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接地网的引出线由地面下()m至地面外的一段,应涂防腐漆。A0.3B0.4C0.5D0.6

单选题
接地网的引出线由地面下()m至地面外的一段,应涂防腐漆。
A

0.3

B

0.4

C

0.5

D

0.6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接地体的设置正确的说法是:()。 A、接地体自地面下挖深度300mm,其长度1000mm埋设B、接地体自地面下挖深度500mm,其长度1500mm埋设C、接地体自地面下挖深度600mm,其长度800mm埋设D、接地体自地面下挖深度800mm,其长度2500mm埋设

用联合接地时,弱电接地引出线和强电接地引出线不能从同一点引出,两者要距()以上。 A.1MB.3MC.5M

线路避雷线引至各级配电装置的出线门型架构的要求,如下叙述正确的是()。A.11OkV及以上配电装置可将线路避雷线引至出线门型架构上,但土壤电阻率大于1200Ω?m的地区应装设集中接地装置;B.110kV及以上配电装置可将线路避雷线引至出线门型架构上,但土壌电阻率大于1OOOΩ?m的地区应装设集中接地装里;C.35,66kV配电装置,在土壤电阻率不大于500Ω?m的地区,允许将线路避雷线引主出线门型架构上,应装设集书接地装里;D.35、66kV配电装置,在土壤电阻率大于500Ω?m的地区,不允许将线路避雷线引至出线门型架构上,

接地装置防腐设计应满足的要求是()。A.设计使用年限与地面工程相当;B.应取得当地的腐蚀数据;C.在腐蚀严重地区,所有敷设在地面下和地面上的接地线,均应采用涂上一层沥青的方式来防腐;D.接地装里的焊接点应涂防腐材料。

接地体在地面下的深度不得小于()A0.5mB0.6mC0.7mD0.8m

若设备处无接地网引出线时,可采用临时接地棒接地,接地棒在地面下的深度不得小于()m。A、0.4B、0.6C、1D、1.5

临时接地体的截面积不得小于160mm2,接地体在地面下的深度不得小于06m。

从地面下引至地面上的明敷电缆,应在地面以上()内装保护管。A、lm;B、1.5m;C、2m;D、3m。

电缆上网处应自地面下0.8m至地面以上2m,砌钢筋混凝土电缆槽或砖砌防护墙进行防护。

在易受机械损伤之处,地面上1.7m至地面下0.3m的一段接地应采用()保护,也可采用橡胶等保护,并应在每一根引下线上距地面不低于0.3m处设置断接卡连接。A、明敷B、暗敷C、普通塑料管D、普通角钢

在易受机械损伤之处、地面上()m至地面下0.3m的一段接地应采用暗敷保护、也可采用镀锌角钢、改性塑料管或橡胶等保护、并应在每一根引下线上距地面不低 于0、3111处设置断接卡连接。A、1.8B、1.9C、2.0D、2.1

接地干线与接地支线末端应露出地面(),以便于接引出线。A、0.5mB、1mC、1.5mD、0.2m

若杆塔无接地引下线时,可采用临时接地棒,接地棒在地面下深度应大于()m。A、0.3B、0.4C、0.6

临时接地体在地面下深度不得小于0.5m。

接地干线与接地支线末端应露出地面()m,以便于接引出线。A、0.5B、1C、1.5D、0.2

在易受机械损伤之处,地面上1.8m至地面下0.3m的一段接地线应采用暗敷或采用镀锌角钢、改性塑料管或橡胶管等加以保护。

易受机械损伤之处,地面上()m至地面下0.3m的一段接地线,应采用暗敷或采用镀锌角钢、改性塑料管或橡胶管等加以保护。A、1.1B、1.3C、1.5D、1.7

对于无接地引下线的杆塔,可采用临时接地体。接地体在地面下深度不得小于0.6m。

接地网的引出线由地面下()m至地面外的一段,应涂防腐漆。A、0.3B、0.4C、0.5D、0.6

地网接地体埋设在农田等经常开挖施工的地面下时,应深埋()m以下,并在适当位置作明显的标识。A、0.8B、1C、1.5D、2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地网接地体埋设在农田等经常开挖施工的地面下时,应深埋2m以下B、地网接地体埋设在农田等经常开挖施工的地面下时,应深埋3m以下C、在适当位臵作明显的标识D、无需做标识

根据《农村电网低压电气安全工作规程》DL/T477-2010,若设备处无接地网引出线时,可采用临时接地棒接地,接地棒截面积不准小于190mm2(如φ16圆钢),接地体在地面下的深度不得小于()m。A、0.5B、0.6C、0.7D、0.8

单选题在易受机械损伤之处,地面上()的一段接地线应采用暗敷或采用镀锌角钢、改性塑料管或橡胶管等加以保护。A1.5m至地面下0.5mB1m至地面下0.3mC1.7m至地面下0.5mD1.7m至地面下0.3m

判断题在易受机械损伤之处,地面上1.8m至地面下0.3m的一段接地线应采用暗敷或采用镀锌角钢、改性塑料管或橡胶管等加以保护。A对B错

单选题明敷的引下线应镀锌,焊接处应涂防腐漆,地面上()m至地下0.3m的一段引下线,应有保护措施,防止受机械损伤和人身接触。A1.3B1.5C1.7D1.9

单选题在易受机械损伤之处,地面上1.7m至地面下0.3m的一段接地应采用()保护,也可采用橡胶等保护,并应在每一根引下线上距地面不低于0.3m处设置断接卡连接。A明敷B暗敷C普通塑料管D普通角钢

单选题在易受机械损伤之处、地面上()m至地面下0.3m的一段接地应采用暗敷保护、也可采用镀锌角钢、改性塑料管或橡胶等保护、并应在每一根引下线上距地面不低 于0、3111处设置断接卡连接。A1.8B1.9C2.0D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