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到疟疾流行区旅游时,应做好以下工作,除了哪一项()A口服预防药物B打疫苗C避免蚊虫叮咬D了解疟疾的预防知识

单选题
到疟疾流行区旅游时,应做好以下工作,除了哪一项()
A

口服预防药物

B

打疫苗

C

避免蚊虫叮咬

D

了解疟疾的预防知识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单选题在下列哪类物种中几乎可以找到甲型流感病毒中的所有亚型?()A禽类B人类C哺乳类D鱼类

单选题《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于()实施。A2006年12月29日B2007年7月1日C2006年12月1日D2007年1月29日E2007年7月29日

单选题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规范规中病例定义用途是()。A用于病例分类B可用于判定是否临床治疗C可用于损害赔偿依据D确定被调查对象是否纳入病例的依据,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中用于统计发病人数。E调查取证

单选题结核病的高危人群哪种不是?()A肺结核可疑症状者BHIV/AIDS患者C糖尿病患者D冠心病患者

问答题传染病发生与传播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问答题对可疑淋病患者进行涂片革兰染色及淋球菌分离培养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多选题具备发热、出疹(全身性斑丘疹)并伴有()症状之一者,即可判断为疑似麻疹病例。A咳嗽B卡他性鼻炎C结膜炎D头痛

判断题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握手不至于受传染A对B错

单选题某幼儿园发现一例麻疹患儿,对该幼儿园易感儿于5天内肌注以下何种制剂为最佳:()A母亲全血B丙种球蛋白C母血浆D胎盘球蛋白E麻疹疫苗

多选题关于狂犬病再次暴露后疫苗接种的描述,正确的是()A再次暴露发生在免疫接种过程中,则继续按照原有程序完成全程接种,不需加大剂量B全程免疫后半年内再次暴露者一般不需要再次免疫C全程免疫后半年到1年内再次暴露者,应于0、3天各接种1剂疫苗D全程免疫后在1-3年内再次暴露者,应于0、3、7天各接种1剂疫苗E再次暴露发生在全程免疫后3年以上,应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

问答题《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接种单位医疗卫生人员在接种前,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告知、询问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有关情况的,该如何处罚?

单选题我国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成立时间()A2001年6月B2002年3月C2004年3月D2004年12月

判断题引起流感病毒变异的抗原是神经氨酸酶和血凝素。A对B错

问答题简述钩端螺旋体的致病过程。

多选题心理问题有哪些解决方法()A调节自身情绪B寻求情感交流C家庭关系紧张

单选题使用蒿甲醚治疗重症恶性疟时,常用的给药方式是()A 口服B 肌肉注射C 静脉点滴D 静脉推注

单选题患者,男性,30岁,农民,神志不清,呼吸急促,皮肤发绀,口角渗出大量血性泡沫状分泌液。体检:体温39.8℃,血压80/56mmHg,心率120次/分,皮肤黏膜可见瘀斑,右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并破溃,触之坚硬,与周围组织粘连,肺部闻及少量湿罗音。该患者最可能感染的细菌是()。A炭疽芽胞杆菌;B鼠疫耶尔森菌;C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D钩端螺旋体;E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单选题对霍乱非流行期间的预防措施中下列哪项最重要()A严格执行国境卫生检疫B早期发现和隔离患者C对接触者留验D搞好饮食卫生,做好水源、粪便管理,消灭苍蝇E肠道门诊监测腹泻病人

名词解释题分生孢子梗(Conidiophore)

单选题医学模式是人们在观察和处理医学问题时的思想和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疾病谱的改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模式已经发展为现代的()A生物环境社会医学模式B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C疾病环境社会医学模式D生物群体环境医学模式E生物基因环境医学模式

多选题体内的"宏量矿物质"包括()A钠B钾C钙D铁E镁

多选题国务院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提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建议,应当提供下列信息和资料()。A风险的来源和性质B相关检验数据和结论C风险涉及范围D其他有关信息和资料

多选题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一个平均潜伏期(6天)内下列哪种情况构成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A发生1例腺鼠疫。B发生2例肺炭疽。C发生3例肺鼠疫。D发生5例腺鼠疫。E连续发病15例腺鼠疫

问答题接种单位在接种疫苗时应该遵守哪些规定?

判断题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报告卡艾滋病性病附卡》及传染病报告记录应保存3年A对B错

单选题下列关于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接种剂量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抗狂犬病血清按照每公斤体重20个国际单位B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按照每公斤体重40个国际单位计算C被动免疫制剂严格按照体重计算使用剂量,分次注射D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按照每公斤体重20个国际单位,抗狂犬病血清按照每公斤体重40个国际单位

单选题如因存在特殊情况,调查诊断专家组在30日内无法作出诊断结论的,需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同意后,可再延长()。A10日B30日C60日D90日

问答题无菌检验培养期间,滤器的膜下面有气体,导致薄膜向上供起,薄膜表面有小气泡冒出,培养基澄清,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