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2010)中设计地震分组是为了体现下列( )原则。A.设防烈度与基本烈度 B.发震断层的性质C.震级和震中距的影响 D.场地类别不同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2010)中设计地震分组是为了体现下列( )原则。
A.设防烈度与基本烈度 B.发震断层的性质
C.震级和震中距的影响 D.场地类别不同


参考解析

解析: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2010)第5. 1.4条、第5. 1. 5条及其条文说明,新规范将89版中的设计近震和设计远震改为设计地震分组,可更好地反映特征周期受震级大小,震中距和场地条件的影响。

相关考题:

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2010)进行抗震设计时,由于建筑场地类别划分的不同,可能影响到( )。A.设计地震分组的不同选择 B.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C.特征周期 D.对结构自振周期的取值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2010)当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时,下列( )种情况可忽略发震断裂错动对地面建筑的影响。A.全新世活动断裂B.前第四纪基岩隐伏断裂的土层覆盖厚度为80mC.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或第三组D.乙、丙类建筑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的峰值与下列()有关。A .设计地震分组 B .设计基本烈度C .建筑结构的自震周期 D .阻尼比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关于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A、与地震烈度有关B、与震中距无关C、与拟建场地所处的抗震地段类别有关D、与建筑所在地的场地类别无关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规定,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按下式确定:FEK=α1Geq,下列哪个选项对式中α1的解释是正确的?(  )A、地震动峰值加速度B、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C、相应于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D、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乘以阻尼调整系数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中设计地震分组是为了体现下列()原则。A.设防烈度与基本烈度 B.发震断层的性质C.震级和震中距的影响 D.场地类别不同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的峰值与下列( )选项有关。 A.设计地震分组 B.设计基本烈度C.建筑结构的自振周期 D.阻尼比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影响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的因素有下列哪些选项?(  )A、设计地震分组B、可液化土层厚度C、标贯试验深度D、场地地下水位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当结构自振周期不可能小于Tg(Tg为特征周期),也不可能大于5Tg时,增大建筑结构的下列哪些选项可减小地震作用?(  )A、阻尼比B、自振周期C、刚度D、自重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规定,有较高要求的抗震结构适用的钢筋牌号中已有带肋钢筋牌号后加( )的钢筋。A.DB.EC.FD.G

根据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确定现浇钢筋混凝土房屋适用的最大高度与下列哪项因素无关?( )A.抗震设防烈度B.设计地震分组C.结构类型D.结构平面和竖向的规则情况

在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给出的地震影响系数计算方法中,没有考虑的影响因素是()A、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烈度B、建筑物的自振周期C、场地类别D、地震持续时间

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一2001)确定建筑的设计特征周期与()无关。A、抗震设防水准B、所在地的设计地震分组C、覆盖层厚度D、等效剪切波速

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确定建筑的设计特征周期与下列哪个选项无关?()A、抗震设防水准B、所在地的设计地震分组C、覆盖层厚度D、等效剪切波速

关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的设计特征周期,下述()正确。A、设计特征周期即设计所用的地震影响系数特征周期B、设计特征周期与设计地震分组有关C、设计特征周期与场地类别有关D、设计特征周期即指建筑场地的固有周期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划分场地类别的依据为( )。A、场地土类型B、等效剪切波速C、覆盖层厚度D、地下水位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将设计地震分组分为()组。A、一B、二C、三D、四

单选题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确定建筑的设计特征周期与下列哪个选项无关?()A抗震设防水准B所在地的设计地震分组C覆盖层厚度D等效剪切波速

单选题《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将设计地震分组分为()组。A一B二C三D四

单选题《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中设计地震分组是为了体现下列(  )原则。A设防烈度与基本烈度B发震断层的性质C震级和震中距的影响D场地类别不同

单选题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一2001)确定建筑的设计特征周期与()无关。A抗震设防水准B所在地的设计地震分组C覆盖层厚度D等效剪切波速

单选题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当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时,下列( )种情况可忽略发震断裂错动对地面建筑的影响。A全新世活动断裂B前第四系基岩隐伏断裂的土层覆盖厚度为80米C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或第三组D乙、丙类建筑

多选题《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划分场地类别的依据为( )。A场地土类型B等效剪切波速C覆盖层厚度D地下水位

多选题关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的设计特征周期,下述()正确。A设计特征周期即设计所用的地震影响系数特征周期B设计特征周期与设计地震分组有关C设计特征周期与场地类别有关D设计特征周期即指建筑场地的固有周期

单选题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进行抗震设计时,由于建筑场地类别划分的不同,可能影响到(  )。A设计地震分组的不同选择B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C特征周期D对结构自振周期的取值

单选题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确定建筑的设计特征周期与(  )无关。[2008年真题]A抗震设防水准B所在地的设计地震分组C覆盖层厚度D等效剪切波速

单选题在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给出的地震影响系数计算方法中,没有考虑的影响因素是()A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烈度B建筑物的自振周期C场地类别D地震持续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