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分离军团菌采用()A血平板BL-J培养基C活性碳酵母浸液琼脂D碱性平板E巧克力平板

单选题
分离军团菌采用()
A

血平板

B

L-J培养基

C

活性碳酵母浸液琼脂

D

碱性平板

E

巧克力平板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单选题有关“幽门螺杆菌”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革兰阴性微需氧菌B产生大量脲酶C初代分离培养时培养基中仅需添加血液D鞭毛与致病性有关E是胃癌的重要危险因子

单选题下列何种微生物导致的疾病为人兽共患病()A军团菌B肺炎链球菌C钩端螺旋体D梅毒螺旋体E支原体

单选题支原体与病毒的共同点是()A只有一种核酸B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C能通过滤菌器D无核糖体E对抗生素不敏感

多选题以下内毒素的毒性作用正确的是()A发热反应B内毒素血症与内毒素休克CDICD白细胞反应E腹痛

单选题1996年共发生200例某病病人,在1996年年初已知有800例病人,年内因该病死亡40例,年中人口数1000万,如果该病的发生和因该病死亡的事件均匀分布在全年中,则1996年期间,该病的死亡率(1/10万)是()A0.4B8.0C10.0D1.6E2.0

单选题需保温保湿立即送检的临床标本是()A可疑菌痢患者的脓血便B可疑肺结核患者的痰C可疑肾盂肾炎患者的中段尿D可疑流脑患者的脑脊液E可疑败血症患者的血液

单选题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规定,药敏实验结果报告中,“MS”代表()A敏感B轻敏C中介药D耐药E其他

单选题食入未经消毒的羊奶,最有可能罹患的疾病是()A波浪热B结核病C伤寒D破伤风E肉毒中毒

单选题只在液体表面出现菌膜的微生物属()A厌氧型微生物B兼性厌氧型微生物C好氧型微生物D微需氧型微生物

单选题结核分枝杆菌化学组成最显著的特点是含有大量的()A蛋白质B脂类C多糖DRNAE磷壁酸

单选题利福平的作用位点是RNA聚合酶的()Aα亚基Bβ亚基Cβ‘亚基Dδ亚基Eγ亚基

单选题与葡萄球菌的致病性无关的是()A耐热核酸酶B肠毒素C杀白细胞毒素DM蛋白E表皮剥脱毒素

多选题葡萄球菌可以产生()A溶血素B耐热核酸酶C肠毒素D脂酶E链激酶

多选题可通过性接触传播的病毒有()AHIVBHBVCHPVDHSVE风疹病毒

单选题不是噬菌体特性的一项为()A专性细胞内寄生B具备细胞结构C由衣壳和核酸组成D个体微小E以复制方式增殖

单选题产气荚膜梭菌最重要的外毒素是()A卵磷脂酶B胶原酶C透明质酸酶Dε毒素EDNA酶

单选题PAGE原理是凝胶介质形成立体多孔网状结构,分离条带上边是()A质粒B噬菌体C大分子DDNAE小分子

单选题毒性噬菌体的溶菌周期不包括()A吸附和穿入宿主菌B整合于宿主菌染色体上C进行噬菌体的生物合成D装配成完整的成熟的噬菌体E裂解细菌

单选题与非特异性抗菌免疫无关的是()A溶菌酶B中性粒细胞C巨噬细胞D杀伤T细胞E单核细胞

单选题关于新生隐球菌的生物学性状,下述错误的是()A为单细胞真菌B有肥厚的荚膜C培养可用沙保弱培养基D可产生芽生孢子E可形成假菌丝

单选题为研究新旧两种仪器测量血生化指标的差异,分别用这两台仪器测量同一批样品,则统计检验方法应用()A配对设计χ检验B成组设计u检验C配对设计t检验D配对设计u检验E成组设计t检验

单选题为考核口服痢疾弧菌疫苗预防细菌性痢疾的效果,将1000名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疫苗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500人。以血清抗体的阳转和细菌性痢疾发病率的下降为结局变量指标,随访观察2年时间。研究结果表明,疫苗组的痢疾杆菌抗体阳转者450人,对照组的抗体阳转者50人;疫苗组发生细菌性痢疾病人15人,对照组发生细菌性痢疾病人60人。该研究中主要结局变量是()A细菌性痢疾发病率B抗体阳转率C服苗率D随访率E细菌性痢疾发病率和抗体阳转率

多选题细菌致病性的强弱主要取决于细菌的()A基本结构B特殊结构C侵袭力D毒素E分解代谢产物

单选题关于筛检的疾病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A有确诊的条件和办法B疾病的自然史清楚C是危害严重的疾病或缺陷D应是临床前期患病率低的疾病E有可识别的早期症状和体征

单选题从粪便中分离到一种细菌,检验其是否为志贺菌属应该进行关于该菌生化反应,叙述错误的是()A无氯化钠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B在10%氯化钠中不生长C在3%、7%氯化钠中生长良好D神奈川现象阳性E碱性蛋白胨水可做该菌增菌培养

单选题下列细菌不属于霍乱弧菌的是()AEl-Tor型霍乱弧菌BO1群霍乱弧菌C非O1群霍乱弧菌D副溶血性弧菌EO139群霍乱弧菌

单选题不符合脑膜炎球菌送检标本要求的是()A采集标本注意无菌操作B采集标本立即送检C采集标本一般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D根据该病原菌主要存在部位取材E标本送检过程中要保持低温和干燥

单选题大肠埃希菌是人和动物肠道的正常菌群,婴儿出生后数小时就进入肠道,并终生伴随。可随粪便排出,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当宿主免疫力下降或细菌侵入肠外组织或器官时,可引起肠外感染。大肠埃希菌中的致病菌株能引起轻微腹泻至霍乱样严重腹泻,并能引起致死性并发症。大肠埃希菌的致病机制不包括()A大肠埃希菌的K抗原B大肠埃希菌的菌毛C内毒素D大肠埃希菌的Vi抗原E肠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