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中性粒细胞受损致DIC的原因是()A释放大量蛋白水解酶入血B直接激活凝血因子ⅫC释放组织凝血因子D释放大量磷脂入血E直接激活凝血酶原

单选题
中性粒细胞受损致DIC的原因是()
A

释放大量蛋白水解酶入血

B

直接激活凝血因子Ⅻ

C

释放组织凝血因子

D

释放大量磷脂入血

E

直接激活凝血酶原


参考解析

解析: 正常的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含有类似组织因子的促凝物质,在内毒素或败血症所引起的DIC,内毒素可使中性粒细胞合成并释放组织凝血因子,故当中性粒细胞受损时,即可释放出大量组织因子而致DIC

相关考题:

超过60%的患者放化疗延迟和减量首要原因是()。 A.中性粒细胞增多B.白细胞增多C.白细胞减少D.中性粒细胞减少

发热是血液病常见症状之一,发热最主要的原因是A、中性粒细胞减少致机体抵抗力低下B、嗜酸性粒细胞减少C、嗜碱性粒细胞减少D、单核-吞噬细胞减少E、红细胞减少

产生白细胞致热原的主要细胞是( )A、中性粒细胞B、单核细胞C、嗜酸性粒细胞D、淋巴细胞E、嗜碱性粒细胞

服用抗甲状腺药物可致白细胞减少,其停药指征是A.白细胞少于4×109/L,中性粒细胞少于1.5×109/LB.白细胞少于3×109/L,中性粒细胞少于1.5×109/LC.白细胞少于2×109/L,中性粒细胞少于1×100/LD.白细胞少于3.5×109/L,中性粒细胞少于1×109/LE.白细胞少于2.5×109/L,中性粒细胞少于1.5×109/L

急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化疗后导致DIC的原因是( )A纤溶酶增加B凝血因子增加C毛细血管脆性增强D血小板受损E血细胞大量死亡释放出组织因子

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最常见的原因是急性感染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降阶梯治疗”策略应限定在()。 A、免疫缺陷宿主B、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C、免疫健全宿主D、其他各类免疫受损宿主的感染

中性粒细胞受损发生脂肪变性,胞浆中出现A、中毒颗粒B、空泡C、Dohle体D、卡波体E、染色质小体

引起DIC最常见的原因是: A、血液高凝状态B、微循环障碍C、肝功能严重障碍D、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E、血管内皮受损

中性粒细胞受损发生脂肪变性,胞质中出现A、toxic granulationB、vacuolationC、Dohle bodyD、Cabot ringE、Howell-Jolly body

发热是血液病常见症状之一,发热最主 要的原因是A.中性粒细胞减少致机体抵抗力低下B.嗜酸性粒细胞减少C.嗜碱性粒细胞减少D.单核一吞噬细胞减少E.红细胞减少

下列由免疫因素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是A.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B.假性粒细胞减少C. Felty综合征D.脾功能亢进致中性粒细胞减少E.化疗药物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

继发感染是血液病常见症状之一,其主要的原因是A.中性粒细胞减少致机体抵抗力低下B.嗜酸性粒细胞减少C.嗜碱性粒细胞减少D.单核吞噬细胞减少E.红细胞减少

在感染早期,渗出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原因是A.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多B.中性粒细胞体积小C.中性粒细胞移动迅速D.中性粒细胞可塑性大E.中性粒细胞只需低浓度超化因子刺激

在感染早期,渗出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原因是()。A、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多B、中性粒细胞体积小C、中性粒细胞移动迅速D、中性粒细胞可塑性大E、中性粒细胞只需低浓度超化因子刺激

慢性粒细胞增多症可致()A、中性粒细胞增多B、成熟淋巴细胞增多C、嗜酸性粒细胞增多D、单核细胞增多E、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幼儿时期易感染疾病的原因是()较少。A、中性粒细胞B、淋巴细胞C、嗜酸性粒细胞D、嗜碱性粒细胞

服用抗甲状腺药物可致白细胞减少,其停药指征是()A、白细胞<4×109/L,中性粒细胞<1.5×109/LB、白细胞<3×109/L,中性粒细胞<1.5×109/LC、白细胞<4.5×109/L,中性粒细胞<2×109/LD、白细胞<3.5×109/L,中性粒细胞<2×109/LE、白细胞<2.5×109/L,中性粒细胞<1.5×109/L

疟疾患者常伴肝、脾肿大,下列哪项解释最正确()A、门脉高压B、急性溶血C、中性粒细胞炎性浸润D、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增生E、DIC致肝脾部位微血栓阻塞

中性粒细胞受损致DIC的原因是()A、释放大量蛋白水解酶入血B、直接激活凝血因子ⅫC、释放组织凝血因子D、释放大量磷脂入血E、直接激活凝血酶原

NBT还原试验检测中性粒细胞吞噬和杀菌功能的原理是( )A、NBT是中性粒细胞的一种趋化因子B、中性粒细胞在杀菌过程中,产生NBT,具有强烈的杀菌作用,是中性粒细胞杀菌能力的重要指标C、中性粒细胞可吞噬NBT颗粒,吞噬量与杀菌功能成正相关D、中性粒细胞杀菌过程中能量代谢增强,G-6-PD氧化脱氢,使NBT还原成有色的甲簪颗粒E、中性粒细胞在杀菌过程中,细菌受损释放NBT,NBT量可间接反映中性粒细胞的功能

单选题NBT还原试验检测中性粒细胞吞噬和杀菌功能的原理是( )ANBT是中性粒细胞的一种趋化因子B中性粒细胞在杀菌过程中,产生NBT,具有强烈的杀菌作用,是中性粒细胞杀菌能力的重要指标C中性粒细胞可吞噬NBT颗粒,吞噬量与杀菌功能成正相关D中性粒细胞杀菌过程中能量代谢增强,G-6-PD氧化脱氢,使NBT还原成有色的甲簪颗粒E中性粒细胞在杀菌过程中,细菌受损释放NBT,NBT量可间接反映中性粒细胞的功能

单选题服用抗甲状腺药物可致白细胞减少,其停药指征是()。A白细胞<4×109/L,中性粒细胞<1.5×109/LB白细胞<3×109/L,中性粒细胞<1.5×109/LC白细胞<4.5×109/L,中性粒细胞<2×109/LD白细胞<3.5×109/L,中性粒细胞<2×109/LE白细胞<2.5×109/L,中性粒细胞<1.5×109/L

单选题慢性粒细胞增多症可致()A中性粒细胞增多B成熟淋巴细胞增多C嗜酸性粒细胞增多D单核细胞增多E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单选题在感染早期,渗出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原因是(  )。A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多B中性粒细胞体积小C中性粒细胞移动迅速D中性粒细胞可塑性大E中性粒细胞只需低浓度超化因子刺激

单选题幼儿时期易感染疾病的原因是()较少。A中性粒细胞B淋巴细胞C嗜酸性粒细胞D嗜碱性粒细胞

单选题产生白细胞致热原的主要细胞是()A中性粒细胞B单核细胞C嗜酸性粒细胞D淋巴细胞E嗜碱性粒细胞