙后出血难止。经查:体温41℃,血色素90g/L,白细胞20×109/L,血液检查见到幼稚细胞增多,骨髓检查见有核细胞增生活跃,原始细胞为30%。现症见畏寒、出汗,牙龈出血。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B

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

C

再生障碍性贫血

D

急性白血病

E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参考解析

解析: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血象中出现异型淋巴细胞,但形态与原始细胞不同;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血象中淋巴细胞增多,但淋巴细胞形态正常;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表现为贫血、感染和出血;急性白血病的正常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的表现为:贫血、发热及出血,与题干相符;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中原始细胞<20%。故本题正确答案为急性白血病。

相关考题:

患者,女性,30岁,诊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常规显示红细胞3.6×10 12/L,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6.8 X 1 09/L,血小板l 5×109/L,该患者最大的危险是A.贫血B.继发感染C.颅内出血D.心衰E.牙龈出血

患者,女,34岁.皮肤反复出血半年.检查:血红蛋白90g/L,血白细胞5.0×109/L,血小板46×109/L,骨髓增生活跃,颗粒型巨核细胞增多.应首先考虑的是A.再生障碍性贫血B.急性白血病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D.脾功能亢进E.过敏性紫癜

某皮鞋厂女工,32岁,近半月时常感到头晕、失眠、四肢无力、鼻出血,因月经不止到本县医院就诊。经查,血白细胞3.8×109/L,血小板52×109/L。最可能的诊断是A.贫血B.子宫功能性出血C.汽油中毒D.汞中毒E.苯中毒

患者,女性,30岁,诊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常规显示红细胞3.6 X 1012/L,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6.8×109/L,血小板15×109/L,该患者最大的危险是A.贫血B.继发感染C.颅内出血D.心衰E.牙龈出血

患者女性,28岁,产后3天,高热,血压70/40mmHg,恶露奇臭,四肢及躯干皮 肤呈大片状瘀斑,既往无肝炎及出血病史。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40×109/L,血小板进行性下降,最低为30×109/L,PT 20秒(对照l3秒),APTT 65秒(对照45秒),3P(+),血FDPl90mg/L,纤维蛋白原测定1.7g/L D一二聚体(++)出血原因可能为( )。

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描述,下列哪一项错误( )A.大量出血后可出现肠源性氮质血症B.慢性失血患者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C.急性出血患者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D.慢性失血患者为大细胞性贫血E.量出血后,白细胞可升达(10~20)×109/L

某男,40岁。血常规结果显示红细胞3.6×1012/L,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6.8×109/L,血小板15×109/L。目前该病人最大的危险是( )A.贫血B.继发感染C.颅内出血D.贫血性心衰E.牙龈出血

某女,24岁。3天前拔牙后出血难止,现高热,畏寒,出汗,牙龈出血。检查:血白细胞120×109/L,骨髓细胞增生活跃,以早幼粒细胞为主。应立即采用A.清除过高白细胞B.防止感染C.控制出血D.化疗E.干细胞移植

患者,女,34岁。皮肤反复出血半年。检查:血红蛋白90g/L,血白细胞5.0×l09/L,血小板46×l09/L,骨髓增生活跃,颗粒型巨核细胞增多。应首先考虑的是A.再生障碍性贫血B.急性白血病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D.脾功能亢进E.过敏性紫癜

某男,20岁,农民,发热2周于7月20日人院,体温39.2℃,精神稍差,腹部5个小出血点,腹胀,脾侧位可及,血WBC 41×109/L,本病人最大可能的诊断是( )

患者女性,30岁。诊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常规显示红细胞3.6×1012/L,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6.8×109/L,血小板15×109/L,该患者最大的危险是A、继发感染B、颅内出血C、心衰D、牙龈出血E、贫血

患者,男,28岁,贫血半年,且进行性加重,拔牙后出血难止。经查:体温41℃,血色素90g/L,白细胞20×10/L,血液检查见到幼稚细胞增多,骨髓检查见有核细胞增生活跃,原始细胞为30%。现症见畏寒、出汗,牙龈出血。最有可能的诊断是A.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B.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C.再生障碍性贫血D.急性白血病E.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患者,女性,37岁。实验室检查显示:红细胞3.9×1012/L,血红蛋白107g/L,白细胞6.1×109/L,血小板47×109/L。入院后护士在进行临床观察时,应该特别警惕的是患者出现了()A、贫血B、感染C、晕厥D、出血E、低血压

患者,女,38岁。皮肤反复出血半年。检查:血红蛋白90g/L,血白细胞5.0×109/L,血小板46×109/L,骨髓增生活跃,颗粒型巨核细胞增多。应首先考虑的是()。A、再生障碍性贫血B、急性白血病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D、脾功能亢进

患者男,28岁。O型血,患再生障碍性贫血半年,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2.2×109/L,血小板20×109/L。若患者出现感染,抗生素治疗仍得不到控制,需输注粒细胞,一般总数为()。A、(1.0~3.0)×108B、(5.0~6.0)×108C、(1.0~3.0)×109D、(5.0~6.0)×109E、(1.0~3.0)×1010

患者男,60岁。长期贫血病史,近1周来贫血进行性加重,皮肤伴见出血点,自测体温为39℃。血象:中性粒细胞0.5×109/L,血小板20×109/L。其诊断最可能的是()A、脾功能亢进B、溶血性贫血C、肺部感染D、甲亢E、重型再障

患者,女,34岁。皮肤反复出血半年。检查:血红蛋白90g/L,血白细胞5.0×109/L,血小板46×109/L,骨髓增生活跃,颗粒型巨核细胞增多。应首先考虑的是()A、再生障碍性贫血B、急性白血病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D、脾功能亢进E、过敏性紫癜

患者男,28岁。O型血,患再生障碍性贫血半年,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2.2×109/L,血小板20×109/L。该患者早晨刷牙时发现出血,应立即给予的措施是()。A、严密观察病情B、无需输注血小板制剂C、立即输注血小板制剂D、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输注血小板制剂E、应用止血药物

单选题患者女性,41岁,确诊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后,入院接受治疗。昨日实验室检查结果: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3.2×109/L,中性粒细胞1.4×109/L,血小板15×109/L。主管护士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目前最应该警惕的是()。A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加重B严重肺部感染C皮肤、黏膜显著出血D泌尿系统、肛周感染E剧烈头痛、恶心、呕吐

单选题患者男,28岁。O型血,患再生障碍性贫血半年,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2.2×109/L,血小板20×109/L。若患者出现感染,抗生素治疗仍得不到控制,需输注粒细胞,一般总数为()。A(1.0~3.0)×108B(5.0~6.0)×108C(1.0~3.0)×109D(5.0~6.0)×109E(1.0~3.0)×1010

单选题患者,女,34岁。皮肤反复出血半年。检查:血红蛋白90g/L,血白细胞5.0×109/L,血小板46×lO9/L,骨髓增生活跃,颗粒型巨核细胞增多。应首先考虑的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B急性白血病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陛紫癜D脾功能亢进E过敏性紫癜

单选题患者,女,35岁,某皮鞋厂工人,近半月时常感到头晕,失眠,四肢无力,鼻出血,因月经不止到医院就诊。经查,血白细胞3.8×109/L,血小板52×109/L。可诊断为(  )。A贫血B汞中毒C汽油中毒D子宫功能性出血E苯中毒

单选题某女,24岁。3天前拔牙后出血难止,现高热,畏寒,出汗,牙龈出血。检查:血白细胞120×109/L,骨髓细胞增生活跃,以早幼粒细胞为主。应立即采用(  )。A清除过高白细胞B防止感染C控制出血D化疗E干细胞移植

单选题患者,女,34岁。皮肤反复出血半年。检查:血红蛋白90g/L,血白细胞5.0×109/L,血小板46×109/L,骨髓增生活跃,颗粒型巨核细胞增多。应首先考虑的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B急性白血病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D脾功能亢进E过敏性紫癜

单选题患者男,28岁。O型血,患再生障碍性贫血半年,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2.2×109/L,血小板20×109/L。下列关于该再障患者纠正贫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患者若无明显的临床表现,不需要纠正贫血B为防止贫血引起的继发疾病,应将血红蛋白水平提高至100g/L以上C若需输血,可用年轻红细胞D多次输血后可引起HLA抗体的产生,可用白细胞滤器进行红细胞输注E当输血次数较多时,应适当给予去铁胺注射

单选题某女,34岁。皮肤反复出血半年。检查:血红蛋白90g/L,血白细胞5.0×109/L,血小板46×109/L,骨髓增生活跃,颗粒型巨核细胞增多。应首先考虑的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B急性白血病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D脾功能亢进E过敏性紫癜

单选题患者男,28岁。O型血,患再生障碍性贫血半年,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2.2×109/L,血小板20×109/L。该患者早晨刷牙时发现出血,应立即给予的措施是()。A严密观察病情B无需输注血小板制剂C立即输注血小板制剂D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输注血小板制剂E应用止血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