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患者女,38岁,已婚。右乳外上象限可触及一直径4cm包块,同侧腋窝触到肿大淋巴结,其他器官系统未见异常。术后病理诊断乳腺导管浸润癌伴同侧腋窝淋巴绪转移,将行粒子加速器治疗。预期疗效属于()A高度敏感B中度敏感C低度敏感D不敏感E可能使病情加重

单选题
患者女,38岁,已婚。右乳外上象限可触及一直径4cm包块,同侧腋窝触到肿大淋巴结,其他器官系统未见异常。术后病理诊断乳腺导管浸润癌伴同侧腋窝淋巴绪转移,将行粒子加速器治疗。预期疗效属于()
A

高度敏感

B

中度敏感

C

低度敏感

D

不敏感

E

可能使病情加重


参考解析

解析: 此患者疑为乳腺癌,虽然乳腺癌的病因尚不清楚,但是与结婚年龄、生育史、月经史、家族中有乳腺癌病史等有关,与EB病毒感染史无关,故选B。

相关考题:

女性,40岁,已婚,右乳外上象限可触及一直径3 cm肿块,同侧腋窝触到肿大淋巴结,其他器官系统未见异常。若体检结果为T2N1M0,按TNM分期法应属于A.0期B.Ⅰ期C.Ⅱ期D.Ⅲ期E.Ⅳ期

女,38岁。已婚,右乳外上象限可触及一直径3cm包块,同侧腋窝触到肿大淋巴结,其他器官系统未见异常。在询问病史时,对诊断帮助最小的是A.家族中有乳癌病史B.EB病毒感染史C.结婚年龄D.生育史E.月经史

根据上文,回答第 89~90 题。女,38岁,已婚,右乳外上象限可触及一直径3cm包块,同侧腋窝触到肿大淋巴结,其它器官系统未见异常。第 89 题 在询问病史时,对诊断帮助最小的是( )。A.家族中有乳癌病史B.EB病毒感染史C.结婚年龄D.生育史E.月经史

女性,48岁,已婚,右乳外上象限可触及一直径2.5cm包块,同侧腋窝触到肿大淋巴结,其他器官系统未见异常。在询问病史时,对诊断帮助最小的是() A . 家族中有乳癌病史B . EB病毒感染史C . 结婚年龄D . 生育史E . 月经史

女性,48岁,已婚,右乳外上象限可触及一直径2.5cm包块,同侧腋窝触到肿大淋巴结,其他器官系统未见异常。术后病理诊断为乳腺导管浸润癌伴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将行粒子加速器治疗,预期疗效属于() A . 高度敏感B . 中度敏感C . 低度敏感D . 不敏感E . 可能使病情加重

下列各题共用题干 女性,40岁,已婚,右乳外上象限可触及一直径3cm肿块,同侧腋窝触到肿大淋巴结,其他器官系统未见异常。 {TS}若体检结果为T2N1M0,按TNM分期法应属于A.0期B.I期C.Ⅱ期D.Ⅲ期E.Ⅳ期

患者,女,50岁。右乳外上象限包块3个月。查体:右乳外上象限可触及一3cm×2cm肿块,质较硬,表面不光滑,边界不清,无压痛,与周围皮肤有粘连。右腋窝可触及2枚质中、直径为1cm大小的淋巴结,活动。临床活检为左乳癌。TNM分期应为A.TNMB.TNMC.TNMD.TNME.TNM

患者女,50岁。发现右乳外上象限包块3个月。查体:右乳外上象限可触及一3cm×2cm肿块,质较硬,表面不光滑,边界不清,无压痛,与周圄皮肤有粘连。右腋窝可触及2枚质中、直径为1cm大小的淋巴结,活动。活检病理学检查,临床诊断为右乳腺癌。肿瘤的TNM分期应为A.T1N1M0B.T2N1M0C.T2N2M0D.T1N2M0E.T3N2M0

女,38岁,已婚,右乳外上象限可触及一直径3cm包块,同侧腋窝触到肿大淋巴结,其他器官系统未见异常。若体检结果为TNM,按TNM分期法应属于A.0期B.Ⅰ期C.Ⅱ期D.Ⅲ期E.Ⅳ期

患者女,38岁,已婚。右乳外上象限可触及一直径4cm包块,同侧腋窝触到肿大淋巴结,其他器官系统未见异常。若体检结果为TNM,按TNM分期法应属于A.0期B.Ⅰ期C.Ⅱ期D.Ⅲ期E.Ⅳ期

女性,40岁。左乳房外上象限可触及一直径3cm包块,距乳头距离5cm,同侧腋 窝触到肿大淋巴结,可推动。其他器官系统未见异常。该病人最佳的定性诊断方法是A.粗针穿剌活检 B.细针穿剌细胞学检查C.切取活检 D.钼靶X线摄片

女性,40岁。左乳房外上象限可触及一直径3cm包块,距乳头距离5cm,同侧腋 窝触到肿大淋巴结,可推动。其他器官系统未见异常。若术后选择CAF方案辅助化疗,应使用的化疗周期数是A.4 B. 6 C. 8 D. 10

女性,40岁。左乳房外上象限可触及一直径3cm包块,距乳头距离5cm,同侧腋 窝触到肿大淋巴结,可推动。其他器官系统未见异常。若手术切除标本经病理检查示雌激素受体阳性,则根治术后最常用的激素治疗方法是A.卵巢切除 B. 口服三苯氧胺 C. 口服泼尼松 D.肌注丙酸睾丸酮

女性,40岁。左乳房外上象限可触及一直径3cm包块,距乳头距离5cm,同侧腋 窝触到肿大淋巴结,可推动。其他器官系统未见异常。该病人若确诊为乳腺癌,则其TNM分期为A.T1N1M0 B.T2N1M0 C.T1N2M0 D. T2N2M0

女性,40岁。左乳房外上象限可触及一直径3cm包块,距乳头距离5cm,同侧腋 窝触到肿大淋巴结,可推动。其他器官系统未见异常。若术后选择CMF方案辅助化疗,则该化疗方案的药物是A.长春新碱、甲氨蝶呤、氟尿嘧啶 B.环磷酰胺、阿霉素、氟尿嘧啶C.环磷酰胺、甲氨蝶呤、氟尿嘧啶 D.长春新碱、阿霉素、氟尿嘧啶

女性,40岁。左乳房外上象限可触及一直径3cm包块,距乳头距离5cm,同侧腋 窝触到肿大淋巴结,可推动。其他器官系统未见异常。该病人若确诊为乳腺癌,手术方式应选择A.乳腺癌根治术 B.乳腺癌扩大根治术 C.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D.全乳房切除术

女性,40岁。左乳房外上象限可触及一直径3cm包块,距乳头距离5cm,同侧腋 窝触到肿大淋巴结,可推动。其他器官系统未见异常。该病人若确诊为乳腺癌,根据TNM分期可确定其临床分期为a. I 期 B. Ⅱ期 c. Ⅲ期 D. IV 期

患者女,40岁。右乳外上象限无痛性肿块,直径4cm,与皮肤轻度粘连,右腋下可触及一枚可推动的淋巴结。诊断为"乳腺癌"。按TNM分期,应为A.TNMB.TNMC.TNMD.TNME.TNM

女,38岁,已婚,右乳外上象限可触及一直径3cm包块,同侧腋窝触到肿大淋巴结,其他器官系统未见异常术后病理诊断乳腺导管浸润癌伴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将行粒子加速器治疗,预期疗效属于A.高度敏感B.中度敏感C.低度敏感D.不敏感E.可能使病情加重

患者女,35岁。发现右乳包块1个月,查体右乳外上一约2.5cm包块,质硬,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如患者行象限切除加腋窝清扫,术后病理为浸润性小叶癌,2.5×2cm大小,ER,PR均阴性,术后应采用()。A、放疗B、内分泌治疗C、化疗D、介入治疗E、免疫治疗F、生物治疗

患者女,50岁。2天前无意中发现右乳外上象限包块,约3cm×4cm大小,边界不清,局部皮肤凹陷,右腋窝可扪及直径1cm淋巴结,质硬,活动度可。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叶状囊肉瘤B、乳腺癌C、浆细胞性乳腺肉芽肿D、乳腺囊性增生病E、乳腺纤维腺瘤

患者,女性,38岁。发现右侧乳腺肿块2周,无乳头溢液。查体:右乳外上象限可触及直径约3cm、边界清楚、质硬的肿块,活动可,局部皮肤无异常,双侧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A、乳腺脓肿B、乳腺囊性增生病C、乳腺癌D、乳管内乳头状瘤E、乳腺纤维腺瘤

单选题患者女,35岁。发现右乳包块1个月,查体右乳外上一约2.5cm包块,质硬,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如患者行象限切除加腋窝清扫,术后病理为浸润性小叶癌,2.5×2cm大小,ER,PR均阴性,术后应采用()。A放疗B内分泌治疗C化疗D介入治疗E免疫治疗F生物治疗

单选题女性,45岁,右乳外上象限乳腺癌,癌瘤长径约4cm,同侧腋窝可触及2个直径约1cm肿大淋巴结,可推动,临床各检查未发现远处转移,该患者乳腺癌应属于(  )。A0期BⅠ期CⅡ期DⅢ期EⅣ期

单选题患者女,38岁,已婚。右乳外上象限可触及一直径4cm包块,同侧腋窝触到肿大淋巴结,其他器官系统未见异常。若体检结果为T2N1M0,按TNM分期法应属于()A0期BⅠ期CⅡ期DⅢ期EⅣ期

单选题患者女,38岁,已婚。右乳外上象限可触及一直径4cm包块,同侧腋窝触到肿大淋巴结,其他器官系统未见异常。在询问病史时.对诊断帮助最小的是A家族中有乳腺癌病史BEB病毒感染史C结婚年龄D生育史E月经史

单选题患者女,50岁。2天前无意中发现右乳外上象限包块,约3cm×4cm大小,边界不清,局部皮肤凹陷,右腋窝可扪及直径1cm淋巴结,质硬,活动度可。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叶状囊肉瘤B乳腺癌C浆细胞性乳腺肉芽肿D乳腺囊性增生病E乳腺纤维腺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