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临时验潮站在水深测量时设置,至少应与长期站或短期站在大潮期间同步观测水位()天,主要用于深度测量时进行水位改正。A1B2C3D4

单选题
临时验潮站在水深测量时设置,至少应与长期站或短期站在大潮期间同步观测水位()天,主要用于深度测量时进行水位改正。
A

1

B

2

C

3

D

4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海洋测量中,短期验潮站要求连续观测水位的天数最少为( )天。A.5B.30C.90D.180

当利用三个验潮站(或定点站)对其控制区域进行水位改正时,水位改正可分为()。A:单站水位改正B:双站水位改正C:分带内插法水位改正D:时差法水位改正E:解析模拟法水位改正

回声测深仪进行水深测量时,需要进行()A:姿态改正B:吃水改正C:声速改正D:水位改正E:时间改正

水深测量应上交的资料有成果图(自动化水深测量内业成果记录介质)及其经历簿,验潮站经历簿,()等。A:测深线和底质透写图B:高程(干出高度)透写图C:水位改正计算资料D:测深、定位及验潮等各种记录手簿E:控制点成果表

(2017 年) 海洋测量中, 短期验潮站要求连续观测水位的天数最少为() 天。A. 5 B. 30 C. 90 D. 180

(2017真题)海洋测量中,短期验潮站要求连续观测水位的天数最少为( )天。A.5B.30C.90D.180

海洋潮汐观测中,岸边水位站水位观测允许偏差为()cm。A:±1B:±2C:±3D:±4

临时验潮站在水深测量时设置,至少应与长期站或短期站在大潮期间同步观测水位()天,主要用于深度测量时进行水位改正。A1B2C3D4

水位改正可根据验潮站的布设及控制范围,分为()。A、一个站水位改正B、两个站水位改正C、三个站水位改正D、多个站水位改正E、时差法水位改正

()的平均海面,可以从邻近的长期验潮站用同步改正法获得A、短期验潮站B、临时验潮站C、海上定点验潮站D、长期验潮站

验潮的主要目的是()。A、计算深度基准和调和常数B、获得验潮站平均海水面高度C、掌握潮汐变化规律D、进行测深水位改正E、进行海洋重力测量

()的平均海面,一般从邻近的长期验潮站用几何水准测量法转测获得。A、短期验潮站B、临时验潮站C、海上定点验潮站D、长期验潮站

临时验潮站在水深测量时设置,至少应与长期站或短期站在大潮期间同步观测水位()天,主要用于深度测量时进行水位改正。A、1B、2C、3D、4

水深测量前后,应在测区内布设足够数量的水位站。下列不属于水位站作用的是()。A、确定深度基准面B、确定航行基准面C、提供水位改正值D、提供水深改正值

海洋测量中,短期验潮站要求连续观测水位的天数最少为()天。A、5B、30C、90D、180

国家气候观象台和国家气象观测一级站在试运行期间,应至少同时在()台电脑上录入观测资料。A、1B、2C、3D、4

大断面水下部分测量成果整理时,水位变化()cm时,各垂线位置的河底高程,应为每条垂线施测水深的时间所相应观测的水位值减去实测水深。A、>1B、≥2C、>5D、≥3

RTK测量时要保证观测GPS卫星个数至少达到()颗以上,否则,其测量成果的可信度会大大降低。A、1B、2C、3D、4

在地籍GPS RTK图根控制测量时,基准站至少应联测()A、1B、2C、3D、4

单选题水深测量前后,应在测区内布设足够数量的水位站。下列不属于水位站作用的是()。A确定深度基准面B确定航行基准面C提供水位改正值D提供水深改正值

多选题()的平均海面,一般从邻近的长期验潮站用几何水准测量法转测获得。A短期验潮站B临时验潮站C海上定点验潮站D长期验潮站

多选题验潮的主要目的是()。A计算深度基准和调和常数B获得验潮站平均海水面高度C掌握潮汐变化规律D进行测深水位改正E进行海洋重力测量

单选题海洋测量中,短期验潮站要求连续观测水位的天数最少为()天。A5B30C90D180

单选题大断面水下部分测量成果整理时,水位变化()cm时,各垂线位置的河底高程,应为每条垂线施测水深的时间所相应观测的水位值减去实测水深。A>1B≥2C>5D≥3

多选题()的平均海面,可以从邻近的长期验潮站用同步改正法获得A短期验潮站B临时验潮站C海上定点验潮站D长期验潮站

单选题在进行水深测量时往往需要进行验潮,一般都要求()。A测深与验潮同步进行B验潮工作先于测深开始,后于测深结束C验潮工作先于测深开始,与测深同步结束D验潮工作后于测深开始,先于测深结束

多选题水位改正可根据验潮站的布设及控制范围,分为()。A一个站水位改正B两个站水位改正C三个站水位改正D多个站水位改正E时差法水位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