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分析路面基层与面层施工组织方法调整的可行性。

问答题
分析路面基层与面层施工组织方法调整的可行性。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沥青路面侧、缘石应在()完成后,未铺沥青面层前施工;水泥混凝土路面应在()后施工。 A、路面基层B、路面底基层C、路基D、路面

进行中央分隔带的开挖一般是紧随( )。A.路面基层施工完毕后B.路面底基层施工完毕后C.路基施工完毕后D.路面面层施工完毕后

中央分隔带施工工序中,挖集水槽是在( )施工完毕后。A.路面面层B.路面基层C.路基D.纵向盲沟

1.背景材料:某公路路面工程,里程桩号为K5 + 000~K29 + 000,总长度为24km。路面结构层分为级配砾石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面层(单层)。建设单位(业主)希望施工单位尽可能用最短时间完成该路面工程施工。施工单位根据自己的能力准备组织2 个路面施工队平行施工以完成该路面工程。每个路面施工队的施工能力相同,各完成12km。根据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底基层专业队组(班组)施工进度(速度)200m/d(已经包含各种影响,下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专业队组施工进度150m/d,养护时间至少7d,所需工作面的最小长度为1000m;沥青面层专业队组施工进度为160m/d,所需最小工作面长度1200m。要求施工单位用最快方式,根据上述给定条件组织路面工程线性流水施工。以下是施工单位所作的计算和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1)各结构层工作的持续时间计算为底基层60d,基层80d,面层75d。(2)底基层与基层之间逻辑关系STS(开始到开始)搭接关系,搭接时距计算结果为1000/200 = 5d。(3)基层与面层之间的逻辑关系STS 搭接关系,搭接时距计算结果为1200/150 = 8d,考虑到基层的养护至少7d,所以基层与面层的开始到开始时间间隔为8 + 7 = 15d。(4)根据以上计算结果,路面工程的总工期= 5 + 15 + 75 = 95d,其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表示如下。2.问题:(1)评价采用2 个路面施工队平行施工这种施工组织方式的前提条件和实际效果。(2)评价该施工单位所进行的计算正确性以及进度计划安排的合理与否。① 各工序的持续时间的计算是否正确?错误请改正。② 底基层与基层之间的搭接关系选择是否正确?为什么?错误请改正。③ 底基层与基层之间的搭接时距计算是否正确?错误请改正。④ 基层与面层之间的搭接关系选择是否正确?为什么?错误请改正。⑤ 基层与面层之间的搭接时距计算是否正确?错误请改正。⑥ 路面工程的总工期的计算以及其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表示是否正确?错误请改正。

路面结构层包括面层、垫层、基层、底基层,从上到下排序正确的是( )。A.面层、基层、底基层、垫层B.面层、垫层、基层、底基层C.面层、垫层、底基层、基层D.面层、基层、垫层、底基层

路面又称路面结构层,是承载于路基(土基)之上的多层结构,包括( )等。A.面层、基层和垫层B.面层、基层C.面层和垫层D.面层和路基

园路施工顺序正确的是()A、准备→施工放线与测量→修筑路槽→基层施工→面层施工→道牙、边条等施工B、施工放线与测量→准备→修筑路槽→基层施工→面层施工→道牙、边条等施工C、准备→施工放线与测量→修筑路槽→基层施工→道牙、边条等施工→面层施工D、施工放线与测量→准备→修筑路槽→基层施工→道牙、边条等施工→面层施

公路路面结构一般由()组成。A、面层、基层、底基层B、面层、基层C、面层、基层、底基层、垫层D、面层、基层、垫层

路面可分为柔性路面和刚性路面,其中刚性路面是指()。A、沥青面层的路面B、碎石面层的路面C、水泥混凝土路面D、以水泥混凝土为基层的路面E、以灰土为基层的路面

路面层主要包括()等。A、路基、面层、垫层B、面层、基层、明沟C、面层、雨水井、垫层D、面层、基层、结合层、垫层

路面平整度与面层施工水平相关,与基层无关。

中央分隔带开挖的时段一般是()。A、路床施工完毕后B、路面垫层施工完毕后C、路面基层施工完毕后D、路面面层施工完毕后

路面结构层次的次序为()。A、面层、联结层、垫层B、面层、基层、整平层C、面层、联结层、基层、垫层D、面层、联结层、垫层、基层

在路面结构中,将直接位于路面面层之下的主要承重层称为()。A、基层B、垫层C、面层D、底基层

为使沥青砼面层与基层粘结好,在面层铺筑前4~8h,在粒料类的基层洒布(),若基层为旧沥青路面或水泥砼路面,则在面层铺筑前,在旧路面上洒布一层()。

路面沉陷的修理方法()A、土基和基层遭到破坏,导致路面破损严重,可不修基层直接修复面层,B、仅由于面层不均匀沉陷引起的裂缝和轻微下沉,如土基和基层都已密实稳定,可拉毛、扫净、洒粘层沥青后把沉陷部分填补到与原路面平齐C、如因土基或基层结构遭破坏而引起的沉陷,应先将土基和基层修理好后,再修复面层D、桥头路面沉陷,应及时填铺平顺

路面结构从上而下铺筑成()等结构层次组成的多层体系。A、路基、垫层、基层、面层B、基层、面层、垫层、路基C、路基、基层、垫层、面层D、面层、基层、垫层、路基

多选题路面结构可采用弹性地基单层板模型进行分析的是下列哪些选项?(  )A粒料类基层上混凝土面层B沥青类基层上混凝土面层C旧沥青路面加铺混凝土面层D无机结合料类基层上混凝土面层

单选题在路面结构中,将直接位于路面面层之下的主要承重层称为()。A基层B垫层C面层D底基层

问答题某公路路面工程单独招标,里程桩号为K32+000~K56+000,总长度为24km。该合同段路面工程的结构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面层(上下2层式)。由于路基工程和底基层工期拖延较多,路面工程的招标和开工时间大大推迟,招标时,建设单位(业主)希望中标的施工单位尽可能用最短时间完成该路面工程施工。投标的施工单位根据自己的能力准备组织两个路面施工队平行施工以完成该路面工程。每个路面施工队的施工能力相同,各完成12km。根据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以及拌合材料的运输等因素,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专业队组施工进度160m/d(已经包含各种影响,下同),养生时间至少7d;沥青下面层专业队组施工进度为150m/d,所需工作面的最小长度为2080m,沥青上面层专业队组施工进度为200m/d,所需最小工作面长度3000m。要求施工单位以最快方式完成路面工程施工,根据上述给定条件编制路面工程线性流水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和网络图。[问题](1)评价采用两个路面施工队平行施工这种施工组织方式的前提条件和实际效果。(2)计算各结构层工作的持续时间。(3)分析和计算基层与下面层之间的搭接类型和搭接时距。(4)分析和计算下面层与上面层之间的搭接类型和搭接时距。(5)绘制横道图

填空题为使沥青砼面层与基层粘结好,在面层铺筑前4~8h,在粒料类的基层洒布(),若基层为旧沥青路面或水泥砼路面,则在面层铺筑前,在旧路面上洒布一层()。

单选题公路路面结构一般由()组成。A面层、基层、底基层B面层、基层C面层、基层、底基层、垫层D面层、基层、垫层

判断题路面平整度与面层施工水平相关,与基层无关。A对B错

单选题中央分隔带开挖的时段一般是()。A路床施工完毕后B路面垫层施工完毕后C路面基层施工完毕后D路面面层施工完毕后

问答题背景材料:某公路路面工程,里程桩号为K5+000~K29+000,总长度为24km。路面结构层分为级配砾石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面层(单层)。建设单位(业主)希望施工单位尽可能用最短时间完成该路面工程施工。施工单位根据自己的能力准备组织2个路面施工队平行施工以完成该路面工程。每个路面施工队的施工能力相同,各完成12km。根据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底基层专业队组(班组)施工进度(速度)200m/d(已经包含各种影响,下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专业队组施工进度150m/d,养生时间至少7d,所需工作面的最小长度为1000m;沥青面层专业队组施工进度为160m/d,所需最小工作面长度1200m。要求施工单位用最快方式,根据上述给定条件组织路面工程线性流水施工。 以下是施工单位所作的计算和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1)各结构层工作的持续时间计算为底基层60d,基层80d,面层75d。 (2)底基层与基层之间逻辑关系STS(开始到开始)搭接关系,搭接时距计算结果为1000/200=5d。 (3)基层与面层之间的逻辑关系STS搭接关系,搭接时距计算结果为1200/150=8d,考虑到基层的养生至少7d,所以基层与面层的开始到开始时间间隔为8+7=15d。 (4)根据以上计算结果,路面工程的总工期=5+15+75=95d,其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表示如下:问题: (1)评价采用2个路面施工队平行施工这种施工组织方式的前提条件和实际效果。 (2)评价该施工单位所进行的计算正确性以及进度计划安排的合理与否。 1)各12序的持续时间的计算是正确否?有错请改正。 2)底基层与基层之间的搭接关系选择正确否?为什么?有错请改正。 3)底基层与基层之间的搭接时距计算正确否?有错请改正。 4)基层与面层之间的搭接关系选择正确否?为什么?有错请改正。 5)基层与面层之间的搭接时距计算正确否?有错请改正。 6)路面工程的总工期的计算以及其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表示正确否?有错请改正。

单选题路面层主要包括()等。A路基、面层、垫层B面层、基层、明沟C面层、雨水井、垫层D面层、基层、结合层、垫层

单选题路面结构可采用弹性地基双层板模型进行分析的是下列哪个选项?(  )A粒料基层上混凝土面层B旧沥青路面加铺混凝土面层C无机结合料类基层上混凝土面层D旧混凝土路面上加铺结合式混凝土面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