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以钠与水为例,说明如何运用多种感官协同策略学习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性质。

问答题
以钠与水为例,说明如何运用多种感官协同策略学习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性质。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有效组织复习的方法有 ( )和运用多种感官协同记忆。A、及时复习B、分散复习C、阅读与尝试回忆相结合D、整体与部分相结合

等渗性缺水时体液渗透压的改变特点是A.钠丢失大于水,低钠血症和血浆渗透压正常B.钠与水呈比例的丢失,血清钠和血浆渗透压均在正常范围C.钠丢失小于水,高钠血症和血浆渗透压增高D.钠与水呈比例的丢失,血清钠和血浆渗透压均降低E.钠与水呈比例的丢失,血浆渗透压降低和尿比重增高

禁食水的成年患者每天正确的水与电解质补充量为 A、水2000~2500 ml,钠10 g,氯化钾5 gB、水2000~2500 ml,钠5 g,氯化钾4 gC、水3000~3500 ml,钠5 g,氯化钾3 gD、水1500~2000 ml,钠3 g,氯化钾2 gE、水1500~2000 ml,钠4 g,氯化钾2 g

通过排除材料间相互干扰、运用多种感官协同记忆等,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精加工策略 B.认知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复述策略

在学习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性质时,教师将一小块钠放入水中,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描述出来,所采用的学习策略是()。A.多种感官协同记忆策略B.知识结构化策略C.联系一预测策略D.练习一反馈策略

由苯(C6H6)和乙醇(C2H5OH)的结构与化学性质来推测苯酚(C6H50H)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所采用的学习策略是( )。A.多种感官协同记忆策略 B.知识结构化策略C.联系一预测策略 D.练习一反馈策略

钠及其化合物相关知识是高中阶段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开篇,生活中对于钠的相关应用也极为广泛。请结合化学相关教学方法和专业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简述元素化合物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的方法策略。(2)请以钠与水的反应为例,说明如何采用观察、实验和思考等多种感官相结合的学习策略学习钠和水这一化学反应。

一、考题回顾题目:《碱金属元素的性质及原子结构》内容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复习导入【提出问题】回顾金属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有哪些?【学生回答】物理性质:质软,银白色,密度比水小。化学性质:能与氧气等非金属单质和水反应,并且与氧气的反应随着反应条件的不同,产物也不同。【教师引导】跟钠同主族的其他金属是否有相似的物理性质以及化学性质呢?带着问题共同学习本课。环节二:探究新知【提出问题】自读课本,回答碱金属包括哪些金属元素?找出他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学生回答】原子最外层电子都为1,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一主族除氢元素外的其他金属元素。【提出问题】物质的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从碱金属原子的结构可推知其化学性质如何?是否完全相同?【学生回答】由于元素化学性质与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碱金属元素应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即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1价的阳离子,和钠一样,能与氧气等非金属元素及水发生化学反应。【教师引导】实验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通过实验来探讨同一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以钾元素为例进行实验探究。【教师实验】分别向两只培养皿中加水至其体积的1/2,然后分别加入绿豆大小的一块金属钾和金属钠,用表面皿盖在培养皿口上,注意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记录所发生的现象。待冷却后,分别向两只培养皿中加入2~3滴酚酞,观察实验现象,并试着写出其化学方程式。【学生回答】钾与水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更加剧烈,两只培养皿里滴入酚酞后都变红。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2K+2H2O=2KOH+H2↑【教师引导】通过反应的产物及化学方程式可知,钾与水的反应和钠与水的反应是相似,因此碱金属应该是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即能跟氧气等非金属单质和水反应。【提出问题】为什么钾与水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更加剧烈,试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进行解释。【合作探究】钾原子比钠原子多一个电子层,更容易失去电子,故反应更加剧烈。【教师引导】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更容易失去电子,化学性质也更加活泼。【答辩题目】1.简要说一下碱土金属元素在第几主族,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具有哪些相似性?【专业知识】2.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你是如何分析得到的?【教学设计】

煤油是多种烷烃的混合物,实验表明这些烷烃分子中与碳原子相连的氢不能被金属钠置换。但乙醇分子中羟基(—OH)上的氢原子能被金属钠置换。我们已经知道水分子中—OH上的氢原子也能被金属钠置换,水与金属钠反应比乙醇与金属钠反应要剧烈得多。3.基本要求:(1)认识乙醇与钠的反应、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2)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板书设计。(3)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4)教学过程中实验操作进行模拟演示即可。答辩题目1.你是如何导入新课的,为什么采用这种方法?2.在醇生成烯烃的消去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图片展示】白酒、红酒、啤酒图片。各类酒瓶上写的度数代表的到底是什么的度数?【学生回答】酒精的度数。【引入新课】酒精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乙醇,那么乙醇都有哪些化学性质呢?环节二:讲授新课1.乙醇与钠的反应【提出探究性问题】金属钠可以与乙醇反应吗?【学生实验】实验1:观察钠的保存方法,并向无水乙醇中投入一小粒金属钠,观察实验现象。【学生回答】钠与煤油不反应,在乙醇中缓慢放出气泡。反应结束后,向溶液中滴加少量酚酞试液,溶液变红。【教师讲解】煤油是多种烷烃的混合物,说明这些烷烃分子中与碳原子相连的氢不能被金属钠置换,但乙醇分子中羟基(—OH)上的氢原子能被金属钠置换。【展示模型】水分子和乙醇分子的结构。【提出问题】结合结构模型,对比钠和乙醇的反应,与钠和水的反应,你发现了什么?【小组回答】水分子中—OH上的氢原子也能被金属钠置换,但是水与金属钠反应比乙醇与金属钠反应要剧烈得多。所以水中羟基上的氢更活泼。【提出问题】仿照水与钠的反应,尝试写出乙醇和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环节三:巩固提升【提出问题】人们常说“酒喝多了伤肝”什么原因?环节四:小结作业小结:师生共同总结乙醇与钠的反应以及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作业:请学生调研饮酒对人体的影响并写成科研小论文。【板书设计】1.你是如何导入新课的,为什么采用这种方法?2.在醇生成烯烃的消去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

与水不发生燃烧反应的化合物为()。A钠B钾C浓硫酸D锌粉

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与氢气,并放出热量,导致氢气和钠()。A、闪燃B、引燃C、自燃D、爆燃

以锅炉中的省煤气为例,说明烟气与水之间的换热过程。

水与活泼金属如钾、钠、锶、铜等接触,将发生剧烈反应。

下列各种金属与水的反应最剧烈的是()A、镁B、铝C、钠D、铁

孕激素促使水钠排出()A、与雌激素无关B、与孕激素无关C、与雌激素协同作用时D、与雌激素作用相反E、与孕激素作用相反

以几何学习为例,说明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是如何体现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

下列元素中与水反应最强烈的是()A、铁B、镁C、钠D、铜

常见的属于复述策略的有()A、及时复习B、分散学习C、过度学习D、运用多种感官协同记忆E、复习中诵读与回忆交替

缩胆囊素引起胰腺分泌的特点是()A、酶多,碳酸氢钠与水较少B、酶少,碳酸氢钠与水多C、酶、碳酸氢钠与水同样多D、酶与碳酸氢钠均多,水少E、以上均不是

钙和钠都能置换出水中的氢,钙的化学活动性比钠强,为什么钙与水的反应远不如钠与水的反应剧烈?

多选题常见的属于复述策略的有()A及时复习B分散学习C过度学习D运用多种感官协同记忆E复习中诵读与回忆交替

问答题以锅炉中的省煤气为例,说明烟气与水之间的换热过程。

单选题孕激素促使水钠排出()A与雌激素无关B与孕激素无关C与雌激素协同作用时D与雌激素作用相反E与孕激素作用相反

问答题以几何学习为例,说明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是如何体现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

单选题等渗性缺水时,体液渗透压的改变特点是()。A钠丢失大于水,低钠血症和血浆渗透压正常B钠与水成比例地丢失,血清钠和血浆渗透压均在正常范围C钠丢失小于水,高钠血症和血浆渗透压增高D钠与水成比例地丢失,血清钠和血浆渗透压均降低E钠与水成比例地丢失,血浆渗透压降低和尿比重增高

问答题以气轮机装置中的冷凝器为例,说明蒸气与水之间的换热过程。

单选题缩胆囊素引起胰腺分泌的特点是()A酶多,碳酸氢钠与水较少B酶少,碳酸氢钠与水多C酶、碳酸氢钠与水同样多D酶与碳酸氢钠均多,水少E以上均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