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在地下水径流条件较差,以垂直补给为主的潜水分布区,可利用地下水长期动态观测资料,分析由于降水入渗补给引起的地下水水位上升幅度,以推求降水入渗补给量。已知水位变化带岩层的给水度μ=0.02,计算面积F=10000m2,年内降水入渗引起的地下水位累积上升幅度∑ΔH=1m,则日均降雨入渗补给量Q为()m3。A0.548B0.555C0.648D0.758

单选题
在地下水径流条件较差,以垂直补给为主的潜水分布区,可利用地下水长期动态观测资料,分析由于降水入渗补给引起的地下水水位上升幅度,以推求降水入渗补给量。已知水位变化带岩层的给水度μ=0.02,计算面积F=10000m2,年内降水入渗引起的地下水位累积上升幅度∑ΔH=1m,则日均降雨入渗补给量Q为()m3。
A

0.548

B

0.555

C

0.648

D

0.758


参考解析

解析: 日均降雨入渗补给量计算公式为:Q=μ·F·∑ΔH/365式中:μ——水位变化带岩层的给水度;F——计算面积;∑ΔH——年内降水入渗引起的地下水位累积上升幅度。所以,Q=0.02×10000×1/365=0.548msup>3。

相关考题:

潜水受气候条件影响,季节性变化明显,降雨多,水位上升,反之,水位下降。在干旱地区,潜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 )。A.大气降水B.大气凝结水C.地表水D.深层地下水

.地下水最主要的补给来源是(A. 降水入渗补给 B. 地表水补给C. 人工补给 D. 含水层补给

平原区地下水资源以( )估算。A.总补给量B.总排泄量C.降水入渗补给量D.地表水入渗量

在地下水径流条件较差,以垂直补给为主的潜水分布区,可利用地下水长期动态观测资料,分析由于降水入渗补给引起的地下水水位上升幅度,以推求降水入渗补给量。已知水位变化带岩层的给水度μ=0.02,计算面积F=10000㎡,年内降水入渗引起的地下水位累积上升幅度∑ΔH=1m,则日均降雨入渗补给量Q为( )m3A.0.548B.0.555C.0.648D.0.758

地下水的循环包括(  )。A. 补给、径流、排泄 B. 径流、补给、排泄 C. 入渗、补给、排泄 D. 补给、入渗、排泄

下面关于地下水和地表径流相互关系的说法中,哪项是错误的?( )A.在洪水期,当河道水位上涨超过地下水位,地表径流将补给地下水,地下水位上升B.在枯水期,河道流量主要来自地下水的补给C.在枯水期,河道断流与流域内大规模开采地下水无关D.在洪水期之前可以通过适当地超采地下水来削减河道洪量

大气降水的补给是()主要的补给来源。A、上层滞水B、潜水C、地下水D、承压水

根据多年水量平衡方程,地下水资源量等于总排泄量或总补给量。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以()估算。A、总补给量B、总排泄量C、降水入渗补给量D、地表水入渗量

平原区地下水资源以()估算。A、总补给量B、总排泄量C、降水入渗补给量D、地表水入渗量

在地下水径流条件较差,以垂直补给为主的潜水分布区,可利用地下水长期动态观测资料,分析由于降水入渗补给引起的地下水水位上升幅度,以推求降水入渗补给量。已知水位变化带岩层的给水度μ=0.02,计算面积F=10000m2,年内降水入渗引起的地下水位累积上升幅度∑ΔH=1m,则日均降雨入渗补给量Q为()m3。A、0.548B、0.555C、0.648D、0.758

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包括降水入渗、地表水入渗、地下水径流的侧向流入、含水层的越流补给以及各种人工补给等

地下水的补给方式包括()A、降水入渗补给B、地表水体入渗补给C、地下径流侧渗补给D、人工回灌补给

地下水的开采量超过(),造成地下水水位待续下降,或因开发利用地下水引发了环境地质灾害或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是判定地下水超采和划定地下水超采区的依据。A、补给量B、可开采量C、天然资源量D、降水入渗补给量

地下水的补给按来源的不同可分为()。A、降水入渗补给B、地表水补给C、凝结水补给D、含水层补给E、人工补给

地下水最主要的补给来源是()。A、降水入渗补给B、地表水补给C、人工补给D、含水层补给

为了说明大气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情况,通常用()来度量。A、地下水均衡值B、径流模数C、入渗系数D、下渗系数

()的补给是潜水主要的补给来源。A、大气降水B、地表水C、地下水D、重力水

单选题下列关于地下水循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雨降至地面后,变为地表径流,或蒸发至大气圈,或向下渗补给含水层B可以人为地将水注入地下水层以增加地下水的补给量C地下水以大气降水、地表水、人工补给等各种形式获得补给D广大的沙漠地区,降水和地表水是其主要补给

单选题地下水的循环包括:A补给、径流、排泄B入渗、补给、排泄C入渗、补给、排泄D补给、入渗、排泄

单选题根据多年水量平衡方程,地下水资源量等于总排泄量或总补给量。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以(  )估算。A总补给量B总排泄量C降水入渗补给量D地表水入渗量

单选题平原区地下水资源以()估算。A总补给量B总排泄量C降水入渗补给量D地表水入渗量

单选题在地下水径流条件较差,以垂直补给为主的潜水分布区,可利用地下水长期动态观测资料,分析由于降水入渗补给引起的地下水水位上升幅度,以推求降水入渗补给量。已知水位变化带岩层的给水度μ=0.02,计算面积F=10000m2,年内降水入渗引起的地下水位累积上升幅度∑ΔH=1m,则日均降雨入渗补给量Q为()m3。A0.548B0.555C0.648D0.758

单选题水文因素影响地下水动态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表水体补给地下水而引起的地下水位抬升是均匀的B补给地下水而引起地下水位抬升与地表水体水位抬升基本同步C潜水向河流排泄而引起的地下水位下降,接近河流,水位变幅大,远离河流的分水岭地段潜水位变幅最小D河流对地下水动态的影响范围:一般数百米至数公里,此范围以外,主要受气候因素的影响

单选题为了说明大气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情况,通常用()来度量。A地下水均衡值B径流模数C入渗系数D下渗系数

单选题潜水与大气直接相通,具有自由表面,承受大气压力,受气候条件影响,季节性变化明显,春、夏季多雨,水位上升,冬季少雨,水位下降,水质易受污染。潜水的分布区域与补给区基本一致,其主要补给来源是()。A大气降水B大气凝结水C地表水D深层地下水

判断题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包括降水入渗、地表水入渗、地下水径流的侧向流入、含水层的越流补给以及各种人工补给等A对B错

单选题地下水最主要的补给来源是()。A降水入渗补给B地表水补给C人工补给D含水层补给

多选题地下水的补给按来源的不同可分为()。A降水入渗补给B地表水补给C凝结水补给D含水层补给E人工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