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中对设计地震组进行划分是考虑(  )。A震源深度的不同B震级和震中距的不同C地震动的频谱特性不同D场地类别的不同

单选题
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中对设计地震组进行划分是考虑(  )。
A

震源深度的不同

B

震级和震中距的不同

C

地震动的频谱特性不同

D

场地类别的不同


参考解析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3.2条条文说明规定,2001规范将89规范的设计近震、远震改称设计地震分组,可更好体现震级和震中距的影响,建筑工程的设计地震分为三组。

相关考题:

根据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建筑场地类别划分为Ⅰ、Ⅱ、Ⅲ、Ⅳ类B.设计地震分为第一、二、三组C.依据震源的远近,分为设计远震与设计近震D.建筑场地的类别划分取决于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2010)中设计地震分组是为了体现下列( )原则。A.设防烈度与基本烈度 B.发震断层的性质C.震级和震中距的影响 D.场地类别不同

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2010)进行抗震设计时,由于建筑场地类别划分的不同,可能影响到( )。A.设计地震分组的不同选择 B.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C.特征周期 D.对结构自振周期的取值

建筑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主要反映了( )的影响。A.震源机制和震级大小 B.地震设防烈度C.震中距远近 D.建筑场地类别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关于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A、与地震烈度有关B、与震中距无关C、与拟建场地所处的抗震地段类别有关D、与建筑所在地的场地类别无关

抗震设计时,除了考虑抗震设防烈度外,还需要考虑设计地震分组。下列哪些因素的影响已经包含在设计地震分组之中?(A)震源机制 (B)震级大小(C)震中距远近 (D)建筑场地类别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中设计地震分组是为了体现下列()原则。A.设防烈度与基本烈度 B.发震断层的性质C.震级和震中距的影响 D.场地类别不同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下列关于场地类别的叙述,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场地类别用以反映不同场地条件对基岩地震动的综合放大效应B、场地类别的划分要依据场地覆盖层厚度和场地土层软硬程度这两个因素C、场地挖填方施工不会改变建筑场地类别D、已知各地基土层的层底深度和剪切波速就可以划分建筑场地类别

建筑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主要反映了下列()的影响。A .震源机制和震级大小 B .地震设防烈度C .震中距远近 D .建筑场地类别

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中对设计地震组进行划分是考虑( )。A.震源深度的不同 B.震级和震中距的不同C.地震动的频谱特性不同 D.场地类别的不同

某建筑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不利地段,场地类别Ⅲ类,验算罕遇地震作用,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建筑物A和B的自振周期分别为0.3s和0.7s,阻尼比均为0.05,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问建筑物A的地震影响系数αA与建筑物B的地震影响系数αB之比αA/αB。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A. 1.00B. 1.35C. 1.45D. 2.33

抗震设计时,除了考虑抗震设防烈度外,还需要考虑设计地震分组。()的影响已经包含在设计地震分组之中。A、震源机制B、震级大小C、震中距远近D、建筑场地类别

建筑抗震设计的设计地震分组,其反映了()的影响。()A、震源机制B、震级大小C、建筑场地类别D、震中距远近

建筑抗震设计进行设计地震分组的划分,可更好体现()的影响。()A、震级B、震源深度C、震中距D、反应谱频谱特性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划分场地类别的依据为( )。A、场地土类型B、等效剪切波速C、覆盖层厚度D、地下水位

多选题抗震设计时,除了考虑抗震设防烈度外,还需要考虑设计地震分组(  )的影响已经包含在设计地震分组之中。[2007年真题]A震源机制B震级大小C震中距远近D建筑场地类别

多选题抗震设计时,除了考虑抗震设防烈度外,还需要考虑设计地震分组。()的影响已经包含在设计地震分组之中。A震源机制B震级大小C震中距远近D建筑场地类别

单选题根据我国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规定,对于抗震设防的"三水准"要求是指()。A抗震设防烈度不同,抗震设防要求不同B建筑物场地类别不同,抗震设防的要求不同C建筑重要性不同,抗震设防要求不同D50年内地震烈度超越概率不同,抗震设防的要求不同

多选题建筑抗震设计进行设计地震分组的划分,可更好体现()的影响。()A震级B震源深度C震中距D反应谱频谱特性

单选题《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中设计地震分组是为了体现下列(  )原则。A设防烈度与基本烈度B发震断层的性质C震级和震中距的影响D场地类别不同

多选题建筑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主要反映了(  )的影响。A震源机制和震级大小B地震设防烈度C震中距远近D建筑场地类别

单选题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进行抗震设计时,由于建筑场地类别划分的不同,可能影响到(  )。A设计地震分组的不同选择B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C特征周期D对结构自振周期的取值

单选题对已编制抗震设防区划的城市也可采用批准的()或设计地震动参数进行抗震设防。A震中距B抗震设防烈度C震级D震源深度

多选题建筑抗震设计的设计地震分组,其反映了()的影响。()A震源机制B震级大小C建筑场地类别D震中距远近

单选题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中对设计地震组进行划分是考虑(  )。A震源深度的不同B震级和震中距的不同C地震动的频谱特性不同D场地类别的不同

多选题根据我国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根据建筑重要性不同,抗震设防分为四个抗震设防类别B根据基本烈度不同,抗震设防分为四个抗震设防类别C根据50年内发生地震烈度的超越概率不同,抗震设防分为四个抗震设防类别D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多选题根据我国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的规定,对于抗震设防三个水准的要求是指(  )。A根据建筑重要性不同,抗震设防分为三个水准B根据基本烈度不同,抗震设防分为三个水准C根据50年内发生地震烈度的超越概率不同,抗震设防分为三个水准D在建筑使用寿命期间内,对不同强度的地震具有不同的抵抗能力

单选题在同一次地震中,震中距不同的两个地点()A震级、烈度都不同B震级、烈度都相同C震极相同、烈度不同D震级相同、烈度也可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