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信息技术中,"端口"即()A设备配线的物理接口B逻辑信道端点,如80端口C计算机的USB接口DA+B

单选题
信息技术中,"端口"即()
A

设备配线的物理接口

B

逻辑信道端点,如80端口

C

计算机的USB接口

D

A+B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主机A向主机B发送TCP报文段,首部中的源端口是m而目的端口是n(源端口和目的端口分别占用2个字节)。当B向A发送回信(即确认信息)时,其TCP报文段的首部中的源端口和目的端口分别是_________。

熟知端口即系统端口号是IANA指派的。FTP服务使用的熟知端口号是_________,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使用的熟知端口号是_________,WWW服务(使用HTTP协议)使用的熟知端口号是_________。

SIP协议默认采用的端口号即公开的SIP端口号是:()。 A.2427B.2727C.5060D.5061。

UDP端口号分为3类,即熟知端口号、注册端口号和_________。 A.临时端口号B.确认端口号C.永久端口号D.客户端口号

下面四种端口状态中,那种状态不是快速生成树协议所维护的端口状态()A.Blocking状态(即Dis carding状态)B.Listening状态C.Learning状态D.For warding状态

下面四种端口状态中,哪种状态不是快速生成树协议所维护的端口状态() A.Blocking状态(即Discarding状态)B.Listening状态C.Learning状态D.Forwarding状态

知名端口即众所周知的端口号,范围从0到1025,这些端口号一般固定分配给一些服务。()

下面四种端口状态中,那种状态不是快速生成树协议所维护的端口状态A、Listening状态B、Learning状态C、Forwarding状态D、Blocking状态(即Discarding状态)

集线器通常都提供三种类型的端口,即()。A、RJ-45端口B、BNC端口C、AUI端口D、USP端口

每个端口都有其默认VLAN,即端口PVID对应的VLAN。当端口接收到没有标记的报文时,该以太网端口将此报文发往PVID标识的VLAN。

SFE板端口的VLAN模式有两种,即()和()。

SIP协议默认采用的端口号即公开的SIP端口号是:()。A、2427B、2727C、5060D、5061。

()即端口每秒吞吐多少数据包。A、背板吞吐量B、端口速率C、背板带宽D、背板总线

端口号只具有()意义,即端口号只是为了标志本计算机应用层中的各进程。

8259A操作命令字是在应用程序中设置时,对端口地址有严格规定,即OCW1必须写入(奇地址)端口,OCW2和OCW3必须写入()端口。

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课程即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本质上看是()。A、以课程目标为核心B、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C、课程目标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构成双核心D、以学生协作能力的培养为核心

WTO建立后,立即开展了信息技术的谈判,并先后达成了三大协议,即()A、B、《信息技术协议(IT》

网络端口一般按协议类型分为TCP端口和UDP端口。TCP端口,即传输控制协议端口,需要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建立连接,以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常见的FTP服务、Telnet服务、SMTP服务、HTTP服务使用哪个端口?

关于MSTP的快速收敛机制,说法正确的有()。A、MSTP支持RSTP的所有快速收敛机制B、MSTP和RSTP的所有快速收敛机制都相同C、MSTP中可以针对实例指定边缘端口,即端口可以在某些实例中为边缘端口,某些实例中为普通端口D、MSTP可以和RSTP交换机协同工作,实现快速收敛

信息技术中,"端口"即()A、设备配线的物理接口B、逻辑信道端点,如80端口C、计算机的USB接口D、A+B

用于知识管理的信息技术有三类,即()、()、()

()是每个端口共享总带宽,即每个端口带宽=总带宽/端口数。

多选题WTO建立后,立即开展了信息技术的谈判,并先后达成了三大协议,即()AB、《信息技术协议(IT》

单选题下面四种端口状态中,哪种状态不是快速生成树协议所维护的端口状态()ABlocking状态(即Discarding状态)BListening状态CLearning状态DForwarding状态

填空题()是每个端口共享总带宽,即每个端口带宽=总带宽/端口数。

单选题信息技术中,"端口"即()A设备配线的物理接口B逻辑信道端点,如80端口C计算机的USB接口DA+B

单选题()即端口每秒吞吐多少数据包。A背板吞吐量B端口速率C背板带宽D背板总线

单选题每个端口都有其默认VLAN,即端口PVID对应的VLAN。当端口接收到没有标记的报文时,该以太网端口将此报文发往PVID标识的VLAN。( )A错B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